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第三届“融合创新研讨会暨首届智能网关与数字家庭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亚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会议,除与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共同研讨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之外,还对智能网关技术与数字家庭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在12日上午的主题论坛上,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曹利齐做了题为《DVB+OTT认识与实践》的演讲,他表示,在DVB+OTT这个发展和演化不断深入和变化的时代,其实更重要的是需要合作,这个合作创造一些新业态,共建共赢。
图为: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曹利齐
以下为演讲实录:
时间也进行得差不多了,听了一上午的课,肚子也有点饿了,本人一直在天威负责互联网电视平台的一些建设与工作,关于这个论坛谈一些认识和看法,包括天威的一些简单的实践。
首先谈一个现在IT产业最重要的的两级力量,一个是消费电子力量,一个是互联网力量,因为这两级力量聚集了很多天才任务、创意无限,其中不乏妖孽般的任务,所以很多颠覆性的创意和颠覆性的产品服务都来自这两级,这构成了我们现在或者说变化万千,或者每天新闻不断的很多新的事物都来自这两级,这里面有很多的业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IP技术毫无疑问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一个是互联网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宽带接入技术,以及光线入户,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还有未来国家指定的战略,在主要的城市50到100兆的带宽接入,以及我们的实施,这些都构成我们将来基于IP的大带宽业务的重要基础,和国家的政策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
同时三网融合因为电视的高清化,观看的移动化以及传播网络化,和我们全部的IP新传输,以及内容的数字化和终端的智能化,这些三网融合的基本要素,将极大的促进互联网的流量。
同时视频业务的消费方式也多样化,不但是多屏的问题,同时基于多屏的业务入口或者内容入口的问题,都在我们现在生活中每天展现,每天发生。同时视频也在个人化,以前每家有一台电视,大家一家人在看同一个节目,现在视频是通过这种移动终端和个人终端,实现了个人的视频,消费的这么一个趋势,而且在个人视频消费的同时,我们很多的社交活动是在同时进行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看电视的,可能是在看电视,可能在打游戏,可能是一边打电视一边在发微信、微博。在这种交互的方式里面,我们终端和终端的交互,终端和云端的交互。
另外一个,无论怎么变化,A4的需求,就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在任何的设备商观看用户想看的内容,始终是视频业务发展的根本趋势。
在前面同宽带合作的战略里,包括互联网,包括智能终端,包括现在视频观看和业务的一些多样化的趋势发展来看,OTT业务是IP技术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
我们看两组报告,第一个是SKYPE的情况,它的去年通话时长大约2140亿分钟,较上一年增长了36%,同时在国际长途的市场里面覆盖率几乎是40%,这是一个颠覆传统的电话,基于电路交换的颠覆性的事件,这是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OTT的例子。另外一个我们除了语音之外,我们看视频,视频你看现在在Netflix和YouTube里面,它占到北美地区每天上网高峰期互联网下行流量的50.31%,同时移动观看也变成一个趋势,而且移动端YouTube贡献了四成的流量,从语音和传统视频的两个例子来看,这里面所对我们OTT来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其实在视频市场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市场,到今天是进行着分发或者说越来越明显,一个是以家庭为中心,以客厅大屏幕的,以直播和点播包括十一回看为主的家庭的视频市场,还有一个就是以个人移动终端,自己的智能手机、PAD观看视频的移动观看方式,或者是个人自己喜爱的,又跟家庭的大屏幕不冲突的观看方式。这两个市场里面,实际上定位和出发点不一样,OTT更多的现在的情况面对的是个人市场,而未来他们希望的是面对家庭市场,也就是想进入客厅,所以在互联网方面也改变了咱们观看视频的很多方式。
那么视频业务竞争的焦点,目前大概有三个角色,一个是传统电视运营商,包括有线、无线、卫星,以及电视的运营商和互联网运营商,实际上他们最终争夺的一个是客厅的空间,尤其是OTT的运营商,他们从小屏到大屏,不管政策允不允许,现在由于视频电子和视频网站两级的作用,他们希望能到达大屏幕,同时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希望从大屏能够到小屏,占用用户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最后假如说用户每天观看视频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话,最终的是争夺的是时间和空间。
争夺要有战略资源,要有基础,要有自己的能力,从有线网络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几个能力构成我们在未来的视频市场里面,取得份额或者保持优势或者我们在市场里面节节败退的主要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IP能力。前面谈到OTT发展这么迅猛,它无所不在随时随地,那么我们有线网络公司的IP的能力,是不是具有这种到达能力,我们全网是不是双向改造完了,我们全网的每一个点是不是具有IP能力,我们的终端是不是具有完整的IP能力,除了这个固定的网络之外,我们在家庭外面,在无线方面有没有IP能力,这个是我们战略的竞争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还是智能做我们的DVB,即使我们看到OTT前景非常诱人,市场巨大,但是我们没有这种技术能力,没有IP能力,我们是做不了的。
二、内容资源。广电网络公司传统来讲是一个传输商,几乎不具备任何的版权资源,而这个内容给我们现在互联网视频,包括我们前面谈到的优朋,他们用的正版的版权相比,我们是没有什么优势的,所以我们拥有多少的内容资源,或者给哪些内容合作伙伴有很紧密的合作,也构成了我们未来竞争的成败。
三、业务平台。你的业务平台是不是灵活的支持广播点播,包括互动电视或者OTT,或者是移动终端或者全屏幕,对于业务平台的管控能力,业务的提供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就是应用支撑的能力,这个里面很多的产品的设计、规划和业务的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就是终端能力,终端能力除了刚才讲的向智能化和高清化方向发展之外,其实还包括设计的业务的展现和用户体验的能力。
想谈一下OTT是有陷阱的,对于有线网络公司而言,狭义的OTT就是有线网络的内部的,基于IP传输视频的业务,也可以把它称为OTT,因为它是在IP上面传输的。广义的OTT是真正在互联网上做业务的,比如前面谈到的很多的这样的公司,像优酷、土豆,以及乐视,他们是广义的OTT的提供者,他们能到达互联网,我们到不了。
原因两个陷阱,第一个是政策的限制,有线网络公司要取得在互联网传输视频的市场的推广,或者说这样的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个目标是要实现政策支持的,因为我们知道互联网上做视频,有很多的牌照,现在我们在座的有线网络公司有几个拿到了牌照了,如果没有你是做不了这个业务的。
第二个这些内容不是有线网络公司自身拥有版权的内容,你这个直播的内容能够在互联网做吗,还有一些只是有一个频道,你这些东西是可以到互联网上传播,但是中央一台里面有些节目并不都是版权就是中央台的,尤其在互联网上的版权是另外的版权,去年我们做了三次法律咨询,就是关于有线网络在互联网上做业务的,结论就是现在如果要做,不是合作的方式做,这个版权风险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风险。
所以说我们从北京的市场来看,我们现在能做的还是基于自身网络的区域限制,能够基于IP的传输技术,能够变相多屏提供服务的非常狭义的OTT,这个OTT是有缝的,我们从家庭内部到外面,我们从广州到北京,我们的服务不是无缝的,不是跟着人走的,可能换个地方不行了,所以这个是有陷阱的。
有这个陷阱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些思考,第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缺内容我们就跟上游的内容供应商合作,包括我们广播机构、自营节目、互联网视频、包括优朋谈到的自己的内容,是可以进行合作的,这些合作如果我们简单的合作拿过来,每个之间的内容是孤立的、单一的,界面不一致,操控不一致,假如说运营商能做的,能够把服务的价值加进去,给用户提供一些更方便的办法,来供用户看这个视频的话,应该是这样子的。
我们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通过数据的融合,在横向和纵向进行打通,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体验及使用户仅仅关注于我要看什么内容,而不管这个内容在哪个地方,横向通过这种搜索能够进行所有内容,纵向通过消息机制进行纵向的关联和推荐,包括新的节目上架和热点推荐。所以最后就是聚焦成为一个统一的呈现,统一的体验。
还有一个怎么样方便用户,使我们的服务无处不在,无论从家里面走出去,还是从客厅的电视机到移动终端,从DVB到IP,以及到有线网到互联网,我们的服务要无处不在,这也是我们有线网络服务公司不同于互联网公司的一个根本的不同,如果我们加上服务的因素,我们即使把东西拿来,实际上我们的价值是很小的,或者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
第三个,业务之道就是融合,这个融合包括云端的融合,包括端到端的融合,以及通过节目的聚合,通过一些多屏互动和智能交互,网络融合和需求管理,包括大数据的分析,包括一些分享和一些圈子等等,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内容和统一的体验。
在业务融合里面,因为时间关系,这些技术细节我就不多讲了。
谈一下天威在这方面的实践,天威在这方面构建了多业务的融合的运营平台,对内容的所有的管控,还有包括对业务的所有支持,包括对用户的统一服务,以及对业务的统一支撑,这里有基于浏览器的业务集成,以及基于IP的业务集成,也就是说可以既基于传统DVB的业务提供,也可以对无缝的对IP的业务提供支撑,这里面主要实现了几个统一,统一了内容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产品管理,统一资源调度和产品上下游的管理。
统一用户管理主要是根据我们传统的智能卡卡号管理,扩展到手机包括有线网帐号等等这样的用户ID的管理。
另外通过这种智能卡的关联和手机卡的关联和帐号的关联,实现一个统一的认证,还有你看内容资源,结合我们的产品特点和我们一些产品销售策略,以这种内容资源和核心,进行一个栏目数的管理,通过一次统一上架和展现,面对多屏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上架,还有就是统一资源的管理,这里面所有的存储能力和推荐能力,都是一个统一管理,都进行综合调度的,所以在统一的能力里面,上面面对的是我们的内容,下面面向我们不同的终端,同时提供这种基于DVB的能力,和基于IP的服务能力。
同时还建立了为了保护上游的内容供应商的利益和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我们从端到端建立了防盗链,通过DRM技术,无论是机顶盒的还是手机PC端的、移动端的这些,我们全部建立了防盗链,保护上游供应商的内容安全。
同时建立了内容聚合的平台,这个平台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其他的第三方网络视频提供商,进行一个对接和合作,这里面合作的模式是可以和多个品牌进行专区运营,也可以和现有的互动产品进行捆绑合作运营,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前面谈到的,希望能够加入我们的一些服务和统一内容管理,能够横向和纵向打通,既能够方便现有的用户,也跟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另外的一个入口,比如说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某一个专区,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只有到专区里面去,可能才是一个唯一的入口,但是通过融合的聚合的平台,可以通过直播进入我们合作伙伴的专区的入口。
在业务形态方面,提供和我们现在的网络视频类似的网络视频的业务,以及提供智能搜索和多屏搜索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个人网络。
这个内容聚合通过这几个平台的联合,前两天跟我们的视频网站的合作伙伴探讨时候,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聚合,现在比如说我们所有的存量高清,不管是基于中间键的,还是基于其他操作系统的,其实可以全面的打通,就是内容运营供应商不再关注终端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硬件,什么样的软件,什么样的应用,我们后台是全面打通的,所有的数据和接口向合作伙伴开放的。
同时天威做了一个宽带的战略,我们在未来的市场里面我们的份额会继续下降,因为以前是我们独家经营视频市场,现在进入视频市场有很多公司在做,将来这个市场格局会发生很多深远的改变,但是有一天,所有的这些技术特点或者业务特点,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宽带接入,无论是有线宽带还是无线宽带接入,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一个市场的刚性需求,所以天威致力于宽带接入的业务,两条腿走路,这是我们另外的发展目标,进行了两次升级,目的是提供我们的宽带接入的服务水平。
在终端方面,我们大概有几种考虑,第一个是智能机顶盒,第二个是网关。智能机顶盒前面嘉宾介绍了,类似于家庭网关的能力,我就不多讲了。
谈一谈我们的MBOX的方案,这个方案专门为单身、租客,家里面没有电视屏的市场设计的,第二个既然没有电视屏,那就是为它的移动终端设计的,包括PC、智能手机或者PAD,这个业务提供的是以直播电视为主,兼顾点播的业务,这个模式跟传统的有线网络公司的模式,包月的方式是基本类似的,但是不一样的是用户自己购买,自己注册,先交钱后看电视,就是完全按电商的模式运营的,也不需要到我们营业厅买,这个是开放的市场,当然我们提供网络服务,有事情可以打我们的电话。
这是一个系统的框图,它实际上就是MBOX的网关,就是终结了DVB的广播,同时以这种WIFI的方式,向那些小屏提供服务,很小的一个盒子。
这是我们的一个APP的显示界面,另外一个是我们完全的另外一种IP的服务能力,主要是面对小屏服务的,实际上大屏也可以的,因为我们的最高码流可以到2.4兆,可以提供高清的视频,这里面包括我们的圈子、分享以及个人中心,可以把机顶盒的业务无缝的转移到其他的设备中,再进行统一的服务和统一的管理。
这是一个UI的界面。
这是我们的一些二维码。
说到最后,在DVB+OTT这个发展和演化不断深入和变化的时代,其实更重要的是需要合作,这个合作创造一些蓝海的战略,共建共赢,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上游的所有的内容供应商和视频网站建立紧密的合作基础,以多种形式和方式提供给用户统一的体验和统一的服务,真正能够创造出新的业态和构建出新的模式。谢谢,我的报告就到这。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