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深圳首款5G手机线下开售

导语:8月5日,从事手机配件行业的柯先生在金龙华广场苏宁易购拿到了全国首款开售的5G手机,他也成为深圳首位5G普通消费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5G独立规模组网城市。从通讯基站到消费终端,从应用场景到产业链上下游,深圳已经准备好了迎接5G时代的到来。

  5G来得比想象中更快……8月5日,从事手机配件行业的柯先生在金龙华广场苏宁易购拿到了全国首款开售的5G手机,他也成为深圳首位5G普通消费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5G独立规模组网城市。从通讯基站到消费终端,从应用场景到产业链上下游,深圳已经准备好了迎接5G时代的到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深圳已经完成2000个5G基站建设,今年将计划建设8500个5G基站。而按照运营商方面的部署,深圳电信从8月16日正式对市民开放体验,届时市民不用换卡将4G手机卡开通5G功能就可以了。

  记者现场实测:5G手机速率比4G快6倍

  作为所有的5G终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产品,5G手机从7月底就牵动着数码发烧友们的心。上周五,华为通过线上平台邀请了20名天猫用户率先体验华为首款Mate 20 X(5G),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使用5G手机的消费者。昨日,在华强北上班的柯先生通过在苏宁易购门店预约、以旧换新的形式锁定了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手机,由此成为中兴5G手机的首位深圳用户。柯先生告诉记者,他本人就是从事手机配件行业的,而他购机的动力是给自己的老婆送惊喜。

  记者昨日在金龙华广场苏宁易购店的5G体验区域看到,除了中兴,各大主流品牌的5G新机虽并未开卖但也全部上场亮出“真容”,其中三星方面没有标出售价,而华为Mate 20 X (5G)则注明了“8月16日销售”。

  对于喜欢尝鲜的市民来说,第一款可以线下购买的5G手机充满诱惑。记者现场看到,这款中兴天机支持三大运营商5G频段,5G+4G双卡双待,手机搭载骁龙855移动平台,配备6GB+128GB内存,采用八曲面水滴屏设计,6.47英寸屏幕,后置4800万像素超广角AI三摄像头,4000毫安时续航,支持有线无线双快充和光学屏幕指纹。整体看来,虽然“内有乾坤”,手感、质感和4G手机差不多,也没有因为多了一倍的后置天线而变重。

  那么在实际使用中,5G手机跟4G手机有什么区别?记者实测发现看到,同样配置的4G和5G手机,两者的下载速率分别是18Mbps和103Mbps,大概是6倍差距。技术人士告诉记者,在网络条件更优的情况下,5G手机下载速率显示达到了1959Mbps,最高时是4G(23Mbps)的85倍左右。相比较4G而言,5G是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多链接。理论上5G速率可以是4G的上百倍,相当于一部高清电影最快可以十秒以内下载完成,“或者平时你一个月的正常流量(10G内),可能在5G时代只要1小时就消化掉了。”而对于辐射的问题,中兴技术专家表示,市民不用担心辐射问题,因为未来5G基站虽然更密集布点,但功率会比4G小很多,而且有国家标准参照。

  8月16日起深圳电信对市民开放5G体验

  随着国内5G手机线下正式发售,5G行业进入了消费快车道。那么市民还要等多久才能真正感受到5G网络带来的惊喜呢?从4G升级为5G,又需要哪些操作呢?昨日,深圳电信方面向记者透露,按照部署,深圳电信将从8月16日正式对市民开放体验,明年起深圳市民就可以全面更换5G手机了。“从4G到5G,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换卡,市民用4G卡开通5G功能就可以了。”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首款5G手机昨日开售,本月还有一大波5G手机即将登陆市场。虽然目前5G网络已经覆盖深圳不少中心城区及重要行业场景,但能够让市民使用的5G网络区域依然很少,5G网络目前仅向行业应用开放,比如前海自贸片区、科技园片区等,暂未向市民大众开放试商用,目前也暂无相应资费套餐。对此,深圳电信透露,今年将计划建设5G基站5000个,目前已建设完成1500个,预计将于2020年8月对深圳市完成5G网络的全面覆盖。5G入网资费方面,则需要等待运营商相关方面的公布,业内人士预测,因为下载速率太快,预计未来的5G套餐将有大幅度的流量赠送或优惠。

  与此同时,深圳苏宁总经理戴冯军5日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加急建设5G体验店,到今年底,苏宁将在深圳规划建成20家5G体验店。

  深圳已建成2000个5G基站

  作为5G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深圳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根据工作安排,深圳在2020年前将实现5G商用。

  记者了解到,在港口,深圳招商局港口大厦6月底拨出了中国港口行业的首个5G电话。据中国移动方面介绍,海星港首批建设站点已于5月10日开通,远期还将开通8~10个基站,实现港区整体覆盖;在深圳福田CBD北部,中国移动5G基站已实现连续覆盖,深圳移动今年还将在深圳建设超过2000个5G基站;在前海,深圳联通已建成111个5G基站,实现前海5G网络全覆盖,前海生态圈内5G峰值带宽超1.5Gbps。

  深圳电信方面透露,在深圳已开通超过600个5G基站,主要包括南山双创区、福田CBD、宝安中心区、前海、大空港片区、大学城片区、华为科技园等,深圳已成为中国5G基站开通最早、连片规模最大、行业应用最丰富的城市。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深圳已完成2000个5G基站建设,今年将计划建设8500个5G基站。深圳铁塔联合运营商开展深圳市5G网络站址规划,从2019到2022年规划5G站址总量4.5万个,整体站间距在200米以内。按照运营商的计划,今年9月左右就可以让市民不换卡不换号使用5G服务。

  关联阅读:深圳5G体验周活动在福田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举行

  智能机器人带路 刷脸乘地铁

  刷脸或者扫描手指就能进站乘车,智能机器人提供精准指路带路,小程序提供地铁站周边详细指引……未来乘坐深圳地铁不仅更加方便,还可以更加有趣。深圳5G体验周活动正在福田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举行,深圳地铁携智能服务机器人、“生物识别+信用支付”、5G车地无线通信等13项应用惊艳亮相,全面展示5G+AI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深圳地铁展馆,一张长4.8米、高1.5米的大屏吸引无数观众驻足观看。深圳地铁5G体验周展区负责人郑毅告诉记者,这就是深圳地铁MetroBox综合分析展示平台,汇集深圳地铁各项业务板块的大数据并且实现可视化管理。深圳地铁还展示了以地铁11号线为试点建设的全球首个城轨5G车地通信网络,这是5G网络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1.5Gbps以上数据传输速率,利用列车短暂的停站时间,完成车载CCTV视频与车载监测数据回传和落地存储,极大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性和应急处置效率。

  更吸引人的是,深圳地铁正在研制的5G+AI新应用,包括智能服务机器人、站内外一体化导航以及“生物识别+信用支付”等。记者现场体验了刷脸乘地铁服务。使用这项服务首先需要进行注册,通过深圳地铁开发的“生物识别+信用支付”系统,乘客将个人人脸或者食指中段指骨信息录入记录,同时关联银行卡、微信以及支付宝等支付手段。乘客坐地铁时只要在闸机刷脸或者手指,就能打开闸机进出车站以及支付车费。郑毅告诉记者:“这一服务利用了5G+AI等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系统完善,很快就会在深圳地铁推出。”

  深圳地铁智能服务机器人也亮相展区,这个智能机器人叫做“小鹏”,可以为乘客提供问询指引服务,还可以直接带领乘客前往目的地,比如前往出入口、乘客服务中心及卫生间等设施。深圳地铁还开发了全新的站内外一体化导航服务,可以基于5G、蓝牙等新型定位技术提供的室内定位能力,利用GPS、北斗等提供室外导航能力,快速规划出贯通站内外的最优路径,从而实现高效的站内人流引导。

  5G远程医疗救护车应用引发关注

  8月4日至10日,深圳5G体验周在深圳福田高铁站7号口为深圳市民上演主题为“5G is ON”5G科技大戏。走进体验周移动展区,记者在现场看到,5G远程医疗救护车应用引发关注,现场深圳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医疗救护车模型,展示在深圳实践的5G远程医疗应用。

  与此同时,观看5G仿生机器人的人机动作高度同步,尝试5G+云游戏的炫酷体验,把玩5G智能手机等5G+智能终端;VR新生儿探视体验助力解决母婴健康护理难题……一系列5G互动示范吸引市民前来体验。

  其中,海星港上空的无人机航拍4K画面实时回传、5G安防机器人实时巡检港口、5G+AR眼镜人脸识别提升港口工作效率。记者看到,移动5G+机场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通过5G传输和4K超高清摄像机远程拍摄飞机起降的高清画面,实时上传高清回传。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