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电总局发报告:什么是当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形势

导语:广电行业目前正处于传统增长动能衰减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9)》(广电蓝皮书)近期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发行。广电蓝皮书不用过多介绍了,广电人都知道,是研究广电改革发展创新实践的最权威的报告。对于广电业实践者,也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和业务指导意义。

  2019年广电蓝皮书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精心编撰。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总局局长聂辰席,总局副局长高建民,总局副局长范卫平,总局原副局长张宏森(现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撰写专题研究报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阎晓明,总局13位业务司局司局长、 12位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32位各省(区、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机构主要领导撰写发展报告或发展亮点报告。

  当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形势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广电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就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

  提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

  当前,中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从国内看,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多元社会舆论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一定冲击。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舆论斗争更加激烈,国际舆论格局总体依然“西强我弱”。面对既要守住阵地,又要发出中国声音的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与使命也更加艰巨。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事关政治安全和国家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意识形态主战场。

  提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必须打好“战略主动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安全的要求落实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内容、产品、市场管理等各方面各环节,采用创新思路、政策与措施,形成层层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提高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本领。

  必须始终保持意识形态无小事的警惕心警觉性守好阵地,通过强化责任落实、突出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水平,把好导向关、内容关、播出关、人员关、产品关,维护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市场环境,确保行业安全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广电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9日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这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截至2018年年底,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总体要求,总局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各省(区、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进入收官阶段。

  这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落实到广电战线,有力地促进了思维僵化、信心缺失、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也为推动广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当前,部分广电在发展中存在运营收入下降、节目制作成本不断提高、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矛盾与困境,有线电视网络全国整合发展推进较慢,用户规模效应难以体现,“全国一网”和全面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这对推进广播电视结构性调整,减少文化产品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广电供给结构对受众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广电产品供给与受众需求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广电行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国家层面已出台多个相关发展促进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催生的各类新应用新业务,持续推动各领域各行业业态重塑与格局调整。

  广电行业目前正处于传统增长动能衰减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传统媒体技术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在新技术领域练好内功,构建新的广电技术体系,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重要动力。

  总局明确以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为着力点,推动广电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战略转型,同时,广电领域也在提前布局,积极争取融入5G建设阵营,并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超高清视频产业等领域进行探索试验。

  广电行业必须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窗口期”,进一步掌握核心领域前沿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优化行业产业链结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唯此才能更好促进广电技术体系革新和重构,这将是行业优化升级的关键突破口。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创新广电发展的有力推手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媒体融合,着眼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全局和全媒体时代大势,明确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要求。

  此次会议按下了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快进键,是新阶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总部署,对广电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广电已从技术、产品层面的升级进入了机构变革、生产流程再造、服务模式创新的深层次融合发展新阶段,这就要求广电行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观念和运营能力,也迫切需要着力于把握广电发展的方向导向、聚焦目标任务、紧盯主攻方向、强化技术支撑、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为建设全媒体新格局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广电高质量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部署正在落实。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有力破除当前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瓶颈,解决发展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问题,以及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意味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由中央深入地方、由中央和省级媒体延伸到基层媒体。

  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积极落实和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在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技术升级、流程再造、要素重组上寻求突破,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开拓发展新空间。

  ▍专业化精品化是广播电视文艺发展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并提出“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广播电视文艺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复兴走向繁荣的历史进程,该讲话指明了文艺工作者今后的创作思路与努力方向,也对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更高标准。

  当前广电文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唯市场、唯观众、唯娱乐等片面观点与论调,要正确处理好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价值引导和满足观众需求的矛盾,在创作、制作、播出和运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生态化运作,统筹主创团队、制作机构、传播平台等形成合力,大力提升文艺创作专业化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进行政策引导,不断激发创作精品化内容,并着力打造广电文艺精品力作,既要有“高原”更要攀“高峰”,扩大高质量的文艺精神产品供给,履职尽责,培根铸魂。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