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ICTC2019】曾庆军:构建“全国一网”条件下的“两张网”,推进广电5G差异化发展

导语: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指出,要在“全国一网”条件下构建“两张网”——新型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打造全IP化、分布式的兼具文化和信息服务特色的新型网络。打造以广电云平台为基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为连接,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终端为呈现载体的多内容、多业务、多功能混合传播形态,加快推进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渠道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电视无所不在。

  10月23日,第二十七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9)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在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进行了题为《中国广电5G与有线电视网络一体化发展技术路径探讨》的演讲。曾庆军指出,要在“全国一网”条件下构建“两张网”——新型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打造全IP化、分布式的兼具文化和信息服务特色的新型网络。打造以广电云平台为基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为连接,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终端为呈现载体的多内容、多业务、多功能混合传播形态,加快推进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渠道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电视无所不在。

图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

  以下为演讲精粹:

  广电5G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是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广电5G肩负着5G技术驱动下媒体融合、移动优先、智慧广电战略发展布局的重任。5G将促进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和通信传输方式走向融合,在基础资源方面,广电网络、内容、业务、用户资源的融合,在业务服务方面,业务类型和服务象限的扩展,可以解决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广电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内容优势和5G的支撑能力,将广电5G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差异化运营、安全可控的移动超高清融合媒体传播网、智慧物联网、基础战略资源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新供给:融合媒体传播平台,重塑广播电视传播格局,以直播+点播+内容新供给,让小屏可承载超高清视频的广播电视业务、大屏可享受5G社交通信红利和智慧应用的便利。

  2、新服务:多元智能服务新体系,以高格式、新概念的视频业务(高新视频)为抓手和切入点,基于广电5G广覆盖和物联网服务优势,实现广电服务由家庭向个人、垂直行业拓展。建立让用户满意的服务体系。

  3、新场景:四大应用场景,两大公众服务,“政用、企用、民用、商用”(2G、2E、2C、2B)相结合的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基础设施。突出安全可管理优势,做大做实智慧广电业务,更多承担国家应急广播、监听监管等网络服务和管理。

  “全国一网”条件下的“两张网”架构:新型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

   在技术路线方面,实施“1/2/3/4/5/6″技术路线。

  1、一朵云:中国广电云四级分布式DC架构,覆盖全国,资源共享、统一调度。为广电自有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供服务。

  2、两张网:新型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将广电传统的星型网络演进为分布式网络。

  3、三个层面:IT化云服务应用、IP 化智能光网络和智能化终端,实现“云网端”一体化健建设。

  4、4K 高清视频业务:增强网络承载能力,满足 4K 视频,甚至8K 视频的传输需求。

  5、5G 通信: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全球主流技术,建设覆盖全国、可管可控、可持续发展的 5G 移动交互网络。

  6、IPv6:广电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完成向下一代网络的平滑演进升级。

  目标打造全IP化,分布式的兼具宣传文化和信息服务特色的新型网络:打造以广电云平台为基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为连接,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终端为呈现载体的多内容、多业务、多功能混合传播形态,加快推进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渠道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电视无所不在。

  在技术路线上,着力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内容支撑能力,加强有线、无线、卫星、移动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互联互通、跨网、跨屏、跨终端的复合型全国性数字文化传播主渠道。

  在建网方案与投资上,加快4K、5G、IPv6、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干线光缆传输网、广电宽带数据网、分布式广电云数据中心、新型融合智能终端、有线无线融合网等的升级改造,以互联互通平台“云网端”一体化建设,端到端拉通,推动广播电视网络服务拓展至通信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万物物联网等新领域。
  

  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广电 5G 终端产业发展,加速广电 5G 产业链快速成熟。其中,700MHz5G 产业链的预成熟期大幅提前:基站方面,国内设备厂商已能小规模供货 700MHz5G 基站。终端方面,部分国产基带芯片已支持 700MHz 频段,首批支持 700MHz 频段的 5G 手机预计 2019 年底上市。物联网方面,芯片已支持 700MHz 频段,各行业终端可根据需要定制排产,预计 2021 年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发展路径:以有线无线协同、广电通信协同、传播监管协同,推进广电5G差异化发展

  1、一手抓“全国一网”整合发展,一手抓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发展广电有线网、移动网交互融合新模式,打造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新矩阵,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无线、卫星、监管等基础设施立体覆盖、降低成本。

  2、打造融合媒体云播控平台,提供高新视频业务产品和基础电信业务服务:基于有线电视网、广播电视台、IPTV和OTT播控平台积累的内容资源和流量资源,夯实差异化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健全完善的基础电信业务体系,提供高带宽、低延时、大连接的5G通信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工业互联、万物互联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信息服务需求。

  3、健全完善面向5G网络的视听监管系统,正确处理好上路和刹车、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问题。

  发展路径:以新技术开发广电5G新业态新服务

  提前布局广电 5G 业务,集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电子产品生产等优秀企业,共同培育高新视频业务,为广电 5G 发展提供业务支撑。

  1.推动业态创新,打造广播电视和通信融合创新务

  瞄准 5G 背景下家庭、个人用户的信息内容消费新需求,充分应用 VR、AR、IMR、AI、4K/8K 等最新科技成果。

  2.推动云网联动,实现内容异网漫游和跨网传播,覆盖所有移动终端

  研发集成视听服务、文化传播、智慧监管和综合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端到端技术系统,为向用户呈现高新视频业务提供软硬件支撑。

  3、一朵云服务三张网: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全国视频云统一对接服务有线、宽带和5G共三张网

  4、推动智慧服务,构建产业生态:拓展文化宣传、数字娱乐、内容生产、智慧城市、教育、医疗、车联网、物联网等垂直行业服务

  发挥5G与广电内容、广播电视网络的协同优势,推进广电5G融合应用落地

  服务提升——面向“全国一网“统一运营,打通用户业务数据,推进平台经营。

  技术升级——多屏融合、多屏协同,Al、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应用。

  应用创新——推进智慧广电,扩大用户范围,增加受众,吸引更多年轻人。

  网络增强——有线和5G融合发展,“电视无所不在”。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