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对话:借助智能网关 迈进数字家庭

导语:在13日下午专题演讲结束后,参与对话的嘉宾分别围绕家庭网关对有线运营商的价值与意义、多屏覆盖与设备互联的商业模式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在13日下午专题演讲结束后,参与对话的嘉宾分别围绕家庭网关对有线运营商的价值与意义、多屏覆盖与设备互联的商业模式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图为:“借助智能网关 迈进数字家庭”对话环节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感谢陕广的介绍。今天谈到智慧家庭,也会延伸到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也谈到云端的支持,也谈到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相关的数据挖掘,今天的发言有来自于广东的省网也有陕西广电网络,包括他们产品的规划、想法和实践。

  最后进行的沙龙,我们探讨网关对广电行业意味着什么,有怎样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进行推广,开展怎样的商业模式,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找到灵感。

  有请沙龙的嘉宾: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规划部总监王斌、深圳天威视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曹利齐、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研发工程师李金鑫、闪联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王斌、合肥润东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皖敏、熵敏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栾凌。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网关的内容,我们是首届智能网关,在行业内用首届,我认为是名副其实的。在一些小的研讨会上也许会涉及到智能网关,但是这样的会议上,包括运营商、企业、学界和运营商和供应商,还是第一次。

  我们正在面对新的内容,本来这场对话是重庆有限的张总主持的,但是他有事未到到来。让我来主持,因为我是外行人,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你们就把我当做用户,在座有三位用户,包括陕广、天威、广东省广三位运营商,你们今年就会有动作,还要进行招标。

  还有闪联和数字家庭的以及企业的代表,我作为用户提一些问题。例如我家里有高清互动的机顶盒,也有OTT盒子,你们怎么说服我,为什么要购买一个网关,你是卖给我,还是送给我。这些就是商业推广和模式的问题。

  李金鑫:作为运营商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前的盒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卡住。

  主持人:我是不花钱购买盒子的。

  李金鑫:您的盒子实际上还是由您支付费用的,作为网关的产品,目前发展得比较好,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可以送给用户,比如刚才提到的家庭网关,包括后台跟很多的SP进行合作,将他们相关的服务器,包括设施放在陕网上,为用户提供很好的服务。

  主持人:我可以在你们的网关上看到更多新的内容吗?

  李金鑫:我们跟几个OTT的厂商进行合作,今年下半年就会推出。

  主持人:这个盒子跟网关产品结合还是单独的产品。

  李金鑫:相结合,可以解决之前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高清互动的点播是放在内网,我们的OTT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这个盒子只有一根网线接入,同时访问内网和外网,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要通过OTT实现的。市场上随便购买的服务器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需要复杂的路由策略实现的。

  主持人:你们做网关的目的,为了实现刚才说的内外网融合,从而实现DVB+OTT网关产品形式吗?

  李金鑫:这仅仅是一方面,既实现内外网的切换,重要的是实现管道,便于管道上跑的产品。很多的供应商不希望管道化,实际上对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是后起之秀,我们可以配很多的SP厂商,我认为这是不错的事情。

  王斌:网关从广东省网来说是高端接入,内部是3.0猫,最大接入是200M,适应跟电信的竞争。还有WIFI的覆盖,包括内网的管控,除了视频点播外,还有视频通道,家庭用户除了使用一个终端外,还有三个附加的终端,其他的终端可以做高清、适配和收费。第一步是增量的市场,替换暂时还没有考虑过,如果替换的话,应该是用户自然的选择。我们通过省广的方式来做,就是实行增量的方式来做。网关产品价格要控制好,不要有太多的付费形式,否则客户不能接受。

  主持人: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有自己业务的端口吗?

  王斌:会成为标配,提供更多的视频点播。

  主持人:我梳理一下我的理解,陕省考虑的问题是,希望有更强业务的呈现能力,广东省网络考虑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分发到多终端。

  闪联王斌:我有怎样的功能,可以给用户提供怎样的服务,实际上我们看互联网的玩法是什么,互联网讲的是营销的策略,用户喜欢便宜,他们就是玩用户,他们占了便宜,就会使用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的产品有多么的好,我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例如跟用户说,我支持多屏的覆盖,用户怎么会知道多屏的概念。

  主持人: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是用户,你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价值。

  闪联王斌:小米和乐视都在做智能化的应用,电信运营商也在推出自己的家庭网络。电信运营商就是送终端,有意识的话,大家可以到淘宝看一下,送出来的设备,有很多都被挂到淘宝上卖了。这说明你送的设备,用户并不喜欢。回收回去,是否要卖给运营商,我们可以再商榷。

  实际上的三种网络设备都是可以替代的,我可以从第三方购买产品替换你的设备,我认为应该提供用户需求的东西,而不是送给客户他们不需要的产品。我们要学习一下手机厂商,他们怎么卖手机,实际上跟家庭网关是可以类比的。

  有一位教授跟我讲,随着手机的发展,明年和后年的时候,淘汰下来的手机可以用网关使用,因为处理能力是足够的,手机有八核,内存足够大,可以支持WIFI和蓝牙,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将你的产品让用户接受的话,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而不是单纯的从硬件或者是服务的角度来说。第一要有思维,第二要有互联网整合的优势。

  主持人:还有两位嘉宾没有发言,下面请曹总发言。

  曹利齐:二、三年前我做过一个方案,当时是华为等厂商做的方案,最后,评审来评审去,认为定位出现了问题,跟大家今天谈的网关不太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模拟了家庭网关,并且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很多实际测试的数据。当时没有考虑清楚,今天听了很多专家的意见和实践,放到家庭网关来说,今天终端已经进入第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标清时代,第二个时代是高清时代,第三代是现在,有智能高清的路子,有的是网关的路子,情况都是差不多的,就是硬件的不同。我们看到消费电子做智能网关,运营商也做网关,我认为不太一样的情况,他们卖的是产品,我们卖的是服务。无论是电商渠道,还是其他的渠道,卖了产品后,就实现了商业价值,我们不是卖产品,正如各位嘉宾所说,用户为什么要购买网关产品,我们送给他们,他们为什么要使用网关产品。用户主动的接受,意味着需求不同。我们的机顶盒不是用来卖的,我们卖的是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定位。

  现在卖盒子越来越难,通过租赁盒子,通过业务的捆绑,这才是业务可以接受。业务需要某种业务,但是缺少某种硬件,我们才予以提供。机顶盒或者是智能网关产品,在应用方面需要通过五至六年才可以收回成本。因此,定位要精准,我们就是提供服务。我们未来卖的是什么,是卖服务还是卖其他的内容,都要定位清楚。我们的定位决定了硬件和功能。如果我们要卖未来的话,我们要考虑成本。不仅仅是讲质量和服务做得非常的强大,同时在网关上还要构建IT的能力,存储和交换的能力,如果将这些构建起来的话,数字家庭都可以接入,是否可以构成服务,运营商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你是出租能力,还是出租通道,还是其他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弄清楚,我就先谈这些。

  主持人:我非常赞成曹总的观点,因为我是普通的用户。前一段时间到上海开会,我住的宾馆,就是用IPAD遥控,包括灯光、窗帘的控制,说起来技术上并不是什么。我的体验是这样的,我感觉是过得去的,后来我将电视机拿下来,感觉比较复杂,后面有机顶盒,还有控制器,为了跟IPAD连接,后面还插了USB加密卡。如果我是普通的用户玩这套东西的话,我安装起来的话,都是比较麻烦的。如果有一个综合的体验,目前无论宽带还是高清盒子上配置一下,就可以容易的推销体验的话,用户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赞成曹总的观点,在此之前,您跟省网进行了合作,包括高清互动盒上用互动的模式加WIFI,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例如高清互动机顶盒的方案跟网关方案的关联性是怎样的,是否有过渡的产品,包括您的体验是怎样的?

  毛皖敏:原来是使用机顶盒覆盖,这样做的话,成本太大。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机顶盒一代代的发展,很难满足后续的技术进步。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机顶盒要不断的被替换,这样做的话,成本就很大。陕西省网提出的网关,这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他们将DVB的优势保持了,直播、广播、效率比较高。后面只是计划的提升,不需要专门的广电设备,通过网络的提升,也给老百姓提供了选择权,后面的东西变成了平台化,变成了消费产品,而不是消费产品。广电从封闭的环境变为拥抱互联网,我们的应用环境改变了。

  网关一开始如何规划,要紧紧的抓住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无论OTT或者是互联网其他的技术,如果用户体验做得好,人用起来舒服和方便,就会留在你的这张网上。我们讲智能网关,实际上分为视频网关和全功能的网关,就是今天讲的智能家庭的建设,这里面牵涉到很多家庭物联网,现在处于第一个阶段,我们规划网关产品。仅仅是规划视频网关,还是有必要增值智慧家庭的接口,例如留了IT的接口,这方面的成本并不高,以后可以通过软件升级,从而实现增值服务。今天听了一天的报告,包括住建部和智能家庭、电信等等的介绍,我认为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我们留有接口的话,对视频发展有帮助,还可以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些方面我们要予以关注。

  主持人:我追问一个问题,您的思路很清晰。您开始提到了机顶盒价格还有迭代的成本很高,您认为网关不需要经常的更换,只需要升级就可以了吗?

  毛皖敏:网关可以快速的处理信息,这些放到后台进行,只是解决宽带的接入和分发。

  主持人:我提出第二个问题,大家都谈到用户体验,我是买服务还是买业务,而不是买设备,因为送给我设备,我不知道如何使用。怎样的服务会成规模,不成规模的话,就无法推广使用。这样的业务,是什么,应该如何推广?

  闪联王斌:前些日子,媒体圈内有一个人叫罗震,他认为未来的互联网有几类需求,我的印象包括健康类,还有运维类的。我相信这些需求,用户都会有,关键是如何满足的问题。我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我们不可能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应该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由专业增值业务的企业做专业增值的事情,而不是一家公司将全部的事情都做了,因此就需要开放的平台,互相沟通的平台。虽然今天是讲智能,实际上开放的平台,让第三方的厂商可以在上面安装内容。广电的网络先不说,电信的网络可以屏蔽掉,因为我不想被电信控制,但是普通的用户无法做得到的,也无法刷机。广电如果给用户做一个下载的话,也不靠谱,因为用户有太多的需求,而且是各种各样的需求。如果我们提供开放的平台,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硬件只是一个载体,上面的软件更加的重要。

  主持人:网关平台要开放,为用户提供能力平台,但是要告诉用户,能力平台可以做什么,要进行一些示范性的引导。这样的平台是否是唯一性和稀缺性,应该让用户拥有选择权。有哪些业务是自己做,还是跟厂商共同来做,大家不要局限于宽带路由和高清机顶盒。

  王斌:网关不是万能的,有线网络运营商首先是网络运营。从2003年开始,全国各地不断的转化,跟机顶盒进行捆绑,机顶盒是家电产品。家电产品不是有线运营商的专长,我们公司做了很多年的机顶盒,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社会化互联网公司,包括小米一上来,做的产品比我们又漂亮,又美观,功能又强大。我认为有线运营商是做整合的,并不是做产品的。我一直认为广电运营商是做网络的,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能力,当然这个能力是开放的,聚合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网关方面将DVB加进去,将OTT加进去,将防火墙的功能都加进去。我们还要对服务进行保护,还要规范化的运营。国家安全网络成立后,各方面的要求非常的严格,这是我们的基因也好,强项也好,或者是本职工作。我们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拥抱发展飞速的互联网。怎么拥抱互联网,就是我们的接口要开放,但是还要具有管控的能力。

  主持人:其他嘉宾对这个问题是否有补充。

  闪联王斌:我在通信行业做了很多年,他们从2008、2009年就提出不仅仅是做管道,但是这些年他们说要做智能管道,刚开始是不想做管道,现在没有办法要做智能管道。过两年又换一个说法,现在的趋势来说,对于消费管道化是很难逆转的。运营商正如王总说的,运营商擅长做网络,网络对普通用户而言就是一个管道,上面跑的业务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家庭网关这一命题,从不同的行业赋予了太多的期望,OTT将自己的OTT盒子作为家庭网络,广电将机顶盒作为网络,电信将家庭的猫作为网络,大家都有期望,因此很难统一,也是正常的现象。

  主持人:说到这里,想起一个词语,国外是门和路的意思,我们一定要将网络关起来,说起来就是控制的欲望。小米要做路由了,大家要用我的路由,使用我的服务,对流量进行控制。电信接入的是联通或者是歌华的宽带,最后一米,将你OTT也好,至少是将其他的内容服务和应用提供商排除了,通过一个终端设备,捆绑了自己的服务。我还是想谈谈业务需求层面的内容,通过网关还是其他的设备能够解决吗?我跟主编聊天,他说很想要一个八爪鱼,因为现在有太多的盒子。最好是一个设备,有很多的接口,包括USB和HDMI,将各家的盒子予以整合,或者是在本地进行搜索。本地化要做搜索的话,需要各家数据的开放,如果有这样的服务,对于用户而言是更加的好。通过这样的服务,如果开放的话,引导大家进入的话,开放也不是难的事,是否有开放的点,大家认为这轴事情是否可以实现。是否可以通过网关予以实现。

  曹利齐:机顶盒从芯片层面来讲,发展的速度跟消费电子相比慢了几拍。网关的芯片发展会快一些,跟手机和其他的芯片相比慢了很多。前几年最好的芯片是二核、四核,现在人家已经不讲核了,发展非常快。广电给自己安装了很多的枷锁,从来没有说谁需要谁,但是我们给自己加了很多的束缚。

  主持人:当初双向的网络太少了,只是单向的网络,IT首先是可以控制的,是否应该做双向的网络服务。

  曹利齐:是的,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机顶盒只是一个廊道,因此我们的起点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手机也好,其他的消费产品,都是按照流量计算的。我们是否可以跟供应商说,一年给20万或者是200万,这些都是无法做得到的。我们做网关产品定位的时候,就是想摆脱这个事。尽量摆脱我们的不足,后面是开放方式的,我希望可以将这些事情终结掉,从而摆脱这麻烦。这样的话,对我们的业务提出了新的思考,思考的方式不一样,对网关的定义又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权衡,我认为这样做出来的产品还是封闭的,将来的互联网我们应该如何对接,智能家庭中有些地方可以进,有些地方进不去。现在投资的智能产品后,三年后,我们发现有些产品不行了。我个人认为,有些问题需要理性的思考,前瞻性的思考,我们比较期待省广成为探路者,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和智慧。今天嘉宾讨论的内容、结论都是有所区别的,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大家都在做,有很多探索的道路。

  主持人:曹总说得特别好,广电之前的技术体系是非常混乱的,不能说是混乱,应该是多标准的,大家身受其害。希望大家有所解脱,希望有新的内容,更加的开放,逐渐的实现接轨。

  我们谈到网关和业务的业用,对于目前的技术体系和宽带的对接,还有多屏覆盖等等问题。如果做了网关,除的家庭的Ipad的连接,还可以将家庭设备的连接,设备连接方面有怎样的需求和商业模式。从家庭延伸到社区,从社区延伸到城市。这方面的认识我是不够的,因此请了住建部的马虹来介绍。住建部本来是管房屋建设的标准,现在成了智慧城市的主管部门。

  华硕拿到了无线杭州,并不是马上可以看得到效应,可能会有项目和资金的补贴。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现在觉得行业需要更多的开放,我们跟闪联也进行了沟通,我们跟数字家庭是有关联的,无论是团队营销,还是运营能力,我们有团队,也有公司,我们从家庭进入到相关各个行业,进入到平台,进入到社区和智慧城市,大家对此进行展望,谈谈希望或是建议。

  毛皖敏:刚才谈到网关,这是广电行业从封闭到开放重要的起点,闪联的王秘书长讲到,网关中我们应该设计开放的平台,这个软件平台可以为各种各样的运营商提供接口,他们可以将自己的DVB放在上面,广电应该是宽带网络运营商,如果内容提供商将内容放在上面,就会产生流量和服务,商业模式就出现了。之前的广电网络是封闭的,我们仅仅是在内网中传递视频,我们完全可以开放,放上什么内容,我们是可以审查的,我们的管道相当于高速公路一样,车开上来,经过收费站,我们进行审查,审查后才允许上。这跟智慧家庭、智能家居息息相关,从而可以将大门打开。

  李金鑫:关于无线的问题,我们是通过家庭网关覆盖的。主持人提到了华硕无线城市,这就涉及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广电宽带的覆盖不仅仅是用户的家里,还应该延伸到公共场所的机场、火车站,是否可以一个帐号多个场所应用,或者是到别的省市漫游,用户掏一份钱,从而将使用价值最大化,我认为将来会成为趋势。我们陕西广电是有这方面的规划,包括居家局域网和城域网。

  主持人:这种想法很好,如果推广到各个省的话,就存在用户信息的认证。每到一个机场都是很麻烦的,要拿手机号发一下,移动端好一下找到AUTO进行认证,虽然提供的是免费服务,这样操作也是比较麻烦的。如果可以将WIFI从家庭走向社区或者是更多商业热点和提供服务的话,还是有机会的。这个事情要跟投资机构和广告主以及社会的运营机构合作来做,靠自身的运营能力,还是不够的。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这种方式予以推广。如果陕西能够做的话,我们会敲锣打鼓予以支持的。

  毛皖敏:户内户外的WIFI是有规范的,不需要二次认证。用户是没有感觉的,实际上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王斌:城域网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全国各地都在这样的需发展。

  主持人:包括700M的问题,上一周我们聊天的时候还谈到这个问题。

  王斌:我们首先要将有线网络运营好,之后将无线网络做好,扎扎实实的做好网络,就象互联网的理念,将自己该做的内容做好,将自己的内容做扎实,在此基础上向产业链的上游进军。社会也好,包括广电网络运营商,三网融合和网关都在这个大环境下发展,大家要静下心发展,否则的话,就会走偏。机顶盒是广电网络的包袱,一般来说,故障率是比较大的问题,包括陕广电也讲了,现在做网关,因为它是自己的产品,它是网络产品,不是家电产品。家电产品是社会化和互联网公司来做,我们只是做好我们的网关,刚才毛总也讲了,我们这个平台应该是完全开放的,硬件平台也是完全开放的,我们就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爆震服务质量,让用户体验得更好,省广都有几千人的运营队伍,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曹利齐:我思考了这个问题,感觉这个话题不轻松。曾总让我们展望,关键是看我们未来不要错过机会。做家庭网关实际上是强化应用,对于业务的变化,我们可以快速的应对,这是我们应该坚持走的道路。从这个意义来讲,当IPTV做的时候,全国的网络是哀声一片,当我们觉得视频网络凶猛的时候,每一家网络也没有出现亏损。原来是很多家做视频网站的时候,我们还是活得不错。我们还是要未来打算,我们借助家庭网关产品的推出和中介业务的承载,借助网络产品的部署,是否可以这样考虑。我们现在是收28元,有的地方收得低一些,如果交网关费用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平时的费用免除掉,如果没有网络接口的话,我们就缺少了腿脚。如果我们拥有了网络入口,包括后面的网络都是我们的。再进行市场的营销,从而推动这件事情。

  主持人:这种想法确实是一周展望。

  闪联王斌:我从智慧家庭的角度谈谈,因为闪联多年来一直是做智慧家庭。家庭网关实际上在智慧家庭生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放眼未来来看,网关的形态是非常重要的。到底是机顶盒还是OTT的盒子,我认为形态是非常重要的。祝教授也提到,所有设备之间的互动只是表象,业务之间的表象才是对业务有价值的内容,如何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这是标准制定单位考虑的问题。我相信未来随着网络建设的推动,包括家庭网关等设备,可以支持更多的协议,支持更开放的软件平台,包括整合第三方互联网厂商或者是智能家居硬件厂商的设备,还有云端的服务,这就是智能家居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我的展望。

  主持人:我额外问闪联王斌一个问题,讲心理话,不要讲客套话。闪联和行业之间,就是跟广电网络是否有合作点或者是诉求?

  闪联王斌:我作为智能硬件的圈子来看,DVB+OTT描述的是一种业务,我觉得业务和硬件的结合,实际上结合点是非常多的,从现在的市场来看。硬件的能力是过剩的,对大部分的用户来说,我们看一下,家里有若干的盒子,除了广电的机顶盒,还有电信的盒子,硬件是过剩的。如何将这些业务跟硬件结合,并且整合起来。正如您所说的,我有一个需求,如何跟硬件结合。我的需求既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又可以通过广电网络搜索,这恰恰是闪联联盟和DVB+OTT联盟合作的连接点,我们可以将新的硬件行业标准跟广电释放出来的业务能力进行对接。

  之前有人提过,做教育的硬件,我想跟电视视频教育整合,但是找不到渠道。因为广电没有人理他,最后只能找互联网在线教育,这就是很明显的差异。因为你们有QS,互联网没有QS,但是广电部接受这一点,现在逐渐的改变了,我认为未来有很多点可以结合的。

  主持人:我们后面可以继续的聊,包括电视机企业和做智能互联的终端,硬件企业也好,大家如何将广电这张网络做好,包括接口、规范等方面做更多的连接以及合作。今天的对话一个多小时,加上我六个人,每个人10分钟,我非常受启发,学到很多的内容,这场对话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

【返回DOF2014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