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广互联以及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数字技术未来论坛(DTF2014),于3月18日(CCBN2014主题报告会的前一天)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三层宴会厅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业界专家、有线运营商、新媒体机构等产业链各方,共同解读技术趋势,把握广电未来。
在18日上午的论坛上,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哲人做了题为《走向DVB+OTT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表示,DVB+OTT带来了一些变化:不管是从媒体内容的拓宽还是业务的渠道,从以前单一的业务模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富应用,包括社区应用,分享、游戏这样的多种多样的应用,网络从内网到公网,这样对网络的安全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为: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哲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曾总,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DVB+OTT时代的挑战。前面嘉宾都谈到了DVB+OTT,这是近期比较热的话题,我们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处于DVB+OTT的机遇或时代下面临的一些挑战,同时从UT斯达康解决方案方面的一些考虑。
DVB+OTT会带来一些变化,不管是从媒体内容的拓宽还是业务的渠道,从以前单一的业务模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富应用,包括社区应用,分享、游戏这样的多种多样的应用,网络也有所不同,从内网到公网,安全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DVB+OTT时代,我们认为用户的体验也应该有所提升,由于OTT它天然是个富媒体技术,所以多屏,用户个性化体验也是个很必然的要求。我们认为,从业务平台的要求来看,它主要从三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从业务平台上,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融合化的播控平台,这个播控平台需要是个统一和集中构建的,它的内容了和媒资进行统一的管理,需要面向你的用户多种终端形态。
第二,需要有丰富的业务管理,包括刚才提到的像评论、游戏、社交这样一些能力。
第三,安全管控和灵活运营也是平台需要具备的能力,这些会在后面讨论的业务平台上讨论到。
除了管理平台,分发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个CDN来承载各种新媒体的服务,包括要能够灵活组网适应复杂的部署要求,要有均衡的流量管理和存储分发,包括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业务调度能力。
除了电视终端以外还会有移动端,面向多种终端提供统一的服务,多种观看、分享也是对平台能力的要求。是不是有了这样的业务平台就能够比较好地达到我们的运营目标呢?我们认为还不够,需要比较丰富的业务策略。我们认为精细化的运营,充分发挥业务平台的价值,这是运营者需要大力关注的部分,我认为建立数据分析中心,以用户行为为基础,前面提到了大数据分析,以集成播控平台运营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除了运营视频业务以外还要注重对增值业务的开发和运营,挖掘广告的价值,因为有大数据的数据做支撑,也应该发展智能搜索和推荐,持续提高用户的体验,减少用户的流失。除了进军除了电视以外的新媒体市场,包括移动端。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应对。从UT斯达康来讲,我们提供从端到端的新媒体解决方案,从最上层的业务平台到中间的网络分发平台到终端这一层,整个这一层符合广电公司以及有线公司运行DVB+OTT的需求。
分两块介绍。
第一,我们面向精细化运营的UT融合播控平台帮助你实现从内容到运营的跨越。
播控平台需要多个要素:适应多屏融合的,从内容到运营,除了最基本的内容提供之外,要包含营销、搜索、统计与分析、广告增值业务等服务,同时还具备精细化的运营,包括状态的监控,跨网络帐户管理,用户数据挖掘,用户分级、推荐。除了产品还提供服务,包括门户的定制、增值服务、托管、业务咨询等服务提供给客户。
第二,特色产品分为几大块:
一是内容管理系统。首先它是融合的内容平台,任何CP可以很容易通过这个平台接入这个内容,还有IP化的直播系统,转码系统,从用户端来看,有一个可视化的EPG定制平台。让运营仗很容易定制用户不同的界面。
二是运营工厂。这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大数据分析,我想各家采用的方案都差不多,都是基于Hardoop的平台,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基于Hardoop平台做针对DVB或DVB+OTT做了优化,对数据采集和预处理,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大数据平台之下,可以完成下面提到的分析,这些分析数据完全通过精准的海量的用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完成业务的分析和报告,比如收视率统计大家都知道;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点播行为、开关机行为、页面浏览行为可以智能地向他们推荐,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的内容;实现广告精准投放;用户应用关怀,当用户开机行为以及使用设备的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归纳出有可能离网的用户,以便于运营商比较好地能够做不久。
三是经营分析系统。比如Top N分析,用户收视率分析等,这是界面。
四是智能推荐系统。我们分析了用户几样关键属性,一是用户自身的属性,二是内容包括它的点播行为,我们形成推荐系统,这个推荐系统可以在多个维度进行推荐,包括首页推介,热点推介、点播推荐,还猜你喜欢看什么的推介。
五是智能广告发展系统,不仅限与对电视的终端用户,还可以使用在商业和楼宇这样一些平台上。
EPG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了,无论如何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会太过分的。但运营多屏业务对EPG(用户满足度)来讲本身是个挑战,如何使多端风格统一,如何比较高效、有效更新终端的页面,不要维护一个极大的运营维护团队来满足你及时的运营要求,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布平台。这个发布平台它有几个特点:一站式发布、可视化设计(通过拖拉就可以解决)、一次性设计、面向多中断就可以服务,多业务平台。有这个武器可以帮助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降低成本,并且比较高效地实现运营目标。
六是IP化的直播系统。实际是轮播服务系统,完全通过IP化系统就可以做到把不同标清、高清的文件存储成IP频道发送给用户。
UT斯达康的CDN3.0技术特点。
目前基于IPTV30.系统,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技术特性,基本的业务不多讲,有几个特点:
1、它实际是面向多协议的,面向全媒体的CDN,无论什么样的码率,什么样的封装格式都可以在CDN里进行适配,它的适配性还体现在多终端,任何一个终端都希望以iOS、Android自身的协议来想CDN请求服务,其中也提到了多协议,HOS、私有的P2P等技术都可以帮助运营商进行灵活的业务运营。
2、3.0是个非常标准的接口,对上可以接业务平台,同时可以接第三方的源站,是闭环的模式,同时是开路的向互联网源站申请业务,是互联网通行的合作方法,同时都可以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给运营仗可以带来很大的便利。
3、多码率+多屏场景支持,这是多年可以在CDN上进行支持的,用户在不同终端,带宽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多码率进行切换和适应。前面很多嘉宾提到了H.265,H.265经过我们的开发已经在端到端里进行了支持和适配。我们也发现在同样码率情况下,H.265的清晰度比H.264高了50%。在同样清晰度清一下,它的带宽节省达到了50%。
总结
UT斯达康在DVB+OTT时代提供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从业务平台到CDN到终端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CCDN也将展出我们的产品和新的技术,欢迎大家到时候光临。我的介绍到这儿,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