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微博、微信和各种应用客户端层出不穷。就连第一代门户网站都已经悄然转型,甚至沦为夕阳产业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由自媒体所带来的多渠道、多内容的媒体环境,已经同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出当下一个"融媒体"的传播环境。
融媒体影响下的视频节目要如何创新,又有怎样的营销发展趋势?“第六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上,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带来了精彩分享。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
2016年到2017年大影视娱乐行业呈现出组局者风险增大,供应商迅速增长的态势,传统电视台与极大网综平台持续强竞争催生了一批优质的、稳赚的、具有匠心精神的供应商。去年,最赚钱的行业是做宣推和后期类的团队和公司,利润可达百万。曾经基层、不被重视的行业迅猛发展,对于团队而言,不要着急组局,做细分品类“第一”与“最早”是成功的重要目标。
对于传统电视、视频网站、微信微博头条三者的关系,冷淞说电视屏是网综网剧的“超级宣推”,视频网站是电视屏的“内容书架”,微信微博头条是电视+网站的“舆论战场”。电视端为视频网站大力宣传、审查监管、价值背书,视频网站区别于电视的功能就是“替观众选择”,优秀的视频网站大批筛选、收购、推荐优质IP,打破电视台之间的地域限制,成为一线卫视综艺和影视公司精品的“奥特莱斯”,内容生产将更加依赖于“领导者”与“研发人”的眼光和判断。
视频综艺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电影化、奇观化、电竞化(求极致、求视效、求猎奇)比如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二是言论化、窥私化、烧脑化(求话题、求共鸣、求较真)。三是广播化、审美化、怀旧化(求走心、求陶冶、求高雅),比如最近很火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
目前,视频时间体量发展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沉浸式长视频,既可以摆脱孤独感,又可以体验真实感。而中国人习惯于一次性的、连续性追剧,越长的剧给人的沉浸感越强,追剧、追综艺,解密、混剪、组合让工作闲暇与通勤痛苦有“盼头”。另一个是非线性短视频,短视频产生瞬间的激情,获得简单的快乐,大型综艺的碎化片段、微电影和微视频也是人们消遣放松的视听选择。
电视综艺节目井喷的时代,节目的多元社会功能也日益突显,综艺节目不只是以娱乐为目的,喜怒哀乐都是娱乐。其社会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三种:
1、消耗年轻人多余的荷尔蒙,比如娱乐真人秀、明星综艺节目,《奔跑吧》《极限挑战》等,这类不可或缺,但比例不宜过大。
2、启迪心智、大开脑洞、情操陶冶,如科技类、人文类、历史类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这是国家极力倡导的。
3、阶层维稳、情绪控制(公益类、帮扶类),比如寻人节目《等着你》,只有视频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平等,所以电视要做社会矛盾的减压阀,阶层断裂的粘合剂,这也是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唱衰电视的时代,不要盲目认为网综会超越电视,有的时候没有电视就没有朋友圈的刷屏,电视的线性播出所引发的“瞬间爆点”是无可匹敌。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洪荒少女”傅园慧,她接受电视采访的短暂瞬间迅速红遍各大网络,成为网络上很长一段时间的热点,这是电视端和手机端配合的成功案例。近年,腾讯、阿里等网站也一直在寻求和传统电视的合作,可见电视的价值还是极高的。
世界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被动搜索转向智能推荐,从朋友圈推荐转向消费者参与,视频、信息如果不进入智能推荐系统,影响力将大打折扣。电视要成为手机伴侣而不是遥控器的奴隶。因此,要重新评估“现象级”,公交有人看,社群有人议论,朋友圈有人转发。未来电视的广告效果是智能推荐和人际传播的双结合,到达几率将重于点击排名,传播力将重于点击率。
融媒体化的第一步要协调好多屏之间的互惠互利,如果一个屏受益了,而另一个屏死掉了是不能称之为融媒体的。那么,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又是协调多屏关系的第一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视节目开启微信扫一扫、摇一摇。
网络与电视收看优劣比较:电视收看的优势在于黄金高峰、瞬间爆点、高清约会,劣势在于线性收看、遥控耗时、移动局限。网络收看优势在于任时收看,随机进停、移动下载,劣势在于缺乏粘性,被动搜索、受众精分。如今,网综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手综”,如果说微信让工作与生活“混为一体”,那么手综真正的价值是在任意空间中拥有偷闲的时间。
在此背景下的视频节目营销就要注重为用户提供效率,比如视频网站就要提升视频娱乐、放松、欣赏的选择效率,向用户提供短时的优质视频内容。打开优质的电视台与视频网站,选择优质内容的成功几率会增加,获得愉悦、陶冶情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节约时间就是最大的商业。传媒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提升获取有效信息,增加优质视觉享受的效率与几率。
未来视频发展要学会借势,密切关注审美欣赏风潮的日月轮回。其次,重视研发,过去只重视“前期、转传、后期”,对层顶设计、研发策划、评价宣推这一新的闭环要重视起来。还要大胆取舍,IP的价值、平台的价值都在于差异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最后要重视技术,提升观看体验与观看便利是首要。
2017年一线卫视处于轮流坐庄的状态,五大头部卫视中的“商业夺冠层”——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和“价值创新层”——江苏卫视、北京卫视的3+2模式逐渐形成。二线卫视则追求差异竞争、垂直捆绑来谋求一两个大IP翻盘。三线卫视在联盟取暖的同时将政治正确,彰显主流文化价值作为拨动政府预算利益的杠杆。
冷凇提出了节目模式策划与研发的八大原则。一是价值为根,国家观、大局观、世界观必须正。二是资源为基,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行业资源、专家资源、明星资源、选手资源、选题资源,建立资源付费体系,而不只是给明星付费。三是简约为魂,任何烧脑、复杂、逻辑过强的设计都是对收视与传播的不负责。四是目的为本,明确是否有终极目标,是否有对立关系。五是装置为目,目前综艺节目的场设基本可以总结为灭灯(《非诚勿扰》)、掉坑(《一站到底》)、转椅(《中国新歌声》)等,而国内综艺节目没有装置设计师,这也是国内综艺一直赶不上国外的问题所在。六是识别为纲,节目的装置、主持人、创意和环节都有待改进和创新。七是本土为要,创意的交叉跨界借鉴是趋势。八是极致为王。
在户外真人秀与棚内综艺之外,场景类综艺节目成为国际创新研发的新趋势,比如好礼送家门这类幸运场景,还有感恩、明星与亲属关系的情感场景,和汽车、购物中心这类客户场景,比如以4S店为场景进行答题送礼的节目,都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地方,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