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卫视湘浙沪“新三国” 东方卫视豹尾迎春

导语:作为2016年新晋的“三国”成员,东方卫视在内容、平台、广告营销上都还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如何在2016年及未来,更好抓取年轻受众,完善以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以及构建更加高效的内容团队,这些都是东方卫视需要有待加强的部分。

  在整体传统媒体广告投放不景气的大环境下,2015年东方卫视逆势崛起,全年广告营收实现25%的上升,12月单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6%。这种成直线上升涨幅的背后,是整体卫视收视挺进前三(CSM34)的平台价值提升,和《极限挑战》等现象级节目的内容拉升,以及对于平台年轻群体占比的优化。

  同时东方卫视也凭借整合营销、定制化内容开发等全新广告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告主的投放回报率,成为广告主眼中的下一个高潜力媒体平台。在2016年,针对新的媒体市场格局以及更为严峻的广告环境,东方卫视又将给到广告主怎样的期待呢?

  “新三国”首战告捷:12月广告营收同比上涨106%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东方卫视单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6%。2015年2季度起,东方卫视收视节节攀升,尾盘拉出了一条漂亮的大阳线。广告收入也同步猛涨,几乎将所有的广告创收历史纪录都反复刷新,12月的广告收入,已经又一次创造了单月创收的历史巅峰,同比上涨106%。

  同时,2015年全年广告营收也同比上涨25%。2015年,东方卫视广告创收逆势高速增长,全年广告收入涨幅高达25%,成为省级卫视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明星,以《极限挑战》、《笑傲江湖》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节目,受到广告主的热烈追捧,“亿元俱乐部”的广告客户迅速增加,成为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

  截止目前,2016年1月的广告收入,已经同比上涨59%。东方卫视平台聚财能力大幅提升,广告客户们纷纷战略性转移,增加投放东方卫视。

  在广告营收上涨之外, 东方卫视整体广告主比例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大客户比例有显著的提升,2015年单品增量及亿元级大客户数量明显增加。其次新媒体行业广告主增多。

  高性价比,东方卫视2016值得重仓持有

  2015年东方卫视广告营收全面上涨,甚至出现单月营收同比翻番的局面,看似突然的爆发,其实不然。这是东方卫视在经历过独立制片人制和和组织架构扁平化后,一次整体平台影响力的爆发。

  1、收视“新三国”时代 拉升整体平台实力

  衡量一个电视媒体平台影响力最直接的数据,就是其收视数据,这是最直观反映平台触达人数占比。

  根据央视索福瑞发布的全国34城市收视数据显示,2015年黄金时段(18:00-24:00)东方卫视全国收视排名第3。

  同时作为新媒体时代,在收视率之外,互联网数据也成为电视媒体平台影响力的一大衡量标准。而酷云互动的数据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2015年全年东方卫视的关注度位列第3,仅次于湖南和浙江。

  由此不难发现,在电视收视率和网络关注度方面,东方卫视整体平台都在进入上升期。

  2、做稳中坚力量 孵化现象级节目

  东方卫视以往像是一位三好学生,在节目内容方面全面发展,却没有现象级节目作为平台杀手锏。但在《极限挑战》的成功孵化之后,这种现象级杀手锏内容节目,相信将在东方卫视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出现。

  2015年东方卫视在综艺方面出现了《极限挑战》这类的现象级爆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带动东方卫视整体收视的一大利器。而从2015年东方卫视两条内容主线——”综艺+电视剧“的全年成绩单中,整体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以《极限挑战》为首的10档综艺节目,平均收视率都在1%以上,在全国年度高收视率节目的近40%。同时以《芈月传》为首的梦想剧场,占据2015年年度十大热剧中的4部。

  同时东方卫视在最近18个月里不断出现的现象级节目和热门剧目都在说明,其后台操作系统已经迈入正轨。在此基础上,2016年东方卫视也将持续深耕节目内容,主要分为三条主线:真人秀、喜剧类以及脱口秀。

  真人秀方面,《极限挑战》以及《花样系列》作为王牌依然会成为主力军,收视引爆力和观众集聚效应。

  喜剧类,在经过2015年的坚持发酵后,《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也将会保持欢乐分享型节目类型一路挺进。

  脱口秀节目上,在《今晚80后脱口秀》之后又推出《金星秀》,收视与口碑齐增长,2016年1月起,推出孟非等人主创的群口秀《四大名助》,尝试社交服务类爆笑脱口秀。

  3、年轻群体占比攀升 呈现更青春的平台气息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再合适不过。年轻群体一直是各大媒体平台争相追逐的对象。

  对此东方卫视也不例外,一直给人以高端、洋气、精英阶层属性的东方卫视,从今年的收视人群数据显示,其25-34岁人群已经成为最大占比,同时在4~14岁、和34~44岁这两个个偏年轻的年龄段,收视也都有明显上涨。

  同时东方卫视在年轻人聚集地的新媒体上也下足功夫,在传统社交和视频主流网站实现台网联动之外,对于受众平均年龄更为年轻的B站等二次元视频网站上,也创建了自媒体平台,聚焦更多年轻人群。

  《极限挑战》全网播放量超18亿,百度指数、微博话题度一直处于高位,以及A站B站上的播放量和弹幕量热烈反响。都在证明年轻人对东方卫视平台的品牌热度和价值回归。

  2亿元布局东方卫视,媒体平台升温带来广告投放升值

  1、多模式投放 广告主利益最大化

  由于整体经济的影响,目前很多广告主在投放媒体时,会比往年有更多的考量因素。如何做到品牌与媒体的完美融合,同时投放效益又能够最大,这是目前广告主对于媒体投放,尤其是电视媒体投放时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广告主实际投放而言,目前广告主投放策略大方向已经从原有的多点撒网、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做法,正在逐步转化为集中优势兵力打透一个媒体平台,形成影响力。那些动辄8-10亿的投放虽然很轰动,但是就整体广告主投放而言,更多的还是集中在1-2亿的品牌影响力升级,以及几千万的品牌知名度。

  东方卫视作为卫视集团中的中间力量,其高性价比的媒体投放属性,对于广告主而言,在媒体投放形式以及投放效果影响力上,能够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平衡点。

  2、整合营销创新模式

  对于目前媒体营销领域,尤其是优质媒体上,广告营销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硬广转换到了整合营销上。从目前整体综艺市场趋势来看,现在的节目冠名、赞助、特约等等也都在是围绕内容进行营销活动,这也成为未来东方卫视广告营销部的重头戏。

  其实对于广告主而言更是如此,像《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这类的冠名已经动辄3-5亿,如此高昂的冠名费,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更为巧妙的内容植入、以及深层次的精神契合,对于广告主和内容方都是双向的拉动。

  同时东方卫视也是最早一批开始尝试T2O营销模式的媒体,从《女神的新衣》到《何以笙箫默》,不断的尝试也让东方卫视在节目与电商平台之间,品牌形象与产品销售的转化之间,积累下更多的实际经验。使节目进入“收视率-购买率-收视率”的良性循环。

  电视媒体已经从原有电视死亡论中逃离出,并且优势媒体的马太效应日益增强。这也使得一线卫视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也使得未来更多的广告投放会集中到一线卫视平台上,这就需要更加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媒体投放的利益最大化。

  3、定制化 产业链开发

  在整合媒体资源,打通平台影响力之外,对于单一节目或者是系列节目的产业链开发,也是东方卫视在营销上的一次创新。不同于程式化的模式套用,东方卫视对于不同节目内容的不同产业链开发的运营模式,能更好的挖掘内容的潜在价值。

  对于在真人秀大电影成为流程的大趋势下,作为东方卫视杀手锏的《极限挑战》节目,选择更具竞争优势的内容呈现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只是简单的将综艺延长时间搬上银幕。《极限挑战》节目本身就属于“剧情式综艺”范畴,采用电影叙事手法+真人秀内容的拍摄手法,使其突破原有的综艺大电影的局限性。

  同时对于东方卫视另一大内容主力喜剧类节目的开发,则是更倾向于专业性。针对喜剧的版权开发,国外已经有完整的产业链模式,除电视喜剧节目外,还有喜剧现场演出、喜剧培训、喜剧网站及App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未来喜剧节目产业链开发的重要环节。

  结语

  整体媒体市场都处于风云际会的状态,其中卫视业也同样如此,400档节目以及数之不尽的电视剧,都会让原本就汹涌的市场变得一触即发。

  作为2016年新晋的“三国”成员,东方卫视在内容、平台、广告营销上都还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如何在2016年及未来,更好抓取年轻受众,完善以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以及构建更加高效的内容团队,这些都是东方卫视需要有待加强的部分。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