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媒体融合,必然经历这四大改革

导语: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海外版总编辑许正中指出,要推进四项改革,提升四种能力:推进内容生产改革,提升信息聚合能力;推进传播渠道改革,提升信息分发能力;推进技术手段改革,提升人工智能运用能力;推进媒体运营改革,提升服务用户能力。

  7月29日,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天津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海外版总编辑许正中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深度融合:推进四“改”提升四“力”》的主题演讲。

  如何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许正中表示,要推进四项改革,提升四种能力:

  推进内容生产改革,提升信息聚合能力;

  推进传播渠道改革,提升信息分发能力;

  推进技术手段改革,提升人工智能运用能力;

  推进媒体运营改革,提升服务用户能力。

  以下是许正中的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天津,共同探讨“融合与变革: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新跨越”这一话题。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人民日报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求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这些都为新时代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如何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此,我谈几点思考,概括起来就是推进四项改革,提升四种能力。

  第一,推进内容生产改革,提升信息聚合能力。

  当前,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竞争,集中到了对存量用户和用户时长的争夺上来,由此,内容本身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好内容可以跨平台传播,好内容自带网络流量,好内容可以构成入口。对主流媒体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内容价值回归,也是内容品质的回归。我们要生产符合移动互联网特点,体现移动互联网特色的内容,不断创新呈现方式、传播方式。

  人民日报通过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生产出一系列现象级新媒体产品。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仅在人民日报两微两端的总点击量就突破10亿次;人民网与军队联合开展的“祖国在我心中”界碑描红主题活动,短视频账号总播放数超9.8亿。现在,我们已不再仅仅满足出一两个“爆款”,而是要不断完善满足互联网优质内容需求的生产机制。

  第二,推进传播渠道改革,提升信息分发能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作为手机上的人民日报,2014年上线以来已经多次更新迭代,为适应平台化、智能化趋势,今年我们将对客户端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升级,在内容优化、用户拓展、运营升级方面做出较大改革。同时,我们积极拓展社会化传播渠道,在原有微博、微信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抢占新的平台。目前,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全平台粉丝数超过1.4亿,其中在新浪微博粉丝超9000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关注数突破2600万,在媒体中位居前列;我们去年下半年开通的抖音账号关注数突破3200万;快手账号关注数突破760万。形成互联网多平台百花齐放、图文音视频交相辉映的传播格局。

  第三,推进技术手段改革,提升人工智能运用能力。

  融合发展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变革。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断实现突破,加快抢占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高地,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有助于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媒体的过程中,算法推荐是当前最受瞩目的一项技术应用,因为无论是内容、服务还是商品,共同的痛点就是海量信息与个性需求的匹配,而算法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技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未来一个媒体平台的竞争力可能会取决于数据、算力和算法。着眼于此,我们正在下大力气研究既实现个性化推荐,又体现主流价值判断的“主流算法”。

  目前,人民日报正在全方位推动技术创新,在5G运用、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筹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近期,人民网还与中科院等单位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新闻生产传播方式。

  第四,推进媒体运营改革,提升服务用户能力。

  我们将提供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拓展网上主流舆论阵地。

  要扩大传播覆盖面,需要对媒体运营方式进行改革。一方面,我们将顺应互联网用户变化趋势,全面推动新媒体布局端口前移、重心下沉,依托人民日报遍布全国的采编体系、分支机构,进一步增强本地化、区域化的新闻信息服务对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地方频道运营模式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增强时效性、实用性、贴近性。另一方面,在“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时代,我们把吸引年轻用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统筹线上线下传播资源,推出“中国很赞”等多个新媒体活动,带动年轻人参与。

  2018年下半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快闪店“时光博物馆”在北京、上海、深圳吸引了大批都市年轻人,成为那个时段关注度最高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我们将继续运用兼具新颖性、参与性、互动性的传播形态,推动新媒体传播由“懂我”向“有我”转变。

  “一个浪头也许很快会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信息化为媒体传播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不能有任何迟疑、任何懈怠,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人民日报将与大家携手,全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共同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