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新浪CEO曹国伟:新媒体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

导语:新媒体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我们讲了很多年,应该说每年都在讲新媒体如何改变,传播改变社会生态等等。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家可以看到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时在加速的,特别是现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于2015年2月28日-3月2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出席并演讲。

  柴静环保视频借助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新媒体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我们讲了很多年,应该说每年都在讲新媒体如何改变,传播改变社会生态等等。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家可以看到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时在加速的,特别是现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们发现传播方式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刚才何力讲到了柴静环保视频传播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新媒体传播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到,这条视频从早上10点钟发布,到晚上10点钟大家做统计,这短短的12小时里,视频通过各个媒体社交平台拥有了超过5000万次的播放量。更重要的是它产生了社会上很多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在微博上,在很多视频的评论里,大家可以看到不断有人在评论这样的话题。

  新媒体打破信息不对称 倒逼社会管理方式改革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新媒体为每一个人,不管你是普通的民众,或者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乃至专业的媒体,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能够让我们非常迅速的去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新闻。

  我们以前讲的媒体,是说个人跟媒体对接,比如我是CCTV的记者,是CCTV的主持人,很多新闻是因为CCTV发布所产生了影响力。但现在,只要个人有能力去做报道,他完全可以运用新媒体渠道去发布和传播信息,甚至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我觉得这就是社交媒体或者新媒体带来的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的革命,实际上对社会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实际上当每个人都有权力,有能力去发布信息影响社会的时候,以前传统社会里的那种信息不对称被打破了。

  我们以前讲的媒体很多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是由少数人控制的精英媒体,少数人来选择让你读什么、看什么,选择传播什么东西,因为它掌握了媒介,掌握了内容的渠道。但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时代,当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并且都有技术手段去传播、影响的时候,信息壁垒就被完全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业被打破了。

  这样对政治也好,商业也好,对我们的文化都会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说政治上,以前我们讲社会有很多不透明性,但自从有了社交媒体后,就被打破了。老百姓跟很多官员,跟很多社会精英人士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对称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必须改变社会的管理方式,如果不改变的话,管理者就会非常被动。因为以前的很多管理方式是基于社会的信息不对称,现在信息越来越对称以后,管理方式就需要改变。

  其实我们也看到很多方面的改变,特别在中国,很多政府部门在社交媒体上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账号。新浪微博上的政务微博,包括政府机构,政府官员开的微博,光认证的就已经超过12万个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我们再看很多主流媒体也建立了官方微博帮助他们传播信息。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个趋势,对我们社会政治体系及治理方式的改变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加速商业行为去中介化

  商业上其实也是一样,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跟打破信息不对称相关的。它可以让企业、产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真正起到了去中介化的作用,让服务和生产之间可以直接对接,这是新媒体在商业上带来的根本变化,所谓互联网思维实际上跟这一条是相关的,也是让信息更加对称。在文化上的影响我不用举例子,大家都感同身受。

  所以新媒体不断的变化,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变化,它不简单的是传播变化,它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政治、商业等等。我想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会感受得到。

  建立信誉体系 屏蔽虚假流言

  何力:当个人有能力去发布信息的时候,公众如何去辨识哪些是正确的,这样的矛盾怎么去解决?

  曹国伟: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矛盾,是需要不断解决的。从互联网角度谈媒体发展有两条主线。一个是让我们发布信息、传播信息越来越方便。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您刚才所说的信息大量泛滥,不知道该选什么信息,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跟你相关,什么跟你无关。所以又有了另外一个主线,就是让我们筛选信息,做取舍,找到跟你相关的有价值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信息,所以有了门户网站,首先把内容去分类,然后我们再看后来又有了搜索,实际上新浪更好的通过技术手段去找到我需要找到的信息。再看社交媒体,其实也是一种筛选信息的方式,它通过什么方式筛选?是通过人的方式,是通过关注一个人,关注一个账号,你对这个账号有信任,有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来选择信息和内容。

  但是这个过程以后会变成一个动态的,是很多方式的结合,你可以通过搜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当然社交媒体上也可以有搜索,通过多种方式来筛选信息,这是一个方面。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一直是沿着这两条主线走的。

  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发现在虚拟社会、社交媒体上也需要有公信力,也需要有信任,或者说信誉的。这时候信誉从哪里来?有些信誉是天生有的,比如为什么在社交媒体里传统媒体还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具有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信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它发布的信息更容易让别人信任,他发布的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

  或者一个在社会上有信誉度和信任度的人,这里面就包括精英企业家、政治人物,也有很多媒体工作者。比如说柴静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因为她是一个非常知名的被人家信任的人,她发布的东西很容易被人家相信和传播,所以这里面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现实当中的很多体系,在社交网络上,在社交媒体,在新媒体领域里面,还是被引用或者使用,只不过我们用的技术手段会不断的改变,更多的是通过数据、算法,建立信誉体系,让有价值的或者可以获得信任的信息更加凸显,能够更容易被网民获取。

  信息推送向个性化时代发展

  何力:十年以后你们的商业模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曹国伟:简单说吧,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天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信息总量超过人类2003年以前整体创造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大量产生以后,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是跟我们相关的,我们要利用社交平台,利用大量技术手段,了解每个用户,这样我们对数据的掌握会越来越精确。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下一步越来越走向个性化。也就是说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在哪里出现,你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你可能需要一种信息的时候,我会推送给你,我们会慢慢走向信息推送的时代,这是个性化的时代。

  在个性化的时代,一些共同的热点还会是非常流行的,比如说昨天柴静这样的一个报道,每个人都会自动的传播,传播非常快。但是在个性化时代,每个人对于自己相关的信息会有个性化的需求。所以,现在很多移动端的产品越来越走向这两方面,一个是让热点传播的很快,第二个是让个性化的东西越来越做精确化的推送。大家使用微博会发现,推给你的用户,推给你的信息会越来越走向个性化的需求。

  我稍微补充一句,我们在所有媒体讨论里,实际上缺少一个方面,就是如果媒体是不挣钱的都无所谓,其实国家愿意养一个媒体,他花多少钱都有可能,如果一个组织有钱,他也可以养一个媒体。他的诉求不是为了挣钱,他只是为了表达他的立场,一个观点,能够让他的理念被很多人知道。这时候不管是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平台,你都可以达到目的,只要有钱就可以,只要你没有赚钱的压力就可以。但是为什么现在会有焦虑?我们现在看到传统媒体慢慢削弱下去,更强大的新媒体不断的上升,其实本质上跟它的赚钱效率是有关系的。我们很多用户如果都要转到新媒体上去,传统媒体的收视率、阅读量这些必然会下来,他就没有钱去支持好的信息,所以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新媒体里面也是这样的竞争,你会发现到最后媒体竞争里面,真正能够长大,能够规模化运营的是那些变现效率最强的媒体,就是你能产生的收入能力。PC搜索是变现效率最强的产品,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搜索可能把90%都吸引过去了,因为他的变现效率最高。

  移动时代是越来越走进个性化的时候,个性化能力越来越强,我们讲营销能力越来越强的产品形态的时候,他的变现能力越强,他的规模就越来越大,就会把其他变现能力弱的给覆盖掉。所以讲到移动的模式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会进入个性化非常精确的营销的平台的商业模式,这时候就跟我们背后的大数据,跟我们的算法,跟我们推介的能力息息相关。你效率越强,产生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是其他媒体没办法追赶的,除非是一种新的颠覆性的产品又出来以后,可以对过去的平台进行颠覆。

  所以你问我十年以后是什么样的模式,可能现在谁也讲不清楚,可能5年以后这个世界就变了,我们今天每天用的微信、微博客户端可能又过时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我相信在未来慢慢一定会走向个性化的时代。而且我们现在讲媒体其实是有这种趋势的,过去我们讲PC是把人跟信息结合起来,社交网络是人和人结合起来,现在到了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时代就是互联网把所有东西都连接起来了,移动时代是连接一切,所以以后不光是连接人,也可以连接内容,连接很多数据,他收集很多数据以后,实际上是会改变我们方方面面生活的。所以未来怎么样我们没法预估,但是一定是更加个性化的时代,更加精确的营销的时代。

  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难做到本土化发展

  刘子迪:怎样把握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和本土文化,使得开发出本地化的商业模式?

  曹国伟:其实在互联网市场,基本上是美国公司和中国本地公司,这是最大的两快。其他国家很少存在特别强大的互联网公司,这和中国市场的规模跟本地化的运营能力实际上是相关的。很多中国的公司,如果成功了的话,一方面它会借鉴美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意,但更多的实际上要做很多本地化的工作。依靠我们对中国用户特点的理解,对中国市场特点的理解,开发产品,运营的时候会非常注重本地化,只有本地化的产品才会成功。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里,历史上所有国外的产品跟互联网公司都不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产品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本地化的需求在哪里。另外一个说反应速度太慢,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我们可以实时得到客户反馈。

  刚才秦朔说3个月以后才能在杂志上发表他今天讲的话,但是在移动端上随时可以发表。这个产品功能好不好,你可以马上通过数据来知道,可以得到实时反馈,实时纠正,做实时的工作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国外的公司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是全球性的产品平台,他不可能为了中国市场而改变适用于全球的功能。所以这个差异化是必然的,另外这个差异化也是决定了中国公司能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占有主要优势。推特跟微博之间有很多的不同,这个讲起来就太多了,这里不展开了,主要的核心问题就是我刚才讲的那几点。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