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ICTC2018分论坛第二天精彩继续 六大主题意犹未尽

导语:10月26日,第二十六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8)分论坛精彩继续。

  10月26日,第二十六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8)分论坛精彩继续。

  “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集客与市场营销”“公共服务与智慧民生”“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媒体与大数据”“无线与物联网”六大论坛同时开展,如愿景之门,未来之匙。

  广电行业领导和专家高瞻远瞩,泰而不骄,各主题演讲者审时度势,娓娓而谈,数千名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专精覃思,所有人都朝着行业更高目标努力迈进。

  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驱动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数据经济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20%。但是,我们国家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有极大的安全治理困难,更面临IPv4地址严重不足的挑战。拥有更大地址空间和安全性保障的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应运而生,并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今年央视4K超高清频道已经开始播出,12月份日本8K电视台也将要开始直播,对网络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有线电视网络接入网技术规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所长聂明杰表示,目前4K内容通过DVB承载,承载过程中主要问题是频点不够,所以到了8K以后,可能需要通过IP来承载,目前总局推荐的同轴技术主要有C-DOCSIS、C-HPAV和MOCA,基于规范化的技术,未来规划院将朝着统一的开放架构、网络模型的抽象化以及统一的网络运营管理目标加强规划和标准化工作。

  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宋林健博士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为大家重点介绍了《广电IPv6根部署和应用》,他引用华数解决用户访问互联网问题案例,指出广电根可以支撑广电网络的全国一体化运营,针对当前各个标识系统和解析系统的规范问题,提出一个顶层的架构来去进行规划和管理,强调了IPv6根服务器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设施。

  毋庸置疑,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必将给广电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清华大学CERNET国家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认为,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越做越复杂,而IPv6的出现,使得MPLS可以被取代,因为地址非常丰富,也可以用不同的地址前缀来调度,很多IPv4时代的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引导下,到2025年我们可以实现与发达国家互联,与发展中国家互通,IPv6为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集客与市场营销论坛

  党中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竞争环境的变化,集客产品的创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更具根本性和战略性。

  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方芳表示,创新是华数企业基因,从在2001年的时候推出当时全球最大的一张IP城域网,到2004年的时候推出互动电视,再到2008年的启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创新一直是公司持续发展到今天最大的原动力。

  针对有线网的现状,结合公司的实践和思考,华数继去年推出神龙计划1.0版本后,今天又发布了神龙计划2.0版本——将于10月底在杭州全面上线的升级版 “4K智+”。

  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互动电视事业部副总监陈虹透露,互动新产品在内容上与全球60余家内容企业合作,实现海量视频供用户观看。在智能终端上能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同时和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多家公司战略合作,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智能语音,购物、游戏、家庭服务等体验。从整个终端到网络完全按照真4K的技术标准设计和开发,未来致力于搭建一个整体的智慧家居平台,并建立完整IOT的生态系统。

  陈虹总结说,如果说去年做的神龙1.0是一个家庭娱乐中心产品,那么今年华数在这里做的2.0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大脑,它开启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华数传媒全国业务支撑中心副总监丁汀则从产品输出方式上做了一些介绍, 2018年华数制定三条转型升级的策略,分别是互联网进家庭,服务政府,本地服务。目前全国智能终端百万级市场开始涌现,接下来他们团队将以市场收入或者是用户规模增量来作为考核的驱动力,并且加大技术支撑平台的投资,例如正在试运行的营销云平台。

  今年的全国有线网创新案例大赛,经过资深专家评审,最终在140个有效案例中甄选出42个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家庭业务、政务、党建、雪亮工程、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19个类型。经过层层角逐,最终评选出多项大奖。

  公共服务与智慧民生

  公共服务与智慧民生是广电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自身转型的新方向,在当下愈演愈烈的“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中,广电人迎来了全新挑战和机遇。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广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盛志凡表示智慧广电的转型离不开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务便捷化的智慧城市建设,他希望能早日达成“融绘数字未来,共享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业务处副处长高鑫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中介绍到直播卫星在公共服务工作中具有“覆盖范围广、容量大、接收方便、维护成本低”优势,目前共承载近1.4亿家庭用户,他们接下来将践行总局领导的指示精神:顺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趋势,深入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着眼于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广播电视服务,确保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期通、优质通。

  紧接着,来自浙江华数各子公司的领导分享了他们在公共服务和智慧民生领域的项目经验,嘉兴华数总经理钟峰首先做了智安小区的主题分享,他介绍说 “智安小区”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关联的工程,提出要力争实现技术上领先、理念上率先、实践上争先,打造地方特色“智安小区”。随后,乐清华数董事长、总经理王振光做了乐清华数有关“最多跑一次”的经验分享报告,他从“全国劳模报送材料要盖8个章,结果差点错过劳模评选”的故事起头,听似幽默可乐,实则发人深思。乐清华数的“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平台,利用华数便民自助服务平台和政务便民自助服务终端,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实现一窗受理。借助广电优势,实现电视联网,办事材料提前准备,按按遥控就知道该准备的材料,并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小区、商场等地设立自助政务服务厅,实现大门口的政务服务、办事不出村,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收获了极强的“群众获得感”,让大众用户更愿意看华数的电视,“因为电视能办事”。遂昌华数董事长、总经理刘力宇则分享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项目经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他们重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电视平台和农村文化礼堂信息化管理平台。

  广电企业在响应“数字化中国建设”和拓展智慧城市业务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抓住转型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在随后进行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广东、贵州、上海、桐乡华数、温州中广和柯桥中广等广电企业以及中电海康和上海未来宽带等合作企业的领导分别分享了自己惠及民生的具体案例以及在实现业务转型、建立新的商务模型方面的探索实践。

  网络信息安全

  十八大以后,中央网络安全工作小组成立。总书记在第一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工作会上提出来他的网络安全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正因如此,加强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新媒体处副处长关丽霞介绍了近两年在加强网络安全所开展的一些工作——第一,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行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陆续发布;第二,标准化,发布了定级指南、基本要求、测评指南;第三,定期检查、检测、监测;第四,按照国家的十三五网络安全规划编制了行业的网络安全规划。

  建设县级融媒体的过程中,怎么考虑网络安全的呢?按照三步法的原则,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原则,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咨询部经理赵少川认为,整个融媒体的技术层面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从单渠道走向多渠道、从台内走向用户、从IP化走向云化。

  媒体云建设如火如荼,怎么样保障云安全?

  360企业安全集团安全架构师高原介绍了在数据驱动和安全的结构方面,360集团推所推崇的理念:围绕一个核心,核心包括已知威胁和未知威胁、已知的情报和关联库,通过预测、防御、检测的协同链条,建立一个协同防护的体系,并做自动化、简要的设置,从每个角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应的防护体系。此外,对云平台内部的运行情况做可视化处理,让运维人员告别看一条条的日志,快速发展异常和威胁。

  智能媒体与大数据

  从平面媒体数字化转型变成数字媒体,再到全媒体,最后到媒体融合和知识服务,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媒体是已经成为信息服务的主体,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下一代的知识服务和媒体行业处在一个以技术密集型开展的开放竞争环境中。

  当前媒体行业如何应对这种竞争态势,北京大学研究员赵东岩以《文本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服务技术》为标尺,衡量了核心技术在新服务模式下的价值刻度,并表示未来软件将变成信息的载体,未来媒体将成为服务业的主角,而目前他们团队所做的关联工作就是进行文本大数据分析,做基于知识关联的聚合和导航,他们还开发了针对于媒体行业的知识服务技术框架,在此之上对知识信息进行构建,让知识有序地存储在系统当中。

  将大数据实践运用到智能媒体行业也成为广电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线公司经理李泽华在《四川广电网络公司家庭大数据实践》的演讲中,首先从广电运营商的角度谈论他对广电大数据理解,并且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广电企业和家庭对于大数据的需求,特别提出了以应用需求驱动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比较国内,美国在大数据科学应用领域的更领先一步,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教授吴奇石将问题深入浅出,他在《Enabling Big-data Scientific Workflows in High-performance Networks》报告中从科技的历史小故事出发,引出高性能计算机在大数据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中美两国的超级计算机战略和发展成果。

  无线与物联网

  就广电而言,如何在有线环境下面扩展到无线空间去,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技术方向,也是一个产业方向,更是广电从现有环境当中,能够跨界走出去的重要选择。

  广电物联网该如何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翀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认为广电物联网发展有必要完善智慧广电的建设、提高无线频谱的效率、发掘数据化潜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创新新型业务增长。他还认为,广电发展物联网具有广泛的有线网络、丰富的频谱资源、一线员工基础和企业公信力等优势,未来将大有作为。

  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涛则从《广电物联网通信技术》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他与米风通信、广科院等共同推进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工作,未来广电物联网的发展愿景触手可及。

  来自华为技术有线公司的无线RAN研究经理刘江华和中国区IoT业务部市场总监段正也分别从技术和产品角度来深入探讨在5G的未来,广播技术如何在这个里面发挥它的作用。刘江华对比了在物联网领域主要运用的技术,发现NB-IoT部署方面可以选择更多,更灵活,而段正通过个性化分类,巧妙阐述了物联网连接的的概念,他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190亿,而作为蜂窝物联网主要承载技术,NB-IoT和eMTC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极大。

  全球的5G商用已经拉开帷幕,广电行业该怎样抓住融合发展的机遇呢?中兴通讯股份有线公司广电市场总监丁子阳在《5G时代-广电融合发展探讨》中表示,5G的三大场景是为了应对后续的用户体验不断增加,而4G和5G会长期共存, NB-IoT和eMTC也会长期共存。他认为5G发展目标是国家战略的体现,也是广电实现转型的重大机遇。

  虽然现在NB-IoT的发展非常迅猛,得到大家普遍认同,但是新华三技术有线公司物联网系统部总监于鸿洲则认为NB-IoT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他在《新华三助力广电迎接物联新时代》主题报告中提到,当前的广电网络主要是以各省自主规划与自主建设为主,缺乏全国统一标准,中国三大运营商在NB-IoT的布局非常快,对于广电运营商而言,短时间内想达到甚至超越另外三大运营商布网,从运营现状来讲,他认为在NB-IoT这条路绝对走不通,因此新华三在万物互联做的耕耘和积累主要集中于广域连接、短距离组网连接、有线连接以及工业通信技术连接四种方式。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