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22日, 第二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相较去年大会倡导的连接思维,今年的大会更关注电视的未来。从议题的设置到讨论内容,更倾向与传统电视发展与互联网创新、电视技术演进与节目形态的变革。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
以下是11月21日上午主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的演讲ppt,演讲题目为“电视体制的全媒体结构化”。
胡正荣演讲全文:
胡正荣:前两天我在学校内部的讲座被发到微信圈,一下就10万+。当时我说频道肯定是要取消,结果媒体把这个危言耸听的话作为标题。我认为迟早是要取消频道的,因为频道是广播电视工业时代的做法。电视是全媒体的时代化,这比较拗口,结构上变成全媒体。
在里约奥运会三个媒体的表现,NBC今年里约奥运会的收视率相比四年前下降了20%,这是电视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奥运会开了一周,奥运会网络直播在美国达到了10亿分钟。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和美国有线电视下滑有关系,美国有线电视出现了cord-cutting趋势,很多用户不再看有线电视,而是看其他渠道的电视服务。付费电视从2010年88%下滑到2015年的80%。所以,今年奥运会之前,新闻集团老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没有必要把线性媒体(电视)和数字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划分开来考虑问题”。我们思考问题时应该把电视和新媒体一起放在新的格局下来做,你想成功就要做这样的准备。
时代华纳早早花了5.83亿,把专业视频网站Hulu收到旗下,结果没到两年AT&T把它收了,所以电视行业也是纷纭变化。迪士尼多亿美元入股科技公司BAMTech。有线电视在互动方面是有短板的,HDR或4K呈现技术发达,但传输、传播和应用技术并没有那么进步。
英国BBC,除了常用的节目之外也下了很大的工夫,BBC的VR必须用专用的头盔,今年BBC做的VR是用兼容的头盔就可以了。戴着头盔可以身临其境看到运动馆的场景。重要的是所有的VR在移动端可以做定制,这是完全两种体验。今年里约奥运会在做全媒体或体验为导向的奥运传播。
腾讯今年据说在奥运前线很有意思,腾讯演播室就在央视演播室隔壁,基本两家是两种典型的做法,一边是电视,这边是新媒体。腾讯今年突出的是移动、直播和用户体验,最后要落到用户体验上,它发动所有的移动端,打造腾讯围绕奥运会的一个产品矩阵。突出自己的视频,央视给他的转播权是延时半小时,他们想办法时时和央视抗衡。我们就做了很多的文章,一是直播+互动,大量的互动,这本来就是新媒体的一部分,这还是做到位了。
参与体验+线上线下。比如看中国队员射击比赛时,你可以打开H5游戏,模拟射击的场景,模拟比赛是什么样子,所以,今天这个时代是在全媒体时代体验奥运会,而不是看奥运会。
看以上三个媒体的做法可以看到今天的时代真的是今非昔比了,不是我们不想变或变不变无所谓。电视变不变无所谓,关键是用户在变,接受方式、体验方式在改变。这次腾讯里约奥运会的平台真的赚到盆满钵满,去年春晚咻一咻用户达到了5亿,今年奥运会事件就超过了6亿,移动端占比超过80%,流量也大幅上升。光棍节开始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开庆功会了,因为大量的流量来自于这个手机端口。马云去年实现了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进化。
今年习总书记2月19号的讲话,他说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这是历任总书记第一个在有关新媒体上用业态这个词,他特别希望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就目前媒体圈的媒体融合来说,仅仅开发两个产品,把端口延伸,渠道增加。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你做来做去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没有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作为传媒大学行政负责人觉得这就是对我们的要求,传媒大学主要是培养传媒型和专家型人才。
今年腾讯对受互联网影响最大的十个行业,发现传播行业的变革,媒体不仅仅应该定位于内容分发渠道,它的身份属性其实已经开始向服务、社群延伸,与其相应发生的就是媒体商业化的方式也在转变。这也就意味着媒体不仅是内容,不光是分发,更重要的是服务,延伸到服务、社群和多元的商品化,对媒体来说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就更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媒体的方向是,不管你做什么,用户的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这是清晰的未来媒体方向路径图。简要来说,你未来想要成为合格的新媒体,不管叫广播还是叫电视,具不具备共享化和智能化,具备这两个取向,你可能就是未来的媒体,如果不具备这个取向,你就不叫媒体。哪怕你现在叫互动电视,叫OTT,如果不具备这些功能,也不具备未来媒体发展的潜质和可能。
习总书记在今年4月份又有一句话我们的国家治理水平很不高,其中就讲到存在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技术、人才、资金资源)、工作协调不够,习总书记这个讲话是讲给信息化的,信息共享都不够,资源统筹不够,工作协调也不够的话,信息化是实现不了的。融媒体或全媒体就是信息化的结果,要是结果的话要在三个方面做很多的工作。
机制体制全面进化已经摆到议事日程上,广电自己现在全媒体的意识有没有?有;全媒体的产品有没有?有;全媒体的资金有没有?有,全媒体的规划有没有?有。但机制和体制不进化,还是过去的工业模式,过去的操作方案,它也很难施展开。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说要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2014年8月18号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意见的话,习总书记主张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如果用今年8月份广电总局的话,传统广电和新媒体融合的意见,他提出“重构广播电视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如果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不做重构的话,那么全媒体说实话也就说说,用互联网的词也就“呵呵”一下,全媒体如果机制不动,其他东西难以为继。再下一步发展,电视台、省级台都成了拨款单位。前不久我刚去一个省,那个省的县级台已经是全额拨款单位,市级电视台过不了两年已经是全额拨款单位。这样下去我们电视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这里需要做一些工作,顶层设计。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整合都需要做顶层设计。内部组织架构可能要做大改变,做颠覆式的创新,习总在4月19号也提到了颠覆技术,这里面涉及到产品和服务项目制,是频道制,还是中心制,还是产品制,谁敢迈出这一步谁就是胜利。谁不是频道制或中心制或者产品制的话未来难以为继。
不能按媒体来划分,广播电视旗下不能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广播里要频道,或频道里要电视。要以内容产品与用户为导向组织你的产品架构,要在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业务流程。这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今年已经发生了。
国际上非常有名的CNN拿出2200万美元做自己内部组织架构的重构,它的重构是把CNN从一个电视新闻机构彻底转化为全媒体新闻机构。而这个全媒体新闻机构内部的组织架构已经开始改了,改成三个大的业务块,采集、生产、编辑。还有比它做得更早,今年2月14号开始的BBC,世界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广电集团。如果按内容产品的用户为导向架构自己的总架构的话,应该是这样的架构,现在广播电视台不管是叫北京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河南广播电视台还是郑州广播电视台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体集团。下面设置三个产品部,七个产品部,少儿产品部、娱乐产品部、体育产品部等等,一个产品部里要有内容制作的人,要有技术的人,要有营销的人。三组人共同构成一个产品事业部,由他们完成从上游采集生产到中游的分发传输到下游的消费和推广。只有这三组人联合起来联手做。刚才我们讲这是广电媒体真正要做产品体验,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真正成为不归之路。去年讲频道取消时,都说能力不足,广电电视台天生下来就是频道制。
习总书记今年2月19号的讲话,2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就出台了这样的改革。1997年就开始媒体化、数字化,一个走了20年年头的媒体,他们最新的改革就是做这个改革,取消现有的频道制,取而代之是用户和内容导向的用人制。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就开始先改部门,原来新闻分三块:广播新闻中心、电视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中心,他们副总讲一个新闻现场BBC要派三拨记者去,和中国新闻现场一样,电视台、电台、新闻一拨,新媒体不去。2008年他们改为全媒体新闻中心,下面的架构完全按照业务流程走的,采集、制作(分为短新闻和推送,深度与链接)和专稿部。这个改革BBC才只是迈出第一步。
2月14号取消频道制取而代之的是内容和用户导向的产品部。他进行了两个试点,一是成立了BBC娱乐内容部,把广播二套(广播娱乐频道)和电视里所有做娱乐的内容集合到一起,就是一个娱乐内容部。这个娱乐内容部里三部分人:内容制作的人,技术实现的人,营销推广的人一块儿做。二是信息内容部,整合得更快,新闻中心也合到这里面,再加上广播新闻五套(新闻频率)整合到信息内容部。世界上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广电老大们,90年电视到现在来看的话,BBC是1936年就开始播电视,是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第一家电视台最近做了最新的改革。CNN今年定位也开始完全转型到新媒体机构,组织架构上做了三块的切分。如果把这块作为他山之石,再结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现实,再结合习总书记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行的,要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要做到这样道路还是很长的。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