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22日, 第二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相较去年大会倡导的连接思维,今年的大会更关注电视的未来。从议题的设置到讨论内容,更倾向与传统电视发展与互联网创新、电视技术演进与节目形态的变革。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艾冬云
以下是11月21日上午主论坛中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艾冬云的演讲ppt,演讲题目为“新闻立台 融合发展”。
此为艾冬云演讲具体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非常高兴能够在北京冬天第一个飘雪的日子,电视人聚集在会议中心,共同来参与“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的论坛。
北京电视台作为“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在此,我也代表北京电视台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在这样的传媒转型的时代,我们在这儿共同来探讨中国媒体发展的未来。
说到未来,我想首先要研究一下当下,在座很多都是电视人,但可能每天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还不如我们看手机的时间。现在很多人睡觉之前最后一件事情是看手机,比如看看朋友圈,看一看新闻资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机,通过手机来获取一些信息。但是我想作为电视来说,它并没有完全地过时,从电视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权威性。我想,如果我们有每天早上看电视的习惯,早上打开电视机,第一时间收看的还应该是电视的新闻资讯。所以,电视台的新闻、综艺以及电视剧应该始终是电视媒体的三驾马车。现在从节目形态收视来看,卫视在三个节目形体当中还是比较稳定的态势。
比如2013年电视剧的播出比重是26.6%,收视比重31.5%,到了2015年,它是26.2%,收视比重是30%。
作为主流媒体,电视新闻如何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平台价值的重任,我想主流媒体都会把新闻立台的理念转化成现实发展的有效路径。所以,今天想和在座的朋友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实现新闻立台、融合发展。后面我也会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闻立台,“立”在提高有效供给力。
新闻立台的考验之一是互联网传播之下信息渠道的超载和信息过剩。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也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38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今年6月份,我国互联网网络新闻用户达到5.79亿,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5.18亿,占整个移动网民的78.9%,也就是说很多人还是通过手机终端收看新闻。
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端客户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6.38亿,其中有68.1%的用户安装了两个以上的新闻客户端,腾讯、新浪、央视手机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这样的新闻传播格局之下,传统电视新闻如何新闻立台?线性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与海量互联网新闻相抗衡呢?这个问题确是摆在所有电视新闻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闻立台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既是社会责任也是政治责任,因为新闻电视台是党和国家的新闻阵地,新闻立台也是电视媒体的价值所在。在信息传播时代,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能力依然是衡量媒体价值的重要标准,是拓展市场的重要砝码,也是占据话语高地的不二法则。因此,坚持新闻立台必须要确定一个根本的原则,巩固和扩大新闻阵地,不断加大新闻供给能力。
所谓提高新闻供给能力,不仅体现在节目的供给规模上,也体现在节目供给质量上。以北京卫视新闻节目为例,北京电视台作为首都新闻媒体始终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联通世界的理念来做新闻。比如说北京卫视三档新闻节目都在不断整合新闻报道资源,转达新闻采编力量,同时创新新闻报道手段,提高新闻质量。在北京卫视频道新闻构建中,我们现在构建了早、中、晚、夜间既相互支撑、又各具特色全天候新闻报道体系。
北京地面新闻频道现在也在不断加强节目的贴近性和民生性来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形式上融综合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专栏、大型直播、大型活动等几位一体综合性的传播格局。目前北京电视台是在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量比较多的媒体之一。北京卫视三档新闻节目构筑成了北京卫视三个收视高峰。可能作为北京人,大家久居北京也会收看我们的新闻节目,比如每天早上7点钟的《北京您早》是2个小时的新闻量,每天中午的《午间新闻》是1个小时的新闻量,还有主播出的《北京新闻》每天6点半播出,特别是早新闻和北京新闻多年在省级卫视排名是第一位的。
2012-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整体来说它是平稳的态势,《北京您早》从2012年2.12%到现在的2.36%,《北京新闻》是2012年的21.12%到现在的是23.44%,这几年新闻节目收视率基本是平稳的态势,并没有很大的下滑。可以看出,作为卫视新闻节目来说,电视新闻从目前市场来看还是非常平稳甚至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二、新闻立台,“立”在提高媒体公信力。
多屏传播时代,新闻立台不仅是电视台立台的基础也是灵魂。今天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的媒介杂志社所做的2016年媒体公信力调查显示,在电视、报纸、广播、微博、微信五种媒体类型之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也成为最具公信力的媒体类型。从2012年开展此项调查以来,这几年电视始终是处于媒体公信力的首位。这一调查结果也充分显示大众对电视媒体高度信任,对电视媒体高度信赖。这种媒体公信力也是我们做电视新闻或新闻立台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媒体公信力不单纯集中在不造价,不传谣,忠实记录现实社会上,更重要的在于媒体如何调动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专业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同时,也在于是否能够在报道一些政府重要工作、重要新闻中进行议题设置,在现在复杂的社会热点和矛盾中我们怎么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纷繁的信息爆炸形态之下如何迅速凝聚共识,把不良的东西摈弃掉,同时形成社会推动力量,形成正能量,这是电视媒体或电视新闻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应该说,电视媒体公信力离不开对重大事件的持续关注,每一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全方位报道也会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众关注度和信任度。像这样的重大事件电视媒体、社会媒体都会关注,比如去年“7·31”北京申冬澳的成功,北京电视台举办了72小时的直播《通向2022》;去年“9·3”阅兵,我们推出了11个小时的大直播《永远的丰碑》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今年G20,北京电视台有几十位记者和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500多名记者一起来到杭州报道了杭州峰会的重大事件。这次报道我们不仅发了一些消息,作为媒体也首次引入了大量新闻评论在主新闻里播出,所以体现了地方媒体也关注国际大事的视野和姿态。
作为公信力来说,我想不仅要关注重大的事件同也要关注一些公益,关注民生,这也是媒体展现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的一个方式。北京电视台这几年持续推出了《带本书给家乡的孩子》、《牵手蓝天》等公益活动,传递了人间真情,社会温暖,让更多的人关注公益,关注环保这样大家非常普遍关注的公益话题。
今年北京电视台也在大型新闻行动策划上也迈出了重要一步,做出了很多突破性进展。10月20日一个月之前,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天涯共此时—BTV大型跨年新闻行动”,主要是以“一带一路”为主要依托,我们派出了30多名记者沿“一带一路”一些主要国家来行进,这个活动目前进行了一个月时间,很多记者仍然在“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做报道,可能有很多媒体同行在我们新闻节目里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会持续到年底,它是主要是以“分享丝路故事·见证造福时刻”为主题,报道的是沿线的国内大型国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贡献,比如如何为他们修路,如何为他们建桥梁,如何与他们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等等,在这样的人物、故事细节之中来展现“一带一路”上的成就。
这次报道我们将会持续80天,对39个“一带一路”国家进行采访。下面通过一个小的宣传片,大家也简单地了解一下。
(VCR)
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大型新闻跨年行动。长期以来,我们传统媒体主要依靠传统内容的资源,广告资源这样一些比较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确实在未来电视发展中也是不可持续的,充分挖掘创新动能才能进行质量的根本性提升。北京电视台新闻立台我认为也是升级版的新闻立台,作为地方电视媒体新闻报道要在视野上体现到更宽、更广、更深的领域去展开。根本上讲,新闻的变化如何在推进内容的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发展格局思路之下进行转型。
我们也想,通过“天涯共此时”新闻跨年行动作为北京电视台尝试跨界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是我们未来推动内容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探索。这个节目也得到了中国交通银行1500万的赞助,他会全程赞助这个新闻行动。未来的新闻立台一定是跨媒体的新闻行动,同时也是视野很大的新闻行动,也会获取更多商业伙伴的支持。
三、新闻立台,“立”在提高融合传播力。
新媒体等信息媒体革命也在颠覆传统播出模式,也使媒体在融合当中不断变换传播介质,实现传播力量的提升。今天也来了很多电视技术界的同行,因为现在电视技术领域确实发展得非常迅速。去年北京电视台在“7·31”和“9·3”直播中我们已经尝试了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报道手段,不仅是物理层面介质传播、受众之间的互动融合,也不仅是报道规模的聚合,而是实现了内涵式变革和报道基因的重组。杭州G20峰会上面对这样的国际性重大活动我们新闻报道团队,不仅在电视上,还用手机进行了六场直播,会议期间有大量节目,“G20来了,G20是什么”短时间内浏览超过10万,还有G20报道短视频播放量40多万。G20期间,短视频的有趣视角报道也吸引了很多网民的关注。
不仅是新媒体的融合,新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多,比如去年北京三元桥大修,三元桥大修直播当中,北京电视台报道采取了无人机的航拍拍摄,航拍起降了近50架次,航拍画面实施4G回传直播。VR全景视频使用,在北京电影节,北京京郊会新闻大的报道中进行尝试。这次G20峰会也在杭州西湖景区等场景都进行了VR全场景报道。在目前新闻传播融合实践中,北京台初步建立了以BTV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帐号以及BTV微公众号,技术上实现了新闻+手机,新闻+无人机,新闻+Gopro,新闻+新媒体,新闻+VR的应用等使用,目前还只是在特别重大的事件当中使用,还没有普及到普通的事件中。但这是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多终端发展平台和多技术手段来不断提高新闻影响力。
因此,在现在“互联网+”发展生态下,电视媒体与互联网链接的融合,不仅是媒体生存的策略也是媒体履行责任和使命的必然选择。大家知道,几天前,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刚刚在乌镇结束,大会上也发布了一系列领先的科技成果,今天我们中国电视大会也是接续互联网大会开始了新的论坛和研讨。这样的重要会议也让我们电视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紧跟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脚步,我们也必须加速融合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传播新格局之中。现在我们只有主动地链接,融合发展,传统媒体才能更好巩固我们舆论阵地,不断更好地获取新的空间。
作为北京电视台以后也会和在座的电视媒体,电视人精诚合作,大家共同去电视新的辉煌的,未来的空间。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