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于2015年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共同探讨未来电视行业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促进我国电视产业业务形态的转型。
在11月22日下午的“融媒时代播音主持发展论坛”最后,进行了“主持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专题发言,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各位老师专家围绕“融媒体背景下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创新”“跨专业跨学科跨媒体——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的产学研互动式发展”“提升道德伦理素养光大语言传播”等几个话题在大会上进行了简短的发言。
图为:“主持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专题现场
以下为部分发言精粹:
赵俐:在融媒体语境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培养在融媒体平台上具备以语言交流能力为核心、包括‘优质特色语言产品’的策划、营销和制作能力的高级传播人才。”语言交际能力仍为培养的主要任务,但需要增加平台意识,强调社会责任感;锤炼社交能力,增强吸力承受能力;谨守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自觉提升语言品质。
苏媛:人们的“私人空间”的拓展和“隐私之度”的界限变得模糊;真实报道的遵循和无毒拷问的规避;心灵医疗的呈现与医人之术的慎用。这些是由于媒介从业者人格素质方面的不足,多元伦理道德标准下的判断“尴尬”,传媒业职业道德伦理规范的缺失导致。应对的策略包括巧妙地应对媒介运作机制中出现的两难境地;形成最具道德权威的“心中之规”;利用权衡艺术的原则;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道德伦理素养。
王宇红:媒介融合时代整个传媒业界生态的改变是全方位的,这种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个体角色变革专业定位独有化,体制制度变革创新发展流程化;产品功能变革集中市场个性化;媒体角色变革产业链条创优化。
张路斯:媒介融合,与其说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各种类型之间的融合,不如说是指一切与媒介有关的各种要素的融合。
郭杰: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要从表层逐步深化,要随着时代适应自己角色的变化,风云变幻的媒体形势变化中主持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刘楠:融媒时代的“融”指的是由互联网技术联结,建立在彼此协同理念的基础之上的多样化媒介合作状态。从内容生产角度分析,这种合作不仅是体现在媒介形态上的融合,而且包含了传授两方面提供及反馈信息的内容合作。
刘卓: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体现着国家软实力,新闻主播代表着国家形象。新闻主播是电视新闻传播最关键的人物,是电视面对面交流的主要元素。
董冰玉:播音主持专业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已颇具历史,但是在世界范围来说仍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对于这个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应该引入表演元素曾一度在业界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有特色的生态环境的熏陶,我们欣慰的看到将两个门类的艺术有机的融合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徐力:新媒体时代中体育解说的转型和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现在的体育解说和观众是在进行真实的接触。
徐树华:1920年,美国西屋公司创办了KADA电台,标志着美国广播事业的开始。后期美国广播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口语传播研究的转变,与当今传播学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这种新趋向也是的关于播音的一些研究有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参与国际学术互动。
赵琳: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口语传播主要任务是做好声音的传播。实验证明,声音的美是会优化我们的交流内容的。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