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智能电视体验之战将转向“第二块屏幕”

导语:智能电视、机顶盒和“掐线服务”正在使大部分用户的看电视体验更好。但对于真正的互联电视体验来说,还有一大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同步推送的第二屏内容。

  智能电视、机顶盒和“掐线服务”正在使大部分用户的看电视体验更好。但对于真正的互联电视体验来说,还有一大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同步推送的第二屏内容。

  根据Technalysis Research近期对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和中国超过3000名受访者的调查,75%至80%的设备用户在看电视时会使用其他设备,例如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因此,很明显的问题在于,为何不尝试将两类设备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如果看看人们在看电视时会通过第二屏去做什么,那么这种趋势非常明显。调查显示,在看电视时,人们最常通过PC去做的5件事分别为:浏览一般网页、阅读个人电子邮件、在线购物、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在受访者中占比超过39%),以及阅读新闻。

  在平板电脑上,用户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分别为浏览一般网页、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网页(在平板电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38%)、阅读个人电子邮件、阅读新闻,以及社交媒体。有趣的是,在25至34岁平板电脑用户中,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恰恰是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

  在智能手机上,两块屏幕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紧密。短信和消息服务是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随后分别为社交媒体、浏览一般网页、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占比为36%),以及阅读个人电子邮件。此外,在大部分年龄组的智能手机用户中,通过消息服务交流电视内容都排名第六。但在45至54岁人群中,这类活动排名第二。

  这些数据表明,调查中近40%的受访者在看电视时都会有意识地使用小屏幕设备去获取相关信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存在某种机制,将两块屏幕关联在一起,那么这一比例将会达到多少?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将用户通过电视看到的内容发送至其他设备。不过至少从理论上来说,音频分析技术(例如Shazam的音乐分析技术)能根据电视播放的声音识别用户正在收看的节目内容。

  此外,这类技术的实现应当不依赖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可被用在通过视频摄录机播放节目回放,以及通过网页播放点播流媒体视频的情况下。问题在于,这样的识别技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主流用户接受。

  这给大数据和云计算数据分析带来了机会,因此这一领域的工作很可能会继续推进。此外,在准确识别用户正在观看的电视内容之后,你还需要将其转换成一系列基于网络的“响应动作”。

  推荐用户访问与电视节目相关的网站是合理的第一步。除此之外,将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将带来丰富的机会,例如推动电商销售。此外,凭借更多的智能功能,深度个性化将成为可能。换句话说,即使你和我在观看同样的节目,我们在第二屏设备上收到的链接也可能并不相同。

  在即将开幕的2016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互联的智能电视观看体验并不会是全新概念。然而,将用户家中的多种设备联系在一起,创造更丰富的体验,这一领域仍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