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2018年AI产业规模增长56% 5G商用将助推工业智能化

导语: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部分新兴技术领域中国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39亿元,同比增长56%,远高于全球17%的增速水平。

  5G将激发诸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补齐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短板,极大拓展AI应用场景,5G与人工智能将共同引发智能终端产业下一轮技术和创新变革。

  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部分新兴技术领域中国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39亿元,同比增长56%,远高于全球17%的增速水平。

  4月16日,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延川处获悉上述消息。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将引发诸多领域的颠覆性变革,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等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向终端延伸。

  随着产业配套不断成熟,逐步走向商用的5G网络,将为人工智能这一“云端大脑”搭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为庞大数据量和信息量的传递提供了高速传输通道,推动整个机器智能化进程。

  智能终端为新技术“试刀”

  张延川指出,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为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

  中国部分新兴技术领域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从人工智能产业看,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金额居全球之首,达到325亿美元,在全球占比达到58%。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39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56%,远高于全球17%的增速水平。

  从新型显示产业看,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液晶显示产能最大的地区,预计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的显示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在张延川看来,面向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即专用人工智能)由于应用背景需求明确、领域知识积累深厚、建模计算简单可行,形成了特定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在特定领域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如机器人、机器翻译、图像篡改检测等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已较为普遍和成熟。

  各类企业也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全面抢滩人工智能生态布局。

  2017年谷歌将未来发展战略从“MobileFirst”调整为“AIFirst”。华为在2018全联接大会上首发AI战略。小米在2018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明确表示,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从这些领先的智能终端企业争相向AI转型的动作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将是智能终端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不久前,华为发布的《GIV2025打开智能世界产业版图》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达90%,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步入12%家庭;全球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8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智能终端正在成为新技术的“试验田”,成为引领产业创新的重要领域。由于用户规模庞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识别、柔性显示等新技术都率先在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上获得了规模使用。

  史德年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使用规模最大、细分应用最多的领域。虚拟现实与手机结合的盒子类虚拟现实产品已经成为占比最大的三大产品类别之一。OLED柔性屏手机占比快速提升,现在最新折叠屏技术也是先从手机开始应用。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力威在发布会上表示,智能家居、智慧住宅已是必然趋势,但随之带来的挑战十分巨大。智能家居、智慧住宅产业极其复杂,产品覆盖范围广,涉及房地产企业、传统家电企业、智能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等各方,应用场景千变万化,利益诉求五花八门。更为关键的是产业链各方各自为战,标准难以形成统一,对智能家居、智慧住宅的快速普及形成了极大的阻力。

  冲刺商用,5G终端陆续上市

  在张延川看来,人工智能是一个“云端大脑”,而5G则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依靠“高速公路”带来的信息和数据,人工智能才能不断学习和演化,完成机器智能化进程。

  此外,5G商用指日可待。2018年6月14日,第一版本(R15)的5G核心网标准已在SA全会上批准冻结。随着SA5G标准正式确立,城市规模组网试验的展开,5G商用已经进入倒计时。2019年5G产业配套将会逐步完备,2020年开启全球商用。

  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2018年12月中国已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当前多个城市已经开始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

  “5G可分别从数据、时效和算力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好的支撑基础,大幅促进其各类终端使用场景的落地和应用。”张延川指出,5G将激发诸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补齐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短板,极大拓展AI应用场景,5G与人工智能共同引发智能终端产业下一轮技术和创新变革。

  5G芯片、终端的研发正在全力加速,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企业已经在MWC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各自的5G手机。

  史德年表示,2019年是全球5G商用的冲刺期,面向消费者的5G终端将陆续上市。手机产业经历了模拟转数字、功能机转智能机等两次大的转型,又一次到了5G技术带动的从改变生活向改变社会的转型。

  根据Gartner的统计,2018年全球手机终端消费的市场规模超过4100亿美元,远高于PC和平板的2100亿美元,服务器的750亿美元,是信息通信端类设备中规模最大的市场。手机产业链很长,手机的处理器、射频器件、显示屏、摄像头、电池、功能膜、外壳等组件,涉及了计算、通信、光电显示、化工等不同领域。

  不过,史德年也指出, 5G的高频率、高功耗对手机基带芯片、毫米波射频器件、超高清显示屏、手机金属背壳等产业链都提出了新要求。

  上述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全球设备和物的联接数量将达到1000亿,5G联网车辆将超过6千万,车联网市场空间将达1450亿美元。

  届时,全球有40亿头牲畜、2000万个集装箱、3亿个LED路灯、18亿只水表等都将被打上“数字标签”,道路上的车辆、工厂的设备在制品、货运途中的集装箱、飞机发动机、室内或户外的环境监测设备……都将被联接到网络中。万物感知带来的数据洪流将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产业。万物感知、万物联接和万物智能将重塑整个商业世界。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