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光线传媒2015年票房收入55亿元超预期

导语: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近日在微博中表示,去年光线传媒投资比例在20%以上且独家或联合发行的影片共13部,总票房达55亿元,较2014年底预估多出5亿元。而光线传媒之所以票房收入比预期较高,一方面与国内电影市场迅速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光线传媒去年在电影业务方面的布局有关。

  作为2014年民营影视公司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公司,光线传媒2015年的票房收入引起业内外的关注。而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近日在微博中表示,去年光线传媒投资比例在20%以上且独家或联合发行的影片共13部,总票房达55亿元,较2014年底预估多出5亿元。而光线传媒之所以票房收入比预期较高,一方面与国内电影市场迅速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光线传媒去年在电影业务方面的布局有关。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光线传媒的电影业务在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是非常亮眼,但在下半年制作发行的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港囧》、《恶棍天使》等接连上映,同时参投的电影《寻龙诀》也在年底上映,吸引众多观众前去观影,并收获较高票房。

  近年来,光线传媒一直在加码电影,并在去年进行诸多布局,不仅重组电视事业部,将原电视事业部负责人张航调任光线传媒全资子公司青春光线任总裁,还进行多项投资收购,覆盖在线售票、内容制作、网络文学版权、动漫开发等多个领域。此外,光线传媒还控股先看网络,在垂直于电影行业的视频网站方面进行布局。

  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表示,去年应该算是光线传媒电影业务的一个大年,且光线传媒从以往较多投资小成本影片开始逐渐进入大制作影片的投资制作中,获得较高票房收入。但相较其他影视公司,如华谊兄弟不仅有内容上的制作,还有主题公园、影院等业务,光线传媒电影业务链条相对较短,未来光线传媒应延长电影业务的产业链条,从而创造更高的收益。

  《恶棍天使》输了口碑赢了票房

  1月4日,光线传媒公告称,参与投资及发行的影片《恶棍天使》截至1月3日24 时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11天,票房成绩已超过6.2亿元。

  《恶棍天使》于2015年12月24日上映,由同名舞台剧改编,邓超自导自演,妻子孙俪也出任主演。《恶棍天使》上演首日就收获1.5亿元票房,但口碑差得离奇,甚至有人称其为,2015年热门国产片里的最烂。

  从豆瓣上看,同日上映的《老炮儿》评分8.5分,而《恶棍天使》只有3.9分,在这种情况下,在《老炮儿》排片和票房成绩逐步超越后者之时,以至于有影迷感叹“正义姗姗来迟”。

  上述这些不妨碍《恶棍天使》赚得盆满钵满。以至于光线传媒在公告称,该票房成绩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当然,6.2亿元的票房不可能全部计入光线传媒的营收,还要进行各方分账后的进一步核算。

  对于投资方而言,一部电影的票房,先要扣除8%的税费,余下的钱中,57%份额归属院线,再扣除3%~7%左右给发行方(本文按照5%计算),那么投资制作的公司拿余下的部分。此逻辑下,制作方票房净收入实际上只是我们所看到未扣税费总票房的35%左右。

  《恶棍天使》有两家投资方:光线传媒和橙子映像传媒。工商资料显示,后者是邓超等人的公司,光线传媒也曾在2013年获得其27%的股份。而影片的发行为光线传媒独家担当。

  光线传媒并没有透露公司的投资比例,不过一位接近光线传媒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资本市场上倾向于光线传媒可以拿到制作方面近50%的收益。

  大致估算,在6.2亿元票房中,光线传媒可以拿到超过1.3亿元。

  在投资影片的票房成绩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时,来公布票房成绩是深交所的要求,所以当热门影片票房成绩不错时,光线传媒都会公告,即便公司不是主投资方,而是“配角”之时。

  比如,《寻龙诀》在12月21日票房成绩超过6.8亿元之时,光线传媒也进行了披露。而此前市场人士给出信息是,主投方万达方面占据60%发行与制作的收益,而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各自有发行和制作20%的收益。

  根据1月3日的数据,《寻龙诀》总票房已累计突破15.4亿,那么光线传媒大致能分到1.2亿元。

  与其他影视公司相比,一方面得益于逐渐对电影行业的加码,光线传媒频繁发布利好的票房公告;但另一方面,光线传媒也有迎合市场“炒票房”的嫌疑。

  有些上涨确实令人信服,2012年12月底到次年一月初,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光线传媒股价上涨60%以上,当时公司主控的小成本影片《泰囧》票房屡创纪录,为当时的业绩增色不少。

  但有时候光线传媒被热炒还真的只是概念。

  2015年暑期档,三部国产电影《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刷爆票房,光线传媒作为国产电影龙头股被炒作,但实际上,它与这几部影片的成功没有关系,甚至还中途退出了《大圣归来》的投资。

  但公司反应很快,在电影还有热度之时,光线传媒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与田晓鹏等人共同设立十月文化,公司持股占比20%,除光线外的其他股东恰是《大圣归来》的核心团队。

【责任编辑: 温靖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