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3日上午的“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的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王兴军做了题为《广电网关战略与可管可控解决方案》的演讲,他表示,现在无数的端口可以接入互联,对广电行业和有线电视行业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便捷性,我认为只有一个渠道就是接入互联网,必须要跟互联网渠道融合,目前看来这是唯一的途径。
图为: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兴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既然是网关的论坛,话题是跟网关有关的,加了一条就是可管可控。
大家都在谈广电的内容,OTT大家谈得比较多。DVB+OTT应该是广电未来发展的趋势,各路OTT盒子蓬勃发展,广电传统的电视机正在背离广电传统的方式,所有的终端都走向互联网的接入。右面的三个终端是互联网终端,现在可以跟广电的电视机联合。
从广电的角度来说,就是两个方面四个字“质量+管控”,这是广电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最主要的优势。接入带宽对有线网络而言,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至少100倍以上的速度,用户可以达到3.5G的速率。美国的谷歌做的试验,千兆用户(双向),我们可以实现单项的接入,千兆网络通过改造可以实现。我们的网络是安全管控力度最强的,对未来的业务是很好的支撑平台。广电行业在中国是唯一靠视频收费的。
短板就是互联网和OTT的长项,主要是便捷性。中国的要素就是开放和自由的,实际上中国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中国的版权泛滥,目前的情况不认为是长久之际。目前的OTT大家都在烧钱,如果像快的和的的打车那样拼法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谁可以笑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最终也会转向美国的模式,就是以内容收费的模式。
现在无数的端口可以接入互联,对广电行业和有线电视行业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便捷性,我认为只有一个渠道就是接入互联网,必须要跟互联网渠道融合,目前看来这是唯一的途径。
质量感受,尤其是政策的限制,宽带瓶颈。今天凌晨世界杯开幕了,央视进行直播,其他省市电视台进行共享,在OTT上的直播,在不久的将来,至少会退出主流市场。直播是广电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因为这是刚性的需求。为什么广电网络可以收费,其中运维的优势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有庞大的运维团队,我们可以提供上门服务,这是互联网无法做得到的。
美国行业发展情况
美国也经历了自由免费过渡到收费的模式,当然Youtub模式,用户越多亏损越大。Hulu模式网络电视正版模式,2007年底上线,当年盈利1200万美元。
今天老百姓习惯免费的情况下,如何让互联网视频变成收费的模式,反过来从OTT的运营商角度来说,应该主动思考。广电网络所有的模式都是首位的模式,因此DVB+OTT的结合,在商务模式上是互助的,因为所有广电的运营商不希望免费。所有OTT的运营商希望收费,钱已经快花完了。大家可以看到很多OTT大声高呼建立版权联盟,打击盗版。只要有一个免费的,其他的就很难收费。
优势互补是商业模式的需求,也是未来老百姓的要求。要看到高质量的视频,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广电网络两者是合作互赢的模式。广电网络该不该搞DVB+OTT,我认为这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如何搞就是广电开放的心态,我知道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广电自己搞,内容自己制作,IT网络和广电网络同时运行。还有一种是开放和半开放,将OTT的厂商引入我们的网络商中,不允许接别人的宽带网。
直播用的是广电的网络,双向OTT甚至可以用第三方接入。前天晚上我听到贵州省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种模式,用那一种模式应该由省网自己决定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成败的关键。
DVB+OTT的路径
机顶盒的瓶颈,既可以接3广电的网络,也可以接双向的网络,包括安卓的网络和第三方的网络。
其中也有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安全的问题,OTT的特征是建立在智能平台上,无外乎就是三种主流的操作系统,安卓、IOS和广电的模式。安卓是全开放的平台,如何保障安全,今天一刷机就变成别人的系统了。
DVB+OTT一体电视机,这是厂商主导的事情,要解决区域差异化的问题。电视机的寿命比机顶盒要长一些,用电成本也下降一倍。这种情况下,电视机的寿命要予以管控。
电视网关+OTT盒/智能电视,我个人认为是未来最佳的解决方案。
家庭网络+智能终端
家庭网络游两个特征,一个是以WIFI带动家庭网络发展,目前没有太多的争议,WIFI已经占领了家庭网络。
第二种就是安卓和苹果的模式,但是目前70%到80%的市场被安卓带领了,两种代表了方便和快捷,可管可控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是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
广电网络的有价值应用
我国广电网络ARPU值的主要来源,直播节目,时移回看,VOD点播,宽带接入,EPG广告。广电要做的事情,我认为应该是聚焦,其他的增值业务,越来越走向APP下载的模式。有价值的应用和收费的应用需要被保护。
从安全的角度分为接入网络安全,家庭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用户安全,应用的管理与控制。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瓶颈
目前绝大多数广电使用CA技术,但是20年没有改变。CA是解决单向传输的问题,双向业务来说CA不能适合,要采用新的技术,CA也有自身的问题,包括区域化的问题和差异化的问题。
机顶盒瓶颈的问题,今天广电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制于机顶盒。
CA的问题和给运营商的困扰
中国90%以上用的是传统的CA,15年的标准,20年的技术已经落后。落后来自于终端的设备,CA分为四个模块,这是行业的共识,这里不详细的介绍。
广电总局新标准,DCAS+CDRM体系,将安全性予以提升,通过硬件的平台免掉智能卡,变成统一的硬件平台,但是安全性增高。双方通道以及双向业务,家庭网络采用新的标准,在今年5月6日已经颁布了。
广电产业链对DRM的需求
为什么内容商内容版权的保护要进行追踪,美国强调了10年,中国最近才强调,这就是广告模式已经到了极限,难以支撑内部的成本。互联网视频对广告进行了分流,原创的内容商靠广告模式难以支撑业务,美国走向了直接收费的模式,卖给你版权或者是提供通道,未来会成为主流。必然会导致版权事情的增强,现在对版权是越来越严格的。
运营商对应用业务,终端和用户的管理,智能终端的多屏管理等等,设备厂商防水货和防刷机。
不希望将视频监控变成现场直播的平台,因此涉及到隐私的保护。从政府的角度,对于内容和设备的监管也是新的考虑。
随着数字家庭和增值应用的需求,DRM对内容整个生命周期端到端进行了保护。国际标准组织最著名的就是OMA和Marlin,中国是chinaDRM标准体系。家庭网络、域、设备、实体,认证、管理、连接保护等等内容,这里不详细的介绍了。
广电总局最新颁布了互联网视频DRM的标准,这一标准是面向NGB和OTT的应用,面向多屏管理与应用。与DCAS结合可以支持DVB+OTT的安全管理,数字太和作为该标准的核心提案方,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数字太和开发的相关产品已经上市,并在国内外多个运营商成功推广应用。
数字太和互联网电视DRM应用系统
内部包括:BOSS、EPG、转码、CDN、DRM代理库等模块,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
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通过安全芯片和现有的CA封装成一个盒子,将SOC芯片也封装在一起,内部进行对接,本地进行加密,后进行分发。DRM+CD的特点是更加的安全,支持更多的应用,可升级,更低的成本,后端的管理都是通过DRM支持输出的。加密的强度更加的高,即使被破解,也只是破解某个家庭,而不是整个网络。
UDRM系统三网融合的应用,深圳CA+DRM+家庭网关(机顶盒)系统
广电终端瓶颈“机顶盒”
谈论网关的问题,就包括有盒网关和无盒网关。什么是有盒网关就是机顶盒,或者是DVB+OTT,网关从通讯领域来的。网关是通信协议的转换器。先看一下今天的家庭网络,实际上分成了几个线。一条线是5T的,从百分比来说,跟我们的功能是差不多的。广电方面是接电视机,也可以接WIFI等智能信号。从机顶盒来说,我们看一下机顶盒的成本和寿命。我们保守估计机顶盒有六个模块:信道、信源、应用处理器、安全、控制、电源和其他。2和3占到一半以上的成本,如果是搞清机顶盒2和3占到70%。寿命包括了标准和更换的周期,从CPU的角度来说,一般是一至二年,一年的成本下降一倍。我们的手机、电脑和IPAD基本上一年更换一次,因为技术更新得很快,存储器方面来说,每增加一倍。中国的成本计算,不应少于五年的回收期,基本上第二年采用不了这种应用了。智能终端都可以出来模块2和模块3,更强更灵活,如果终端都可以处理,广电为什么还要花钱维护机顶盒。
如果将信源和应用删除掉的话,由互联网代替,现在所有的智能终端上,CPU和信源处理的能力远远高于机顶盒,现在CPU已经是4核和8核了,现在的信源处理已经开始搞265了,留下信道和安全管控,实际上就是网络,这就是协议转换器,这样做的话,所有的设备寿命都是10年以上。这种设备投入一次,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寿命达到10年以上,该做的事情就是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电视和手机,这些设备需要老百姓自己维护,例如老百姓想看4K,就要更换电视机,这就是老百姓的问题。应该回归网络公司要做的事情,但是电信做了。我认为这就是网关,也有人叫做无头网关,这是国外的叫法。
这样的话,数字家庭网络系统应该是这样的。
网关可以接广电的网,又可以接有线和互联网的信号,可以是广电的双向传输,也可以是其他的网络。但是要记住管控是在广电的手里,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电信是靠流量计算费用的,因此不需要管控的。既然电信部想管控,我们要进行管控,我们管控后,所有的家庭设备互联在一起。智能终端通过DRM技术实现多屏,通过智能终端安全查检实现,远远高于今天的DRM等终端。
现在的家庭电视网关的设备,包括PDA电视接入口,网络口、WIFI和HDMI。
明天的家庭网络是可控的网络,替代的是现在家庭的无线路由器,这个市场小米、360、华为、惠普和索尼都想占领,他们都发行了创新路由器,但是这些设备是不具备管控的功能。管控不代表收费,我们可以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业务,从而打造家庭智能网络,这一空间是巨大的。
网关的形态是这样的,所有的电视机可以直接的接受WIFI,不需要其他的设备。今天的老电视怎么办,可以接OTT机顶盒,每年都有几千万台要上市,可以通过读屏软件进行下载就可以了。还包括单向与双向接入网络,互联网OTT内容保护与用户管理等等。
CA+DTCP/HDCP连接保护,数字太和的CA+DRM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应该有一套安全有效的接入网络,我们就是从前端送到智能阶段的前面。
对于DRM的推进和网关的推进,代表了广电的诉求,也代表了行业大的发展方向,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给予支持,这是我国自己的技术,并不落后,目前是走在国际的前沿,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