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77.3%受访者点赞"文化跨年" 综艺表演和演讲受欢迎

导语:新年期间,各大卫视、电视台、视频网站纷纷上线了“跨年晚会”。

原标题:77.3%受访者看好“文化跨年”

漫画:李晓宜

  新年期间,各大卫视、电视台、视频网站纷纷上线了“跨年晚会”。相比起前些年多以欢唱、娱乐为主的“明星跨年”,近两年的跨年晚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文化元素明显增加,甚至还出现了跨年演讲、跨年辩论等“文化跨年”的形式。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看好“文化跨年”。56.5%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跨年”有思想深度,而不只是限于感官娱乐,49.8%的受访者觉得综艺节目、晚会中文化元素的回归是观众审美趣味提升的体现。

  受访者中,00后占1.2%,90后占26.1%,80后占48.5%,70后占16.7%,60后占5.7%,50后占1.6%,其他占0.3%。

46.6%受访者期待植入文化元素的综艺表演

  北京某传媒公司制片人李慕雪(化名)对刚刚过去的2018年元旦的跨年节目格外关注。在她看来,以前的跨年晚会都是明星演唱会,这一次出现了演讲、辩论等新形态,策划者们在尽可能地让晚会变得更有深度和内涵。

  “文化跨年是一个好的趋势,给观众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感受。”湖北武汉某高校研一学生张帆对关注热点话题的节目更感兴趣,他认为有文化元素的节目制作得更用心、更有品质。

  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看好“文化跨年”。在多种“文化跨年”的形式中,植入文化元素的综艺表演(46.6%)和演讲(43.6%)最被受访者欢迎,其他还包括辩论(35.7%)、圆桌讨论(34.5%)、文化纪录片(31.5%)、话剧(29.1%)等。

  2018年元旦期间,自媒体创业者杜澍妍特地从广州到上海听了一场跨年演讲。“年底要总结一年工作成果,也要制订公司新一年的发展路线和目标,如果能有‘高人指点’,可以事半功倍。”杜澍妍说,比起吃饭、唱歌,听跨年演讲让她找到了一种兼具趣味和意义的跨年方式。

  “文化跨年”的魅力在哪里?调查中,56.5%的受访者认为是有思想深度,而不只限于感官娱乐;47.0%的受访者认为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总结;45.3%的受访者认为是令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44.3%的受访者认为是有助于帮观众把握未来一年的趋势动向;22.4%的受访者借此勉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49.8%受访者觉得综艺节目、晚会中文化元素的回归是观众审美趣味提升的体现

  站在文娱产业从业者的角度,李慕雪认为“文化跨年”走红说明“拼明星”“拼咖位”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在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也能看到这种趋势”。

  对于综艺节目、晚会中文化元素的回归,49.8%的受访者认为是观众审美趣味提升的体现;49.1%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传统“唱跳”的娱乐方式缺少新意,遭遇瓶颈;41.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感官式娱乐内容泛滥,同质化严重;36.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35.7%的受访者觉得文化跨年赋予了“跨年”新的意义;21.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内容生产中的“价值回归”。

  李慕雪分析说,文化元素的回归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跨年晚会出现近10年,从形式到内容都趋于单一,而且各大卫视、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节目制作者们自然会费尽心思寻找新的形式和内容。内因则是观众整体审美趣味的转变。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自信。观众意识到我们文化的魅力,愿意欣赏、传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文化元素可以关注。调查显示,汉字书法(48.4%)是受访者最希望出现在荧幕中的文化元素,其他还有传统戏曲(43.2%)、诗词楹联(40.6%)、武术(38.3%)、文化古籍(35.2%)、名胜古迹(32.1%)、传统技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31.8%)、历史古董(29.8%)等。

  北京林业大学大四学生彭振铎指出,也有文化跨年晚会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追‘文化’的热点,而强行植入文化元素,就失去了节目创作的初衷,也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

  张帆认为,文化元素回归荧幕的过程中,创新至关重要。“其实文化类节目一直都不少,观众真正喜欢的,是恰当、巧妙、年轻的展现方式。”

  “我们的文化本身足够有魅力,节目创作者需要充分理解它,再通过节目的设计包装,将这份魅力传递给观众。”李慕雪说。

  综艺节目如何平衡文化深度和娱乐观赏性之间的关系?调查中,57.5%的受访者建议环节设置、语言风格上更加轻松活泼;53.0%的受访者建议利用舞美、特效等技术手段让文化元素更具视觉震撼力;51.6%的受访者期待请专家进行解读,让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化概念更加平实易懂;40.2%的受访者希望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27.9%的受访者认为应从文化素材中挖掘观众感兴趣的切入点;25.0%的受访者建议请大众熟知的艺人参与。

【责任编辑: 李晟憓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