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2日,由BIRTV组委会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首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CBNS201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综合楼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探索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路径”,围绕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业务等层面,组委会共设置了六个话题与嘉宾共同探讨电视台在新版“台网融合”中的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
在22日上午的从全台网到全媒体平台论坛上,杭州文广集团总工程师徐国银做了题为《城市电视台的全媒体技术路线》的演讲。徐国银预测,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平台发展过程当中,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技术历程和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厂商更有优势做融合和发展。同时,他介绍了城市网络电视台的发展路径:必须依靠和服务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发展自己。新媒体技术必须和传统广播电视技术结合,技术系统的服务就是要使得频道频率在做好传统的节目同时自动发布新媒体。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以及API与新媒体技术系统结合。要鼓励传统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发展新媒体,发展矩阵式新媒体。
图为:杭州文广集团总工程师徐国银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刚才央视、省级卫视两位领导做演讲,然后由我城市电视台做演讲,可能是组委会特意安排,刚才两位嘉宾的演讲特别有理论指导性,有研究和规划。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我们要具体操作,可能有实践,希望今天我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主要是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城市电视台怎么样发展新媒体,以及我们在具体探索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我的演讲题目叫“城市电视台全媒体技术路线”。今天的演讲我分为三块,最后加个小结。
要弄城市电视台发展的技术路线,首先要搞清楚城市电视台能做什么新媒体,怎么做新媒体,然后才是技术。在技术演讲过程当中,可能大家先把注意力Focus到技术,没有把内容的想法,市场的想法考虑清楚。
有很多争论,作为城市电视台我们不搞争论,具体落实到做什么,总局有牌照鼓励大家发展的东西,有些是有线网做的事情。“三网融合”实施方案规定,两级电视台没有城市电视台什么事儿。互联网全国7张牌照,现在真正运行的是3张。前端随着网络条件的改善,大家可以看到谁更有效率,谁更有规模,谁更有前途。
CMMB,这是央企要求落实的事。OTT我认为是强势企业与山寨企业的事。中国有没有像苹果这样的,从内容到终端全部通吃的企业,手机电视是运营商忽悠打包的事儿,3D电视、4K电视是总局的事,我看不到我们能做什么。
当然在新媒体里不光是这些,左边应该是城市电视台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可以做的事情,是我们本地化、城市台应该做新媒体的内容,公家电视、地铁电视,我非常同意刚才张台说的无线数字电视,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我们有非常好的资源。现在城市发展,工地、医院、商铺等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我们电视的覆盖,所以,除了这块之外,将来无线的频率资源,无线在“三网融合”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块值得我们今后在运营模式、无线资源开发上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城市信息电视是个非常好的服务平台,在应急、公共服务方面可以探索和开放。今天我们把重点聚焦到网络电视台上,一开始台里办个新媒体中心,一个部门卫视,和原来的科研所一起合办,是名片式的,要做文广网和掌式无线,2005年、2006年开始做Web,做2.5G的直播,2.5G网络条件下上星的直播,也设想城市之间联合开办网络电视台,但这样的效果不是非常好,大家希望新媒体有非常大的创收和发展。后来我们把传统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合并在一起组建一家公司,又把华数拉进来,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数运营,慢慢把传统媒体发展为新媒体。我们也开发了很多新的业务。在用户的眼里其实数字化和模拟是一个概念,因为我们没有发挥有线的数字通道的作用。
总局无锡无线电专业会也在研究HPPTV,在电视网、电视台信息联动,在播文艺节目时可以投票,可以买东西,可以买手表,买拎包这样的互动节目,但一段时间我们看HPPTV不成功,特别是到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智能终端操作这么容易,这么方便的情况下,靠遥控器来互动,用户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无线电专业委员宣布HPPTV研究项目取消。在这个过程中的定位是新媒体在一个公司化运作的,公司化运作是要靠利润的,所以它的发展也不是太快,因为它要挣利润。总局一号令对大家怎么样办网络电视台有很多建议和意见,我八成是电视台摘出来为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为智能终端提供服务,服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要和传统电视台有技术接口,我想这都是非常好的指导。
总局把它作为网络电视台的内容,包括视频搜索等等,我觉得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平台加强用户、听众、观众的互动,最近根据总局的要求我们也把新媒体、网络电视台的体制独立出来,上升到全台的高度。它的定位,我觉得网络电视台因为是电视台这个名词,所以还是有电视台的媒体责任,和传统电视一样,鸣锣开道,解疑释惑,服务民生,娱乐大众。这四句话是当时老数据给我们媒体的要求。现在我们准备筹建网络电视台两个体制,对内一个部门,对外公司化机制,既要让它发展又要培养它的市场能力,在网络电视台底下还有两个产品,“杭州帮”和“爱杭州”,相对应完成解疑释惑和服务民生的功能。
网台和传统电视台必须一起行动,一起来经营,所以杭州帮里,我们的内容是和传统频道栏目互动完成挂钩,由金牌帮办,发挥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权威作用,把一件事情必须做到彻底解决,也使得这个权威转移到杭州帮这个客户端上。使得大家信任杭州帮,喜欢杭州帮。爱杭州里,我们是服务民生,把吃喝拉撒,水电煤、交通、气象全部集中。传统电视节目里,各行业都希望在电视台开一个栏目,能够宣传我的行业,宣传我的工作,宣传我的业绩。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只要自己建个平台就可以直接向社会发布。但广播电视台是一个地方的权威机构,这是我必须争取的资源,必须把它统一到我的平台,来进行权威的发布和民生的服务。
在媒体发展过程中,除了栏目合作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传统广播电视频道自己得有一些想法,自己发展新媒体和新的形式。像西湖之声、汽车电台,他在网上开淘宝店,上线两个月就卖2000万。交通918微信帐号、微博用户是170万,微信用户现在30万,社会上公司找到他希望能合作,希望明年能卖100万的广告。但新媒体公司刚刚起步,还没有这样的平台和研发能力给他提供服务,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传统媒体逐渐经营这些新的业务,包括生活频道“做给你看”栏目是体验式的栏目,进行农副产品,养鳖、养鸡怎么养,这是最有机的,节目做完之后老百姓会来咨询相关的信息。
新媒体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有这样的思考,微博、微信是互动工具和发布渠道,传统广播电视台来说,它更多的是着重于现有的一亩三分地,这是它的广告来源,是最重要的。微博、微信只是它的渠道而已,现在来看微博、微信发布渠道也可以有个盈利的空间和盈利能力。公司化和市场化,考核利润还是点击率排名等等,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必须综合考虑,协调发展,不能光是一面,特别是我在想的技术,我们是先给广播电视台设置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让大家来用,还是根据广播台的需要,给他建设什么样的平台,我认为这里面必须要协调。传统电视台各位老总也有一个检验,我自己搭个东西人家说不好,他需要一个东西我给他服务他就非常高兴。所以,这两者之间我们要发挥作用。不要以为我们的技术是万能的,必须服务给他们的经营部门。
互联网技术的通用平台和新媒体专业平台之间的关系,如果老是想搭自己的全视频网站,搭自己的搜索平台,老是自己想搞社交媒体,社会上已经形成的大巨头想撼动他的地位是不可能的,在一号文件里有尝试、探索和审慎这些词,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
全媒体技术路线。也是非常原始的,不成熟的思考。现在有台内的直播系统,我们去搭另外一个新媒体的发布平台,主要是想把传统信号拿过来初调,这是初始阶段,传统电视台都要利用这种工具在网络上采集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给新媒体、传统媒体带来采编新媒体平台。大家基本上在这个阶段,但我认为有条件的应该把采集、发布混在一起,对新媒体来说制作一个新媒体发布平台。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自制发布必须深入到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内部,在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应用当中没有制作、采集、发布,统统打通,完成一个完整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技术平台,既可以向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播放传统节目,也可以向新媒体几个客户端传播内容,更需要和互联网进行互动,通过微信、微博、搜索工具等等。
我的预判,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平台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理解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技术历程和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厂商更有优势做融合和发展。台内必须是往IT方向走,实际上传统电视台的很多设施、设备都IP化,广播流量低,很多的广播设备以前牌子,广播数据交换都是路由器,这块很快会到视频,台内的视频调度传输肯定也会IP化。全台网现在双网结构等方式肯定会过渡到单网到桌面的方式,成本低,效率快。要一步步采编、审核等过程会打破,会随着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进行新的系统流程的再造。这是非编厂商和其他厂商能够做的就是和传统电视台的技术系统进行对接,深入进行互动,内部资源交流的产品,包括IC Studio、会议厅,社会上很多企业也在往这方向走,但他们对传统电视台结构不太了解,所以你们更有优势。
今后我们把很多的重点都放在导播室,采编不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元,一个物理结构,制作是另外一块,栏目是另外一块,可能更重要的是把所有的指挥部靠前,靠近演播室,又采集,又现场制作,又马上电话,所以我们今后做什么都要把导播室做大,很多节目在这个导播室调整和制作,根据观众互动情况进行调整和统计、评论。
小结
大部分新媒体形式为央视、省台和有线网建设运营。城市电视台能做的是公交电视、地面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希望能给我们更多的牌照和资源发挥作用。市台发展网络电视台应以权威资讯为龙头,本地化民生服务为罗脚。城市网络电视台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及权威发布授权。
城市网络电视台必须依靠和服务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发展自己。新媒体技术必须和传统广播电视技术结合,技术系统的服务就是要使得频道频率在做好传统的节目同时自动发布新媒体。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以及API与新媒体技术系统结合。要鼓励传统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发展新媒体,发展矩阵式新媒体。
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