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于2015年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各位专家将共同探讨未来电视行业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促进我国电视产业业务形态的转型。
在11月22日下午的智能终端与智慧家庭产业发展论坛上,阿里云高级专家周海峰做了题为《阿里云助力广电行业构建商业新价值》的演讲,他表示,用户广告价值的挖掘,关键在于深度用户理解,同时,速度更快、互动性强、有趣、不打搅用户的广告更受到欢迎。
图为:阿里云高级专家周海峰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我今天不会讲太多的细节,基本上会讲一些案例。今天上午听到很多专家,以及很多企业做了一些非常有力的探索。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阿里云在媒体行业中的一些实践。
今天主要说2方面的内容:第一块要说一下媒体行业的背景,第二个方面是阿里云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今天,我们主要从用户角度来进行看待媒体行业能够提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
让我们看一下用户在的一些什么数据:
第一、在一天中100亿个视频被播放,1分钟10万个视频被上传,1秒钟数十万微博会被讨论和转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互联网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拿一个例子来讲,早上八点在酒店起来的时候就发现优衣库事件在朋友圈中刷屏了,优衣库视频是在前一天10点的时候上载到网络上,在2小时以后,访问量达到2个亿,再过了2个小时,品牌广告开始借势营销了。我印象当中,2012年的时候,我们说8:30以后的内容,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拿掉了,而从现在的传播速度上来看,现在经过2个小时的发酵,这件事就变成一个事件了。
实际上优衣库事件,我们可以看见三个趋势:
1、碎片化、拼图化:我们看见,事实本身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整的,整个事件是随着时间而慢慢丰富起来的。
2、深度交互: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媒体和用户是深度交互的,甚至很多内容是用户填充进来的,用户已经不仅仅是受众。而是全程的参与者。
3、精准的用户定位:在优衣库事件中,很多品牌商的投入,都是精准地打击到自己的潜在用户的。
那么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仅仅在中国发生呢?我们说不是的,全球都是那样。
我们拿一些数字来看,这是美国的例子,从访问的终端来看,唯一在上升的是移动终端访问的,包括PC互联网、电视、报纸等等都是下降的。在右边的蓝色的实际上是广告的收入情况,我们可以看见,整体的广告占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上升。
第二方面我们看整个互联网,用户今天看的内容绝大多数来自哪里?整个在脸书上面53%以上的内容全部是来自于用户本身,不是来自于过去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传统内容服务,增长速度非常快。UGC正在改变整个互联网内容的构成。
第三方面,我们看见的是互联网广告的收入。这是2009年—2014年的增长情况,虽然增长率在下降,但是还是保持着2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些广告增长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它最大的增长点实际上是来自于深度对用户的理解,我们可以看一下脸书去年一年的数据,每月平均用户数其实变化没有那么大,广告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对用户的深度理解,以及ARPU的增长。
第四方面:我们会发现我们用户看内容已经越来越没有耐性了,他们更喜欢的是比较简短的,模式比较好玩一点的广告。我们在这儿看到这个广告,当用户在翻屏的时候,用户翻到这个屏的时候广告被放大,用户再往下翻的时候这个会自动变小,我体验了之后觉得非常人性化。类似的有很多新的广告模式。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如果说阿里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那么我想,可能是以下的三个方面:1.内容生产,灵活弹性的交付到用户手上。2.用户,深度理解用户。3.广告,生动有趣的交互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容交付的环节。
曾经有一个电信的同事提到了阿里,双十一的第二天,我们给电信发了一个感谢信,原因是什么?因为去年每秒钟14万比,今年又提高了,受压力的不仅仅是阿里,各个运营商也在受到很大的压力。在双11的过程中,阿里整个平台在应对巨大访问压力还是有一点点经验的。阿里云计算带来的主要价值是两个方面,你不需要考虑资源放在什么地方,到底有多少用户要来访问,这些东西阿里都可以解决。当你资源不够的时候,你访问量突然变大的时候,阿里可以保障自动增加资源,以满足访问量的增加,当访问量变小的时候,会把多余的资源释放掉,保护用户的投资。
底下是阿里的四大平台,如果一句话来形容阿里云计算的话,不管你是内部系统,不管是放在网络上的平台也好,底下的基础设施阿里都可以提供,去保证。你只要把精力放在业务上就好了,不需要太关注底层的技术细节。
第二方面是用户画像,我们讲阿里手上有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我想它的用户数据是最有价值的。我们曾经和一个电视频道做过一个整合,那个整合中,我们把电视频道用户和阿里的用户做了整合,从用户重叠度上来看,阿里用户现在事实上跟电视的用户契合性很高,阿里能做到的一点是通过用户的一系行为,比如买卖的行为,通过用户浏览的行为,通过用户品牌关注的行为,通过用户点点滴滴的行为形成一个用户画像。通过精准的对于用户的理解,更好地为用户、为电视、为制作人服务。
下面是几个数据,是目前阿里整个大数据平台里有4.4亿用户,覆盖了2.3亿家庭,平均每个用户是身上带着1200个标签,这些标签清晰地指出这个用户喜好。当然,我们首先要声明一点,阿里不会支持一种模式,那就是你给我一个用户,让阿里告诉你这个用户买过什么东西、看过什么商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只能对一个群体的用户做出一个画像,比如看你电视的人,对什么品牌会更感兴趣。
我们下面举一个例子,阿里大数据和媒体行业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给群体的用户画像。举个例子,和《***》这边合作的一个数字,我们可以把所有看《***》的人和阿里大数据做关联,为用户、制作人、电视做更高的服务。
我们看一下看《***》的用户人群是什么样的用户人群,怀孕的妈妈多,还是生孩子几个月以后的妈妈多,这些都可以形成非常清晰的画像。
对于品牌投放,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是品牌商,我在《***》上做了品牌投放,我很关心在这个时间段,这个覆盖人群里,我前6个月和后6个月的品牌销售额有什么区别,在这一点阿里大数据可以体现出来。我们会把整体的用户群相比,通过《***》做投放的话,它对于精准用户的品牌宣传效果是怎么样。
汇总一下,阿里在大数据方面可以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第一个层面,预测用户人群、广告效果:以后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用户来自于哪里,效果可能怎么样。
第二个层面,播出过程中你可以知道用户人群和你最初的设想是不是契合。并且精准一点地去谈广告商,以实现最好的效果。
第三个层面,播出完成以后,根据用户画像指导后续节目制作。
典型的案例我们和CCTV2和CCTV13做过这样的合作,就是做用户兴趣的精准,指导内容制作团队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节目的制作。
最后是生动的交互模式,这一点其实印象蛮深刻的,当80后和90后的人群成为到消费主题以后,其实和之前的人群还是有蛮大的区别的。80、90后的群体,对于交互的需求比之前的人群有更高的要求。
双十一阿里和湖南卫视专门做了这样一个活动,收视率是1.138%,市占率是20.65%,高峰达到了40%。
我想分享的是这几点:
24—33岁人群是占了收拾群体里面的主流受群的,收视率2.18%,吸引了极大的核心主流消费群体。
我们大家看这台节目的时候,因为我们当时也在现场看,跟看其他的节目不同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三屏互动,一方面在看前面大屏,电视上的屏,另外有一些同事会把笔记本掏出来淘淘宝啥的。最后他们会不断的拿手机抢红包,做互动。4个小时的晚会里,平均15分钟会发起一次互动,基本能引起很大的反响。实际上用户现在更多的是在于说,他们在过程中一边看节目,一边在互动分享。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节目能够更有效地激发观众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交互行为数据。
这里看见的是电视屏和手机屏的分享方式,电视播出的过程中用户去摇一摇、扫描等等方式来互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非常清楚的了解到用户喜欢什么用户不喜欢什么,我们可以很清楚的采集到用户的行为模式。
另外,我们有一段音频,或者是一个二维码数据,系统会识别语音,二维码。而且这种互动的方式,今天我们能够想到的方式,比如说你扫描也好,后面搭配一段视频,打开一个网页,买一个商品等等。实际上技术体系已经很完整了,基本上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第三个是线下媒体和广告互动,现在一些方式可以去识别,比如你扫外面一个户外广告,不管广告是放在什么地方,扫了以后可以用3D的方式在手机上展示,也可以用视频,也可以形成虚拟互动。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天用手机来对着讲台拍个照,从手机上来看,范冰冰就在旁边,你可以跟虚拟人物互动,拍照片。这个模式印象最深的是,当我去演示这样的模式的时候,听到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很有效,蛮有趣的一个效果。
综合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如果说阿里云能够为广电体系做一点点事情的话,可能是这三个方面。1.经历考验的云计算基础架构,2.庞大的用户群基数,清晰的用户画像。3.阿里云生态环境地众多专业化提供商。
上面是我简单介绍的内容,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