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ICTC2019】吴昊: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导语: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吴昊指出,省级技术平台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以符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系列标准要求,加强接口对接、全面打通融合业务流程,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多样化技术服务; 省级技术平台需积极引入资源、能力,提供丰富的融媒体生产工具,持继迭代更新,加强统一维护,降低融媒体生产应用的技术门槛,不断提升技术平台的服务水平。 省级技术平台需按照信息安全等保三级要求,在实现数据互通、数据服务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业务安全,加强自主可控、全面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10月24日,第二十七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9)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在媒体融合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峰论坛上,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吴昊进行了题为《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服务的思考与实践》的演讲。吴昊指出,省级技术平台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以符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系列标准要求,加强接口对接、全面打通融合业务流程,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多样化技术服务; 省级技术平台需积极引入资源、能力,提供丰富的融媒体生产工具,持继迭代更新,加强统一维护,降低融媒体生产应用的技术门槛,不断提升技术平台的服务水平。 省级技术平台需按照信息安全等保三级要求,在实现数据互通、数据服务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业务安全,加强自主可控、全面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图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吴昊

  以下为演讲精粹:

  “2014年起,江苏广电总台积极参与总局媒体融合相关的多个技术科研项目,并牵头编写了《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 同时,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确定了建设“荔枝云”融合媒体平台的战略规划,依据白皮书理论开展具体实践,采用“租用公有云+自建私有云”的混合云架构进行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

  “荔枝云”平台以私有云平台的媒体平台服务层(PaaS)为管控核心,实现对私有云的媒体设施服务层(IaaS)、媒体软件服务层(SaaS)以及对公有云的全面的业务管控、流程配置和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公有云平台和私有云平台之间整体业务上的高效协同,从而构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平台化技术体系。平台建设按照媒体融合的创新理念,举全台之力,通过台内新闻部门、新媒体部门、电视频道、广播频率、技术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探讨调研的业务需求,分析总结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业务规律,研究最先进技术发展,历经3年多时间建设,建成适应融合媒体多种类型业务的云平台。 业务上,平台首先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开始建设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技术系统,形成“多来源内容汇聚、多媒体制作生产、多渠道内容发布”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了海量的内容资源汇聚、智能化的内容处理、丰富的融合生产、高效的互动发布、便捷的移动业务。其后,整合了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原有全台网架构下的技术系统,实现了多个内容板块的内容汇聚、生产和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全面云化,完成台内原有全台网体系架构向融合媒体技术平台架构的转化。

  荔枝云平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云”的优势和特色,云技术让资源实现了弹性、共享、可扩充,智能引擎使业务生产流程实现了动态调配,平台更集成了语音识别、移动视频编辑等近40款新闻云端生产工具,形成了新闻制播分发的完整生态。 自建设以来,“荔枝云平台”已在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经管部、IPTV、卫视频道、城市频道、教育频道、广播新媒体部、好享购等部门使用,在支持总台新闻融合生产、媒资管理和内容运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江苏发展大会等多个重大活动中,融媒体技术平台显示出强大优势。 媒体融合,技术先行,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与4项著作权,公开了9项发明专利的“荔枝云平台”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广联合会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

  江苏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路

  优化整合组织架构

  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确立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设立集中办公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开展统一调度指挥,进行融合媒体生产发布。实现报题共享、统一调度、协同制作、移动优先的管理机制,对融合新闻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控、管理。强化全媒体舆情监控、管理的能力。

  融合采编传播机制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具备策划指挥、采集和汇聚、数据分析、内容生产、内容审核和融合发布等业务功能模块,并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业务流程,形成融媒体新闻生产发布的能力。应具备内容的监管能力,并通过省级技术平台与宣传管理部门对接,接受管理和指导。

  建设技术系统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充分利用省级技术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各种服务,建成符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要求的技术系统,并达到新媒体播发指标、视音频技术指标、局域网技术要求等关键技术指标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应同时满足《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等要求。

  江苏广电总台接到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建设任务后,按照中宣部、广电总局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等5项标准,积极开展江苏县级融媒体中心及省级技术平台建设。 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采用“1+N”(“1”指省级技术平台,“N”指县级融媒体节点)的模式运行。其中省级技术平台依托江苏广电总台荔枝云平台建设,负责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媒体类服务、综合类服务提供云端服务和技术能力支撑,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开展提供基础资源支持,为宣传管理部门提供宣传管理和内容监管的技术支撑;县级融媒体节点立足县(市、区)实际,接入省级技术平台,共享全省技术、流量、内容、用户等,实现县级媒体“跨地组合、区域联动、成片发展”。

  打造移动传播矩阵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按照“一地一端”原则,依托省级技术平台建成以专门移动客户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传播矩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提升(已建成的移动客户端须完成与省级技术平台的对接)。

  移动客户端应整合信息传播、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多种功能,提供综合服务能力;与省级技术平台对接,实现内容数据、用户数据互通,提升宣传管理与用户服务能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接,实现资源共享、移动端呈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创新“媒体+”服务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按照“媒体+”的理念,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互动性,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政务服务,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接入政务服务,及时跟进党政部门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反馈和解决情况,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为民服务,运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各种传播平台和传播手段,为不同社区、村镇提供精准化的生活资讯,增强用户黏性,引入水电燃气缴费、医疗、税务、旅游、购物、停车等便民服务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积极招引融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产品运营、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紧缺高端人才。改革薪酬制度,制定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动态管理的分配方案。以提升全媒体采编技能为重点,制定培训方案,定期分级分层对融媒体中心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总结

  省级技术平台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以符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系列标准要求,加强接口对接、全面打通融合业务流程,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多样化技术服务; 省级技术平台需积极引入资源、能力,提供丰富的融媒体生产工具,持继迭代更新,加强统一维护,降低融媒体生产应用的技术门槛,不断提升技术平台的服务水平。 省级技术平台需按照信息安全等保三级要求,在实现数据互通、数据服务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业务安全,加强自主可控、全面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