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李道中:广电云.乘势而上(内附视频+录音)

导语:3月21日,中广互联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办“第三届中国广电云计算大会”。下午“三网融合:广电网云与端一线竞争力”版块中,山西平遥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有线公司董事长李道中参与研讨,研讨主题为“广电云.乘势而上”。

  3月21日,中广互联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办“第三届中国广电云计算大会”。本次大会以“广电云服务能力的再提升”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参加会议并作演讲,就行业内外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进行研讨。

  下午我们以更新颖的形式、更接地气的视角设置了“三网融合:广电网云与端一线竞争力”版块,共同规划广电云计算的落地,探索广电云提高竞争力的路径。山西平遥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有线公司董事长李道中参与研讨,研讨主题为“广电云.乘势而上”。

山西平遥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有线公司董事长 李道中(左一)参与研讨

  以下是研讨视频:

 

  

  以下是对话录音:

  主持人曾会明:大家掌声有请平遥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道中先生,通过刚才的短片大家对您有了一个了解。据我了解,山西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可能在全国都是目前进展最缓慢的,我不知道平遥县那边大概有多少用户,网络的情况,终端的情况,双向网络改造的情况大概是怎么样,请您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吧。

  李道中:今天有幸能够参加广电的研讨会感到非常荣幸,从接到会议通知,到今天到了现场,我捋了一下,可能属平遥的层级最低,是唯一一家县级电视台,拓展空间是最小的。但平遥古城出名,在这里也做个广告,发个邀请函,所有的同行想领略平遥就找李道中,到了平遥,平遥的事儿我来办。

  刚才主持人说平遥的基本情况,平遥是山西复地晋中市的直属市,全县12万人口,有4700户,基本上除了山老边还有空户以外,我们基本上全覆盖了。整个县到村都是光纤全覆盖,这样就基本搭建了平遥广电比较强大的一张网络,现在我们所承载的业务,大家可能能理解我们网络的成本量,基于文物、旅游、城建、公安、旅游、交警等七个旅游都由广电在做。

  主持人曾会明:谢谢李总,我记得前年在平遥开了一个“智慧平遥”的会,遗憾我那次没有能去成,去学习。今天和您对话了解一下平遥有线在做的一些工作。平遥整个广电发展里有过三次比较大的改革,从广电局管理部门的台网,现在在负责整个平遥有线网,我想请您谈一谈关于这一次改革的一些想法,重要节点的过程,我想您应该深有体会。

  李道中:说广电到广电,我是个老广电人,从197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广电,从事广电工作42年。平遥广电经过了三次大的改革和变革,我既是改革者也是亲历者,亲身经历了这个改革,我觉得我们全国广电有个通病,就是体制问题,体制是制约广电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体制问题,你谈什么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我认为都走不远,走不实。平遥广电和其他广电的经历是一样的,我们第一次改革是解决了体制机制上的问题,1999年,我们率先搞的体制改革,把原来事业体制的架构和管理体制、运营模式进入市场,全部公司化运作。我们从有线电视数模转换时也经过了一次改革,我们伟我们最初搞数模转换时,毫不客气地讲它是个陷阱,因为最初给我们拿出的方案,不要说县级台,市级台,省级台没有几家可以承担的,用户也没有几户能够承担得了的,但是必须改。如果说不改,就没有今天你的大数据和云平台。我们在审时度势的前提下,把这个作为我们从模拟到数字转换的改革。

  第三次改革是,2015年,我们启动了智慧城市,我有个观点,未来三年可能就是广电最后的午餐。为什么这样讲呢?我认为,现在其他运营商都在发力,我们和其他运营商的用户是一致的,都是人。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窗口期抓住了,不把最后一顿午餐拿到手,那么你以后只能是拜拜。

  我们在经历三次改革,我有一句话“不改等死,改不好找死”,我们要解决改而不死的问题。广电经历了三次改革才走到现在。

  主持人曾会明:感谢李总和我们分享。应该也是很多切身的体会。刚才我也有提到2015年8月,“智慧平遥”的上线,一年半时间里,“智慧平遥”都有一些什么项目?智慧城市可能是窗口期里最后一个机会,如果这个机会抓不住后续的发展也就受限了。在智慧平遥上线一年半里,我们在什么样的相关项目和业务您觉得比较有特点的,把具体的业务、案例,无论是社会的效益还是经济的效益,也包括它相关的技术平台与大家做个详细的剖析。

  李道中:平遥广电的智慧城市是2015年8月13日搞了一个上线的启动仪式,从大数据到云平台的搭建给广电带来什么,用什么思维,用什么理念去经营它?我认为给广电带来了一次技术上的改变,改变了传统的传输模式“有线有限”,我们站在“有线”电视的基础上和“有限”电视是一样的,如果把有限的东西变成无限的,那么就要把互联网技术,国际标准的传输技术应用到广电中来,大数据、云计算、CMTS、两纤三波,这都是比较成熟的国际化的传输模式。搭建的平台干什么,这是对传统传输模式的颠覆,也是对我们传统经营理念的颠覆。

  首先,定位——为谁服务。

  这几年我们结成了县里很多的工作内容和领域,再应用到现在智慧城市上叫经营政府,经营用户,经营客户,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三户经营好了,那么新增和增值也无就能够推广,能够提升。传统模式是盯着收视费和初装费,我一直在想,收初装费已经拜拜了,收视费很快也要消亡,如果盯着收视费能收多少钱去经营的话,我认为前途是有限的。如果换个互联网思维思考这个东西,用上新技术那就得新理念,就是“羊毛出猪身上”去买单。

  我们提出来,未来三年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要建资本的运行平台,资金流的平台,未来三年我们和其他运营商竞争的抓手在哪儿呢?就是免费上,免费看。在内容上,实际上就是服务,经营三户就是服务,服务有个观点问题就是内容。我们在推出智慧城市以后,首先把我们本土的内容做一总结。然后把互联网引进来,把国际平台引进来,国内平台引进来,剩下可以去做的就是本土的文化,这样你可以提高和老百姓的黏度。比如这里是平遥,我们就是本土文化、本土栏目,本土团队去做本土的节目。今天我们整个架构团队都来了,其中有个团队是专门做内容的,把它重构优化和本土内容推上线。

  第二,我们现在为用户提供什么?怎么样让用户在网?

  在形式上就是大屏小屏互动,能够把手机和电视沟通,不仅体验得酷还要玩得high,就像刚才德州的吴强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做不到这个,你拼钱拼不过三大运营商,拼市场经营理念拼不过去,靠我们自己去找到优势,一年多,说实在的,都是广电人,不要玩虚的东西,我们刹车。为什么刹车?原来我们计划的是到去年年底2万多用户,仅仅发展到1.3万户的时候刹车。出现的问题是“旧瓶装新酒”,原来广电人由模拟到数字,由数字到数据跟不上,技术没问题,但保障团队,机顶盒新开发的,网络是旧的,团队还是原来的团队,新开发的机顶盒,软件、硬件与其他数据库是否能够匹配,能够对接?

  1、用户体验差,因为理论上来讲我们是双通道,一个互联网通道,一个直播通道,从理论上讲,互联网的体验式优于县域级运营商,但出现的现象就是卡、顿、掉,电是没问题,出现的问题都是互联网,那么就去排查。为什么要刹车?如果不刹车,我发展得越快,那么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负面效应越大,不利于下一步去做。

  2、在这个过程中就推出了农村就去改,不用城区的模式,用两纤三波。两纤三波的方案也调研审核了半年才推出。出效益就是给我和我的团队信心,1.5万用户转过来才刚刚是个开端,但我觉得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去推进,引进技术,引进团队,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效益是时间问题。

  主持人曾会明:谢谢李总,李总在他的谈话里有两点我心想非常深刻,一是服务政府、用户、客户,对于经营政府来讲,我们做智慧城市项目上具体地体现,平遥县收入结构来说,包括政府收入、平遥城市各类项目,服务用户就是我们向最终用户公客的业务,初创费没问题,还有包括维修服务费,服务客户我们理解是集团客户,当然集团客户很多和第一块是一样的。那么平遥集客业务和公客业务的收入比例是怎样的?

  李道中:平遥和其他地级市不可比,集客业务层面和其他地市同行们理解的不一样,在平遥没有集团用户,因为它就是最基层的,我们说的网络上的集客是指在一定层面,下面还有你的基础,因为我在县里集团用户是没有的,我说的经营客户实际就是把企业,比如我们开的商务板块,就是把企业拉进来,开电视购物,平遥最基层,再往下就没了,乡镇要去玩玩不下,真正大的集客就是公安、交警、旅游、城建、文物,这是承载在我们系统里的集团客户。

  主持人曾会明:这两块比例里,目前服务于各个行业,公安、旅游以及整个智慧城市项目,占整个收入比重里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李道中:这块基本达到40%。

  主持人曾会明:也就是说逐渐能够摆脱单一对最终用户收费的收入单一性的问题,目前我也了解到很多地方70%、80%,甚至有的地方接近90%的收入。当然,有些大的城市还有落地费收入。山西我有很多年没去了,但2007年还真的去山西跑了很多地方,忻州、鄞县、朔州,还包括很多农村。2007年山西移动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三网融合,当时我在总局下面一个杂志当主编,我带了记者专门跑了山西的农村县级网络,做了很多调研,还写了一篇文章“山西三网融合调查”,因为当年山西的三网融合受到《光明日报》,院士等等举了很高的旗子,说电信网络技术先进,靠广电网络是做不了三网融合的,我们看到光明日报的文章就去山西做调研。

  今天您谈到发言嘉宾是县级的,单位级别和体量小,但就像今天的每一个视频一样,这次的会就是聚焦云-端,倾听第一线,第一线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值得尊敬的。请大家用热烈掌声给这个行业以及李董事长一点鼓励。谢谢!

  山西的网络有没有整合,省里和您那边谈,支持没有能够有所进展或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李道中:首先代表广电人感谢您对广电发展过程中的付出和鼓与呼,因为您的那篇文章我看过。刚才您提的那个问题,关于山西的网络整合,这对山西来讲是比较敏感的话题。

  主持人曾会明:非常敏感。

  李道中:我是网络整合的倡导者、推动者,也是网络整合的抵触者。

  主持人曾会明:我能深深地理解这两个听起来似乎很矛盾的词汇。

  李道中:事实上广电单打独斗成不了事儿,广电必须是一张网。为什么我是倡导者呢?因为我深知广电需要抱团,不抱团走不出去,给大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这次智慧城市要感谢的就是重庆广电,重庆广电给了我底气就是媒资。为什么感谢重庆广电呢?因为我体量太小,所有的集成商不跟我去谈,看不上;第二,我们合作最深的就是台下茁壮网络的徐总。因为我和茁壮十年前擦肩而过,他们当初搞的是数据广播,十年后我和徐总40分钟的沟通,我说你把你所有的家伙什儿都拿出来,我看看你现在有什么新的东西。他给我边看边介绍,我们俩40分钟介绍完。我这个人做事儿不喜欢拖泥带水,首先看这个人,然后看你这个团队。我和徐总合作不是我买你什么软件,买你什么团队,一起玩嘛。

  为什么谈到整合的问题,我又抵触呢?就是不按游戏规则出牌。所谓整合不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兜里。省网是一棵大树,没有根没有叶,挖了一个根栽到那儿是木头,叫基础网络。诞生网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本运作,打造自己的航母,这很关键。关于山西整合问题,现在山西没有一个人。因为我们晋中市全部整合,就剩我一个,与省网就没关系了,这是市网。市网不跟我聊,玩我的吧玩不起,买我的吧买不起,参我的吧参与不起,要我的吧要不了。省网自己都在谋求如何发展,但我认为,总有一天还是要走到一起,这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包括其他的也一样,关键问题是用行政手段做市场手段,是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还是个体的积极性。

  主持人曾会明:我个人的理解,整合就像您的名字最后一个字一样“中”,一定要找到这个平衡点,当然,更像您名字中间这个字,一定要有“道”,有共同的未来才是整合之道。

  时间原因,就和您聊到这儿。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我也发自内心对您表示感谢!

  李道中:谢谢!欢迎大家到平遥!

【返回第三届中国广电云计算大会专题】

【责任编辑: 李思楚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