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少儿节目创作策划会(南方片区)上,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等17家单位和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的少儿节目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案例探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对少儿节目创作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专家对节目逐一点评,为少儿节目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对少儿节目创作谈了几点意见。一是紧扣主题、聚焦主线,给少年儿童讲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故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的种子。二是坚持价值引领,自觉承担育新人的职责使命,培养少儿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过度娱乐化、商业化、泛物质化倾向。三是贴近少儿特点,以少年儿童为中心,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注重童心童真童趣,坚决避免成人化倾向。四是注重融合传播,加强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五是重视少儿节目栏目编排,在加强新节目创意策划的同时,注重挖掘品牌节目的潜力。
专家支招
重大主题的创作策划会,为少儿节目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少儿节目的创作水平,展示了各台在创作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目的特色。我认为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是在创作上,融媒体思维、全媒体呈现。拓宽了少儿节目的传播途径。许多台通过线上线下、地面活动、短视频、MV以及快闪等方式,扩大了宣传面,提升了节目影响力,使重大主题得到了广泛的扩展。二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合教育机构、学校、团委以及艺术团体,共同制作节目,扩大了宣传力度。三是广播节目形式多样,手法灵活,紧扣主题,特别是采用广播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收听兴趣,更生动的展示了重大主题的宣传力度。四是注重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红色地标来制作节目,使节目更具独特性。五是充分体现少儿节目的特色,以儿童视角、儿童语言、儿童采访、儿童主持的方式,使节目更有对象性。
今年少儿节目创意设计亮点频现,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润物无声的儿童化表达。儿童节目必须要明确的创作观念和原则,才能找到传播的路径和适合的呈现方式,尤其是主题主线宣传。我们是要做孩子喜闻乐见的节目,必须千方百计地努力消弭主题主线宣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努力找寻这类题材可以打动孩子的切入点。二是可持续传播的精品化设计。儿童节目一个突出特点是精品不仅可以不断重复传播,而且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新鲜感和有效性,孩子是一代一代成长的,因此对特定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某些知识技能和人生体验都是必须要了解的,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主题主线宣传,这貌似应时应景的一次性投入,打造成可反复使用的耐用消费品,构建自己的少儿文化类精品库。三是小屏优先的融媒体思维。当代少年儿童有个称谓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完全网络化,所以一体化综合设计,小屏优先,大小屏差异化传播以及移动传播的长尾效应,同样是儿童节目创作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而绝大部分主题主线宣传也是非常适合这样一种传播方式。四是引领潮流的高科技融入。新中国成立70年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中,高科技领域的成就最令人瞩目,许多技术创造本身就是最好的主题主线宣传,也是很好的题材。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永远是新技术最忠实的追随者和最踊跃的尝试者。VR、AR、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元素的融入无疑能使节目更具童真童趣和活力,有助于拉近主题主线宣传与孩子的距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恰逢少先队成立70周年,南方片区的十几家电视台策划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价值观先行的优秀少儿文化类、教育类节目,多数方案具有纪念性与仪式感,跟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的宣传计划、游学计划等等紧密结合,有些与文明办、团委少先队工作部、妇联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题材、形态均呈现多元化、场景化发展趋势。多数策划案能够运用短视频多渠道传播等新媒体属性。参会嘉宾们秉承“成长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青少类节目创作理念,策划出一批应天时、接地气、正人心的优秀节目。
策划会涌现出的红色主题及红色之旅等户外纪实类型节目最多,历史追忆及向革命英雄、行业英雄致敬的色彩浓厚,作文、语文、科技、朗诵等严肃题材不再枯燥静态呈现,不少节目离开演播室,不再局限于舞台美术及声光电的限制,实地体验、深扎基层,真人秀节目创意能够淡化刻意的综艺娱乐任务,强化个人的感悟与观悟,将孩子的知识收获与素质提升放在首要。
文化类节目无论题材资源还是呈现形式都不拘一格,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书信等等被深度挖掘、趣味呈现;科技类节目倡导脑力与动手能力结合,聚焦大国重器,将智力智商教育与爱国教育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类节目以职业体验等形式拓展孩子视野、梳理远大理想;音乐类节目注重童声童谣和红色曲库的传承传唱,注重民族特色与汉语文化的融合,弱化竞技性,增强通过艺术进行信仰教育;晚会类题材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既有少先队历史维度的溯源梳理,又有当下新时期的时代感与时尚感;历史类题材注重对红色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注重对博物馆、历史遗迹的探访与寻访;公益类节目聚焦个案班级,暖心。嘉宾及人物设定上多数节目做到了代际勾连,邀请到了孩子们喜爱的善于讲故事的在教育方面具有表率作用的前辈专家与长辈学者。
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家视频网站详细阐述了网络平台与各地电视台的合作计划,各自发挥其高受众关注的流量优势(爱奇艺)、品牌客户的市场优势(优酷)、短视频传播的社交优势等(腾讯),为传统电视台的转型突围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合作契机。
策划会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如各电视台和制作机构需要注意节目标题及类型的相似雷同,少数节目创新性不足,个别节目环节过于繁琐,地域性题材与全国性主题的特色差异不明显。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