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受众需求推动媒体发展需要 三台合并顺应传播规律

导语:此次中央三台合并,仍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件大事,它实现了中央层面的广播、电视,国内、国外传播机构的融合,为国家层面的广播电视改革提供了现实案例。从新闻传播规律讲,三台合并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满足了受众需求,也也顺应了媒体发展和国际传播诉求。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提到“将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其实,早在2010年,我国也开始了广播电视的合并改革。当时,以上海为首的7个省市,率先完成了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基本合并。2011年至2017年,贵州、广东、河南等地也先后完成了广播电视的合并工作。

  尽管已有先例,但此次中央三台合并,仍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件大事,它实现了中央层面的广播、电视,国内、国外传播机构的融合,为国家层面的广播电视改革提供了现实案例。从新闻传播规律讲,三台合并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满足了受众需求,也也顺应了媒体发展和国际传播诉求。

  受众需求推动三台合并

  经济学里有一个简单道理,即商品供给的变化,容易受到商品需求变化的影响。新闻传播也不外如是。在整个传播环节中,受众就是既是信息的第一目标,也是最终目标。因此,受众需求一直是影响媒体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让受众在新闻的感官刺激和个性化消费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声、图、文元素的交互应用,让媒体产品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定制推送算法的发展,也让个性化消费成为新闻消费的重要一面。

  从媒介发展史上看,信息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人类的信息感官也由耳朵逐渐扩展到眼睛。可以说,声音是所有传播的基础,而图像丰富了人类的感官形式。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产品已从最初的网络视频,发展到了今天的H5产品,人类的信息交流模式也从简单的一对多传播,向沉浸式传播前进。如今,只有能给受众带来充足感官体验的新闻作品,才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这就对媒体的声、图、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三台,拥有高水平声、图、文新闻作品的制作能力。三者的合并,能够将这些能力统筹起来,为高水平的新闻产品提供资源基础。

  同时,算法技术的升级,也让传播者的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准确投送到受众手中。这种技术的发展,让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得以彰显。对于受众而言,个性化需求或是特殊偏好,例如对声音或图像有着特别的喜爱,或是场景需求,比如驾驶、走路、骑行等场景对信息的需求。这种个性化需求的彰显,就会反过来倒逼媒体进行新闻产品创新。比如,央视将音频业务增加到客户端,以广播形式播报新闻。国际台推出了“ChinaTV”手机客户端,以视频形式传播新闻。从长远来看,这种产品创新趋势的发展,也可能导致中央三台的合并。

  

  央视客户端的“电视+”栏目,通过“听电视”功能增添了音频传播

  

  国际台的“ChinaTV”客户端,基本以视频新闻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三台合并后,并不意味着其能够生产出满足受众感官需求、实现个性化消费的产品。中央三台机构合并,只是实现了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合”字。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媒体之“融”,才是合并后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需要考虑的问题。

  媒体发展需要三台合并

  如今,全媒体战略虽然创新了中央三台的产品形式,但也暴露了其发展“瘸腿”问题。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央三台,在其深耕领域集中了人才、设备、资本等大量资源。这种集中虽然造就了优秀的广播、电视传播体系,但也严重制约了三家媒体在非专业领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制作具有全媒体色彩的新闻产品时,三家需通过暂时的联合予以实现。从经济学上看,这种合作方式建立在一个临时组织之上,这种组织内部成员交流隔阂严重,且指挥能力弱,它不仅增加了制作人员的工作成本,也会增加媒体融合的失败风险。

  另一方面,机构分离也阻断了中央三台之间的知识流动。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而言,多层次、多类型的知识流动,能够增加采编人员的综合传播能力,从而实现媒体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然而,有效的知识流动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机制。中央三台的机构分离,阻断了这种沟通机制,采编人员只能通过私下或业务,与对方人员实现联系。这种短暂联系,所实现的知识流动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形下,中央三台无法为媒体融合发展培养全媒体人才,长此以往不利于三台的发展。

  从西方媒体发展经验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兼并收购。并购能够让多家企业增强弱势领域。美国新闻集团就是通过直接兼并收购现成媒体公司,不断融合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媒体集团。值得欣慰的是,相似的业务背景为中央三台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目前,央广和国际台都拿到了互联网电视牌照,央广更是早已开播《央广健康》和《央广购物》两套数字电视频道。此时中央三台的合并,将面临更小的摩擦。合并以后,中央三台也将成为引领广播、电视行业,横跨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的重要传媒机构。

  三台合并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基础

  现如今,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个时代使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就要拥有一家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媒体机构。

  要想建成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媒体机构,立体化传播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在国际舞台上,立体化传播水平是衡量一家新闻机构传播能力的重要标准。所谓立体化传播水平,是指使用所有或大部分主流媒体传播手段的能力。国际上有名的BBC,就是一家集广播、电视于一体的传媒集团。它旗下拥有8个电视频道,10个电台频道。

  

  BBC传播模式以广播为基础。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对媒体的准入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广播的覆盖范围最广,它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最后一道保险。例如在阿富汗的广大农村,其基础设施落后、民众文化水平较低,此时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就无法发挥传播作用,广播就成为了各国进行传播的重要媒介。

  在立体化传播体系中,电视则扮演着提高传播效果的角色。在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时,为了加深受众印象,有时候媒体机构不得不反复传播某一个故事。这种方式虽能加深受众印象,但容易引起受众抵触情绪,甚至起到相反的传播效果。电视传播能够通过声、图、文的不同组合,突破反复传播的局限性,以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对同一内容进行传播。在加深受众印象的同时,也能降低反复传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国际传播机构的建设,也离不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品牌。在国际舞台上,传播品牌直接影响着新闻产品的传播效果。比如,被贴以BBC标签的纪录片,更容易获得各国民众关注。对于受众而言,知名的国际传播品牌拥有着强有力公信力,这就让传播效果事半功倍。此次合并改革后,中央三台对外统称“中国之声”,其目的在于通过优质的新闻作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品牌。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