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5日,BIRTV201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中广互联聚焦行业发展、直击展会动态,对部分参展企业做了视频采访报道。 8月24日,中广互联采访了瀚动体育CEO、联合创始人李姝霖,她围绕瀚动体育的公司定位、体育+互联网运营模式和未来规划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以下是采访视频:
以下是文字记录:
中广互联:瀚动体育从成立时间来说是一家比较新的机构,但如果说从它的一些行业属性来讲的话,其实它还是较强的行业背景。请李女士介绍一下瀚动体育的机构背景、公司定位等。
李姝霖:瀚动体育是一家“看起来很年轻的老司机”的公司,我们到今年为止已经在广电行业从业五年,去年我们正式成立了瀚动体育传媒公司,我们希望规范公司的品牌,让它符合公司整体规划。最早我们是从一条(付费)频道开始做起来,而现在我们给瀚动体育的定位是“体育娱乐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通过大屏端和移动端为专业的体育用户提供专业服务,这个服务既包含了内容的传播服务,也包含线下体育内容体验的服务,以及培训的服务,包括周边产品销售的服务。
说到大屏端,现在我们整合了中国11条高清体育付费频道,在全国进行落地播出,现在我们经过五年的努力,覆盖了近百个城市,覆盖用户1.75亿,同时,我们在今年推动的一个项目是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中上线“瀚动体育”专区,提供互动点播业务,在线下这块今年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赛事和活动。 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瀚动体育的话,我们的Slogan也可以非常好的诠释我们的定位,“让体育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电视大屏、通过线下服务让更多的用户深度参与到体育中来。
中广互联:说到互联网+,请李总从公司决策层的角度,描述一下瀚动体育对目前的体育经济或体育+互联网的浪潮的认识和体会。
李姝霖:说到“互联网+”,瀚动体育在这块用了两年的时间做了尝试。第一,我们的付费电视大家都很清楚,在过去的付费电视领域里,用户的付费及及时选择包括对于内容的这种互动是非常差的,因为我们是电视台,我们给到的内容基本上是定向型的,我此时此刻给你什么样的内容,你就观看什么样的内容,而且付费电视如果没有付费是不能试看的。但是在视频传播领域里,尤其在互联网领域里服务形态已经非常灵活了,大家可以通过试看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通过非常灵活的付费方式,比如可以通过用户购买单集、单月包、单年包等方式来完成对用户兴趣的锁定。可是在大屏端我们原来没有这样的服务,所以,在2016年瀚动体育用了大量的时间做“电视+互联网”的工作,去完成用户的互联网体验。 现在所有瀚动体育的会员在我们的大屏端都可以获得这种试看服务,这种试看等同于我们体系里的清流播出,用户不需要付费也可以看到我们的节目,不仅仅是原来看到一个呼号,还可以看到节目的前几分钟内容,然后通过自己的爱好选择要付费的时长,这个时长可以从单周、单月、单季度,以及针对一个单独的内容比如CBA单独选择进行付费来观看,非常的灵活,这种互联网的体验是我们在保证了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传输以及画面质量基础上,叠加一种新的用户体验。
对于您刚才的问题,就是对于目前整个互联网领域里,体育视频以及体育经济这块,我们的一些简单的思考,我觉得先说一说我们在整个体育视频直播这块的思考。说实话,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体育板块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两年前内容版权飙升,大家不惜成本,不惜损失自己的利润来去拿到高流量的内容,但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也看到一些机构拿到很多国家的赛事版权以后,并没有真正实现独家播出。当然这有整个大的体育产业对于IP内容的整体的规划和落地的过程,但最重要的是,我认为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真正形成可持续的体育消费用户的集群,没有这样的用户因此行业对这种内容付费的运营还是非常薄弱的,即便瀚动体育主要的经营模式也是在用户付费探讨上,但我们依然觉得付费体育内容这个模式的成熟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体育和影视不一样,我们有非常好的内容,用户可以坐在家里直接付费就可以观看,但体育不是,体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用户体验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用户的体验,用户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和爱好才会去选购付费体育内容进行深度的观看体验,并购买体育周边产品。
在过去五年的经验里,我们其实会通过细分来深化用户价值挖掘。第一个大类一定是付费消费用户,用户只有形成体验才会进行消费,消费了才是我们的深度用户。整个它的消费习惯,第一个方向也是装备,第二个是场馆,第三个是增值服务。所以实际上在内容传输领域和视频领域,我们提供的都是增值服务类。在消费次序方面,用户一定是解决了前两项之后才能进入第三项。所以,在2014年以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之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推动,我相信体育内容付费这个逻辑是一定通的,因为其实在美国和欧洲完全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模式。但在中国的确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在内容付费领域,在三到五年里一定会形成一个用户群体,但是光有在线内容也不够,有了在线内容我们还要把用户拉到线下,让用户更真实全面地进行线上线下的体验,找到一个更好的和完整的体育体验方式与体育生态圈。
再说说整个体育经济,就是我说到的第二块,基于线下产生的用户以体验为核心、以体验为诉求的所有的经济体,它包含了各种培训服务,包含了周边产品销售,包含了整个赛事包括活动以及深度的体验。比如我们今年与FOX合作要去美国开展钓鱼频道的海钓大赛,这样的专业和深度的体验活动,类似的还有由寰宇地理合作参与进来的活动,会给予用户专业的体验、深度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未来整个体育经济应该更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以及深度体验上去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开展。
中广互联:希望李总来分享一下,瀚动体育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
李姝霖:未来三到五年瀚动希望在大屏端真正能够把握住这个入口,让真正的用户通过大屏端导流进来,并通过线下开展更多的深度体验型的项目的开展。比如,我们在今年会去做瀚动体育HI乐园的项目(会是一种家庭体育休闲消费体验),我们还会下沉到职业俱乐部里做深度的粉丝经济的开发。现在我们独家拿到了国安TV合作的版权,我们现在此时此刻制作团队正跟着国安在德国做拉练、做独家的拍摄,我们9月6号的发布会也会优先把战略发布会发布出来,9月7号我们国安TV的第一期节目会上线,这都是我们在整个产业深度开发下沉部分的一个规划。
从大的时间节点上来讲,五年,未来到2021年的时候,瀚动体育体育希望能去真正服务中国专业的体育用户2000万的群体,希望通过大屏端和移动端,我们的APP在下个月上线,我们希望通过移动端和大屏端给他们提供更深入的体育服务,这个服务既包含在线上将近上万小时的内容的直播,也包括线下将近5000场赛事及活动,最终给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体育娱乐的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来自美国的最专业的体育护具以及周边产品提供给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去实现这样的体育的体验。 三到五年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个中期的发展规划。过去的5年左右时间我们实现了11条高清付费电视频道的聚合,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平台的聚合,更下沉到真正的产业开发里面,为用户做切实的服务。
中广互联:刚才李总还说到,瀚动体育还要在IP运作、体育周边开发上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李总谈谈这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
李姝霖:这块瀚动体育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在过去四年我们曾经也走过这样的弯路,去拿一些顶级的赛事IP版权,拿这样的赛事节目进行运营。但我们发现这些赛事IP更多的带给我们的用户是流量型的用户,而不是沉淀型的用户,这些用户会在强赛季期进入到我们传统的服务平台上,而在非赛季期的时候,这些用户就不在平台上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IP真正属于某些俱乐部,今年球迷在你这儿,明年它又去哪里了,这其中没有沉淀。CBA也是同样的,今年我们瀚动体育真正选择自主IP化开发的这条路,我们在今年IP这块从两个角度切入进来。
第一个切入点,我们会下沉到职业俱乐部做深度俱乐部内容的开发,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思考,这个思考今天也和所有的观众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中超、英超、CBA也好,它是否有真正自己的粉丝,其实是没有的,所有的粉丝关注的都是俱乐部。比如中超,北京的500万球迷关注的是国安,关注的是国安这个俱乐部,中超的粉丝喜欢的是一个一个的俱乐部或者一个一个的球员,所以我们真正的运营关键需要在大的赛事IP这块之外,下沉到俱乐部自主化IP内容的开发。国安TV会是国安IP的一个深度表现形式,我们后面针对篮球、足球各会布局三到五只俱乐部做深度的内容的这种开发,这个IP内容是真正掌握到我们自己手里,并且真正服务于瀚动体育的付费用户,但它的内容细分与个性化特色,对用户的黏性也非常高,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应用能够真正找到俱乐部的粉丝,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粉丝和有价值的用户。这是在整个俱乐部这个领域里,IP的一个切入点。
第二块是我们针对于赛事IP的切入点。我们做了很多的赛事,但其实大家都清楚。体育赛事没有三到五年是很难实现盈利的,而且整体规模一下子做不起来。然而今年瀚动体育在战略规划上,从用户上又做了一个细分的定位,就是把以家庭为单位(背景)的青少年作为我们主要的消费者和目标用户,实际上我们线下所有的赛事也像这个方向倾斜,今年我们联合CCTV-5一起举办了全国青少年围棋大赛以及和北广传媒做了一个赛事活动,这两个赛事主要面对的对象以及人群都是青少年。希望在青少年这个领域里,首先以家庭为单位的话,他一个人牵动的是几个家庭。二是青少年用户的黏性和培养的价值,和它整个的发展过程都会是向上的。所以,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希望,发挥青少年在互联网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参与到体育当中来。这是我们在赛事IP这块,真正以家庭为单位去做深度运营,去做线上线下的工作,这是在赛事IP这块的规划。
周边产品是紧紧围绕着(中超和CBA)这两个IP的内容。我们大家知道NBA这样的顶级赛事整个的收入可以三三制(体育版权、球票和周边产品),而到了中国周边产品在整体的收入占比非常低,大约只有10%。 我们会和国安俱乐部做一些非常有特色和有收藏价值的周边产品,例如把一些历史镜头然后做成有声化的处理,然后把它装裱到一个镜框里,这样可以让所有的骨灰级粉丝去消费这些产品。也许在北京地区这些骨灰级粉丝只有十万人,但足够了,这十万人整个对你的消费以及他们的IP值可以提到客单价5000元以上,那周边产品这一个领域里面我们就有着非常可观的一个收入。其实这个收入的大与小和经济体宏观走势关联不大,所以这方面真正的探索,我们其实会发现潜力很大。
中广互联:这几年和互联网+相关的产业的并购非常频繁,所以最后想问一下瀚动体育在运作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包括未来的计划。
李姝霖:现在瀚动体育正在进行A轮融资,也都差不多了,我们马上也快要正式公布了,具体的信息没有办法做更多的披露,但是可以分享一下。实际上瀚动体育在整个融资规划上还是非常理性的,因为本身我们希望能够在整个大的这种规划进程上,资金的进入能够匹配整体战略的发展和布局,在这一个时间节点,也就是2018年上半年,我们重要的工作以及配合着我们资本的规划,主要是完成所有大屏端的高清化改造。
现在所有的地方网络公司以及我们整个在大的内容传输的需求上,高清已经是用户的刚需,尤其是体育内容,体育内容必须实现高清化,才有更多的这种价值。所以,整个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我们都在完成高清化改造的工作。在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会更多的在线下做延展性的工作,但线下的工作我们已经在启动,包括我们的HI乐园和赛事在今年下半年到年底都会有所展现。 在更长远的规划方面,我们在五年之内会完成一个百亿规模的企业,这是我们整体的大的战略布局规划。但我们其实不愿意用“独角独角兽”这样的词汇来说我们自己,但我们会希望能够在体育产业的领域里拿到自己独家的资源以及优势,我们最多不会超过10月份应该就会有好消息发布出来,到时候也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关注。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