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上午,第23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5)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会长杜百川作大会主旨报告,分析了“广电的压力来自何方”。中广互联从现场为您发回独家报道。
图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会长 杜百川
杜百川的发言涉及面很宽,谈到了广电宽带、互联网电视、移动视频、音频等话题。
杜百川认为,不能只有互联网实体+。在媒体层面,应当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提法,而不能只有互联网实体+。
实际上“+”还包括融合、改造、吞并的意思,因此如何融合、向什么方向改造、谁吞并谁,如何确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必须注意的问题。也就是媒体融合也有谁主导的问题,要坚决贯彻“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广电只要做好广电+互联网,也就是+宽带+WiFi+智能,互联网+就能成为广电发展的动力。
广电只要做好广电+互联网,也就是+宽带+WiFi+智能,互联网+就能成为广电发展的动力。杜百川提出,重塑媒体融合架构下的广电新体系,将来有几大任务:
1、加大对广播电视基础研究,包括电视制式,图像、声音、压缩、传输、递送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中国广电在国际电视领域话语权。
2、加快制定高清、超高清发展规划,完善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标准体系。
3、逐步区分大众和分众不同的投送方式,大众节目重点提高质量和用户体验,分众节目重点提高投放精准度和效率。
4、深入研究与移动、无线和互联网融合途径和下一代电视体系架构,加快与SDN/SDV/NFV,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整合。
5、做好“电视+互联网和“电视+智慧”,成为宽带中国、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庭等项目的推动主力。
6、建立统一的媒体评价指标、方法和体系,完善互联网、云平台以及混合架构等新架构下的媒体评价方法、安全和管理体系。
7、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和电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
附演讲全文:
杜百川:各位早上好。
现在大家都说压力问题,压力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到底怎么办,实际上最后要我们重塑广播架构。很多现在对互联网+抱有一个比较恐惧的心理,好多都要把我们+掉,实际上这是理解问题。互联网+理解关系提一些看法。
互联网+原来三种提法,一种三网融合,一个互联网+,一个媒体融合。一个从网络层面,一个从业务层面,一个从媒体层面。三网指通讯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互联网不是一个实体网,在通讯网或者广电有线电视网的宽带上,实际上可以称为通信+或者电视网+,为什么说电视+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原来通讯网和电视网的业务转向互联网的方式也是互联网+的办法,互联网+应当说不是一个不变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非常简单的,举个例子像马云的阿里巴巴,他现在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成功了,但是你要现在再做一个阿里巴巴,那是不可能,因为他变,生态环境因为阿里巴巴的出现互联网本身也就变了,而且在互联网上失败,过程当中失败的要比成功的要多的多,所以说互联网+有不同的描述,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模式等等一系列的说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这么理解的。一定互联网+就是现在运营模式,不是这种问题。
从我的观点来看,我国媒体不会完全市场化,从现在来看,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互联网+并不是一个互联网实体+,因为中国对传媒还有不同的要求,电视事业制,互联网实体又是国际化的,而我们要求电视实体还要有51%的广电资本等等。这两个差别就说明我们不可能采用互联网实体+来解决广播电视发展问题,相反,广电首先要+上互联网,才能做互联网+,尽快的+宽带、+互联网,才能做刚才国务院提到那些互联网+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互联网实体+,最后是一个什么情况,三大块。节目制作、传输、接收,现在节目制作可以把所有台的节目制作都放到云上没问题的,台最后只剩下播出。第二传输现在也可以都放到云,因为公共传输,前段都放在云台上,接收现在还有一个虚拟终端,基本上也在云上,这样一来不管什么云都用,最后造成一个什么效果,广电最后只剩下节目播出和内容,剩下可能什么也没有,包括云服务仍然谁主导的问题,谁主导做云服务的问题,最近中央网信半在这个月发布了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对云服务的提供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说明对于广电来说云服务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什么东西应当在,什么应当不在,我们也讨论我们用的RS,PS这几个关系究竟在什么场景下用应当有我了解。
实际上现在互联网的管理和广播电视的广播也是有不一样,如果正面消息叫正面系数,负面消息叫负面系数,找到一个消息所用的步骤,点三次才能找到消息,叫搜索深度,经常可以发现在互联网负面消息远多于正面媒体,研究表明负面消息对人的吸引力远大于正面消息,如果完全市场化。年轻人逐步从传统电视转向网络。一个人一直看负面消息,一个人一直看正面消息这两个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对青少年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建议一定要建立一个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也好,要有一个统一的评价评估机制和管理机制,政策应当逐步统一化。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现在说的电视+,都应当是优势互补,一体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个在习近平讲话里面非常准确,实际上“+”还有包括融合、改造、吞并的意思,应该如何融合?向什么方向改造?谁吞并谁就有一个主体问题,广电做好广电+互联网+智能+Wifi,互联网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的压力,而且成为我们广电发展的动力。
OTT,谈OTT色变,美国一个咨询公司叫Parks Associates认为2015年是OTT年,去年年底到今年,世界许多公司密集开始开展OTT业务,标志着原来区域性的电子服务,各个国家的电视非常区域性的,我国电视到别的国家几乎没有,优于NETFLIX业务全球扩张标志着原来区域性电视业务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业务。整个视频收入1850亿,所有定户的收入在1040亿,OTT服务才40亿,也就是说仅用户这一块也只是领头,并不像有的人传说现在OTT已经把视频业务全部吃掉,不是那么回事。这是非常准确的,今年调查报告的部分,现在只是仍然占总数的领头。从市场预测来看,2018年美国OTT市场是现在的2倍或者3倍,有一个估计差,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厉害。
什么因素支撑着美国OTT市场发展。第一智能普及。第二消费者意愿和手段齐全,美国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付费电视用户,而且发达国家当中最贵的。也很少公共服务的这样的内容提供,不要钱内容很少,美国人愿意付费给OTT,OTT比一般付费电视要便宜,手段也多样,老年人也会用。第三数字内容市场比较健康。同时拥有全球领先媒体、娱乐、技术和新兴市场的生态系统,为什么OTT在美国会发展,就是因为这几个相互促进产生的结果。第四FCC日前通过网络中立法规,将宽带归为公共事业,防止宽带提供商关断或阻碍数据流,以往这是妨碍OTT业务增长的明显因素,业界认为“网络中立是OTT提供商的重大胜利,这将鼓励投资和促进增长。Netflix在美国市场的成功。
现在美国OTT上分众市场,现在OTT跟Netflix竞争不可能,就是在分众、体育、专题、影视等侨民、少数民族和特殊人物,从本质上来说OTT最贵,根据美国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在欧洲、德国的有线平台大概每户86欧元,卫星是33欧元,地面数字电视是20欧元,IP电视比有线略高,大概89欧元,但是waptv每个69欧元,原因要用CTN,CTN在中国普及率不高,另外一个价格比美国相对要高。第二用户量大的时候广播比OTT便宜。
成熟程度来看中国数字市场的生态成熟程度大概在30%几,美国达到80%几。这个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的2015年,应当比较准确,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和美国数字生态系统和宽带普及率相差非常大。所以流媒体业务在中国普及率非常困难。原因很简单,1、宽带普及度比较低,2、消费者有很多免费内容,付费意愿比较低,3、内容和生态系统成熟比较低。4、网络立法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电信法还没有。5、流媒体业务和原来的电视业务差别不大,规定有七个牌照,七个牌照的内容差别有多大很难说。
宽带电视,今年目标新增FTTH,光纤到户要8千万户,4G要覆盖城乡和乡镇,三大运营商通过基础设施超过4300亿,不知道是有线电视的多少倍,这个压力确实比较大。工信部公布宽带用户超过7.8亿,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突破2亿户。
可以宽带状况2015年统计一张表,比较虚拟运营商、有线电视、电信运营商和移动四个比较著名四大网络现成的状态,收入的平均变化可以看到有线还要比电信和移动要高,而投入有线在平均水平,而移动因为现在正在转换4G,投入比较高的,从这个角度说实际上电信的压力也不小,而且这个上面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FTTH,FTTC和LTE或者无线不同覆盖率生存能力,这张图非常有意思,是今年宽带报告里面。
可以看到光纤到户的生存能力不到40%的时候就不行了,可以看到光纤到户的临界点在44%,注意一下这个叫净现值,把未来20年的光纤投入挣的钱乘一个系数,最后看投资是正还是负。移动比较好一点,逐步建立到44%,光纤到户也有非常大的问题,对于自己和村来说,这个是原来拉丝拉夫马其顿来算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2015年4月研究报告认为美国有线电视比想象当中的要更稳定一点,就说现在舆论上、媒体上呈现的有线电视一落千丈,但是实际上真正去调研生存能力比它现在的舆论要好一点。
下面一个来自互联网电视,网民规模发展实际上不是很高,是48.8%普及率,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全国平均值是47%,网络视频增长率今年6月到去年年底的增长率只有6.5%,增长率也不是很高,从这个普及率来说还略有下降,2013年61.3%,2014年66.7%,网络视频的增加不像有人说的那么严重,而且中国的宽带从世界排名来说,这个是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中国在固定宽带排51位,数字大概13.6%,移动宽带大概占21%,这个数字有人觉得可能有点低。下一个就是华为提的数据,宽带状态里面,国家平均37%,城市52%,郊区农村21%,有的人又觉得略高,因为这个的宽带到底什么是宽带的定义不一样,大概是2兆就叫宽带,而世界各个国家宽带定义不完全一样,这个比例就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压力随着普及率会提高。另外一个来自于视频。移动视频将来占70%互联网能量,移动用户达到10亿用户用了11年,移动宽带只用了5年,工信部发布9月通讯月经济运行情况表示我国通话量连续九个月负增长,手机上网连续9个月实现三倍增长。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成为主要的竞争对象,手机网络视频去年半年增长率在13.3%,全国移动视频的增长根据伴随移动视频播放的增长,传统电视观看有所下降,法国和俄罗斯从2013年开始,英国和美国从2014年开始,中国从2015年开始。一个标志性数据就是全球广告的投放,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比例在美国已经超过50%,全球在明年就会超过50%,说明广告最跟市场走,哪个市场走的快就到到哪怕区别。但是LTE广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LTE,因为EMBSMS只能60%用在广播,还有40%用在UNIKS(音),将来移动仍然离不开广播,广播也要解决跟移动的关系。欧洲想了一个办法把地面数字电视和LTA在同一个发射机发射,比如说DVPT28兆,LTA用了5兆,可以在不同的时序给广播,这样用广播来补充直接手机可以搜,用LTE的广播,用自己的广播设备大幅度的补充。
下一个压力来自下一代电视升级的压力,ATSC明年出来传输的标准,ATSC3.0,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一个不同马力不同覆盖区域同时或者单独覆盖。第二乘峰覆用,可以把不同的功率叠加在一起,先搜最高那个,搜下来以后延迟一段时间把下面抵销掉,视频分层覆盖,采用IP协议。采用广播交互推送相结合的变化,我国下一代地面电视标准制定的压力来自如何处理和互联网移动和无线网的关系。
深入研究无线广播电视移动和无线技术的融合,加快我国NGB—标准的部署。最后是否来自视音频升级的压力。HDR超高清和侵入式的视音频。三张图明显左右两张不如中间一张,即使把左右两张图清晰度提高一倍,感觉没有中间那张好,很多人认为HDR对图像的改进远高于清晰度,主要的标准化目前正在制定,关键制定新的广电转换特性和电光转换特性,也就是俗称GAMA,GAMA是传统的东西,现在制定新的东西。
音频里面值得关注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以前以通道为基础的音频,现在新出两种,一种以对象为基础的音频,一种以场景为基础的音频,对象为基础的音频根据扬声器位置,来算出每个扬声器应当发多大声,然后造出音源,这种方式是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相应国际标准已经采用。还有一种以场景为基础的音频,叫高阶声界,是一种数学模型,用具有不同方向性这样的函数表达空间的强度,比如说一阶是各项通讯,再加三个系数XYZ形成空间的描述,甚至是麦克风可以采用跟系数相应的麦克风来实取,比如说像球型高阶的麦克风,这样跟刚才一样,现在声界重现每一个喇叭在每个求斜函数相加,最后来还原我的生产。这样Qualcomm已经有4阶处理芯片。已经进入实用状态。
最后一个收视习惯,自主点播现在越来越改变原来广播频道这样的东西,正因为自主点播的趋势改变传播生态,同时改变我们的管理,我们什么时候只能放多少外片,什么时候不能放什么,这个在点播面前完全失效,现在大多数智能电视机和其他机顶盒已经出现点播的菜单,这样的改变使得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同时也会改变一些以前广以收视率为基础的,搜索启动率,搜索播放率,评介参数都会改变。
互联网、广电、通信、媒体和娱乐正在重构。三网融合正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使互联网、广电和通信的界定逐步模糊。但互联网和通信向电视进军速度远远大于广电向互联网和通信进军的速度。
所以重塑媒体融合架构下的广电新体系,应当将来的任务,有几条:
1、加大对广播电视基础研究,包括电视制式,图像、声音、压缩、传输、递送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中国广电在国际电视领域话语权。
2、加快制定高清、超高清发展规划,完善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标准体系。
3、逐步区分大众和分众木也和投送方式,大众节目重点提高质量和用户体验,分众节目重点提高投放精准度和效率。
4、深入研究与移动、无线和互联网融合途径和下一代电视体系架构,加快与SDN/SDV/NFV,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整合。
5、做好“电视+互联网和“电视+智慧”,成为宽带中国、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庭等项目的推动主力。
6、建立统一的媒体评价指标、方法和体系,完善互联网、云平台以及混合架构等新架构下的媒体评价方法、安全和管理体系。
7、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和电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