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熊金凯:“无线苏州”APP的探索与实践

导语: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无线互联网运营中心副总监熊金凯表示,我们把广电传媒的阵地推向了移动互联网,因为这块阵地非常的重要。我们很多广电都没有意识到,这块东西还是不应该把它独立开,把它的媒体属性撇开,真正意义上独资、注资成立这样的企业。

  8月21日-22日,由BIRTV组委会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首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CBNS201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综合楼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探索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路径”,围绕电视台在台网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业务等层面,组委会共设置了六个话题与嘉宾共同探讨电视台在新版“台网融合”中的战略规划与选择路径。

  在21日下午的电视媒体的移动互联网机遇论坛上,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无线互联网运营中心副总监熊金凯做了题为《“无线苏州”APP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他表示,我们把广电传媒的阵地推向了移动互联网,因为这块阵地非常的重要。我们很多广电都没有意识到,这块东西还是不应该把它独立开,把它的媒体属性撇开,真正意义上独资、注资成立这样的企业。


图为: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无线互联网运营中心副总监熊金凯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大家,我刚才看了一下日程,我发现很少有地方台的关于案例的分享,在一些卫视或者大的网站做的比较多。

  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台,地方台面临这样的社会该怎么做,面对这样的移动浪潮该怎么探索。

  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开始探索,我们在领导的带领下跑遍了大江南北,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觉得智能时代已经来了,这个速度比较的迅猛,我们是否可以在其中做一些东西,我们有两点制约:

  第一,目前地方台也许有一些省会面临的问题,我们目前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很窄。现在苏州市超过1300万多,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上海,经济的体量在国内是领先的。但是它有一个局限性?我们的传媒在苏州市覆盖超过60%,但是对于周边的覆盖可能就比较的局限,当时我们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在移动互联网上做一点自己的尝试,因为这个很困难。所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没有机遇,因为手机上面都带有GPS,地域的东西该怎么做?

  刚才讲电视传媒的APP,还是在移动互联网的APP,它是细分和垂直的,可以切的很细。把很细的这块放在一个城市你会发现这个没有价值,因为你只有几万人,比如做吃喝点评的就几万人,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当时建立这样的项目,利用手机的属性开发一款城市的应用。当时2011年我们做了一个设想,我们希望有一天早上起来,在苏州出门你想开车看我们的路况,如果你想坐公交车你就使用我们的手机查一下目前实时的公交。如果你想搭车打开我们的软件。到了单位以后或者在路上,在行进中,你可以用我们的终端看一下新闻资源。如果你在吃饭,有一条重要的新闻发生了,我给你一条信息。我们当时还做了Pad版,我们希望你在床上想睡觉了可以看看我们的新闻。

  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在2011年10月份的时候第一办正式出来,考虑到这是一个运营的项目,因为我们台做互联网,跟其它台有一些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注资一千万成立专业的运营团队,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出现在这个市场上,我们目标是希望自己的公司有可能成长、有可能融资、有可能注资、有可能走出去。我们已经经历了12个版本,用户在100多万,一会儿会把我们的用户体量和活跃度分享一下。

  最重要的一块是什么?我们把广电传媒的阵地推向了移动互联网,因为这块阵地非常的重要。我们很多广电都没有意识到,这块东西还是不应该把它独立开,把它的媒体属性撇开,真正意义上独资、注资成立这样的企业。

  我调查过很多的地方,都只是很简单的。我们有一个网站,大家都在做叫电视网,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在电视网下面,我们告诉你我们是传媒的集团,你做的东西必须是传媒的。

  这是当时我们做的一个趋势,因为我们认为最早的时候,当时2011年手机是我们的小规模玩家,现在不一样了,连我父亲都有两个智能手机,这个发展太快了,让我们觉得吃不消。

  这是目前所处平台的功能,因为考虑到一个城市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希望把你在这个城市里面所用到的一切我给你提供。但是这里面是有选择性的:

  第一,重视的是实时形,我希望在使用产品下你会第一时间想到我,所以我们在里面提供了新闻资讯,我们希望利用传媒集团的公信力。

  第二,我们提供一些公共的信息,比如出行的信息、实时公交的信息,还有社区的互动、台网互动的考虑。

  第三,商业上,我们预计今年年底会推出一款全新的产品,这款产品和其它的都不一样,不管你做随时还是做什么,我希望比你们做得更深一步,因为我们深耕本地,做本土的。

  这是我们的全景,大家可以看到媒体这块做新闻资讯、直播点播等,最多的大家可以看到出行,我们把出行做到极致,比如你开车我们做路况,我们的图片文字都是立体化的,你违章了可以看一下违章,关于违章我们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更进了一步。

  还有我们做电影院的东西,我们已经做到江苏省所有院线的接口,这样的功能在9月15号左右会上一个新的模块,因为那两个信息是一致的,它是实时的,它对你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这样的信息你走在任何地方你打开就可以完成,这是我们做应用的选择。

  这是我们的一个界面,大家觉得可能做得不是很酷,我们做得是大众的客户,我们希望容纳尽可能多的客户,我们把模块做得相对简单,你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你点击应用就可以了,你可以把模块自由的组合,换一个皮肤等,我们给的更多的是大众的体验。

  这是新闻平台的东西,它还提供一些栏目的定制,新闻定制的推送,你感兴趣某一点可以定制它,这个栏目可以直接到你,不会干扰到其它人。

  这是电视电台直播,这是刚才做的爆料不同的社区,这个很有意思,这在6月底上线,现在每天已经超过所有传统的信源,每天大概有500多个信源上来,很迅速,所有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来自这里。我把它作为台里面爆料的入口,同时把这个新闻通过审核直接就出来了,互动性很强,它的评论性很强。

  这是公交实时环城,我们不一样,比如在苏州有东方智能,我一查我坐得这辆车来这里还有5站,你可以去喝咖啡或者感觉到,然后一看这个车来了你就可以来。

  这是规章,市面上有很多的违章APP,我们的违章不一样,我们把你所有的违章记录、违章的图片,而且是三张高清的大图,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你在干什么,我们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这块6月15号上线。这里面包括你所有的信息,包括车子、车牌、车驾、手机号码等都非常的精确和精准,这个很受欢迎,我们都没有推广。有一天我去一个连锁的洗车店去洗车,他说哥们我帮你查违章,我说你怎么帮我查违章,我一看就是在线苏州,我觉得这个产品是成功的,因为有人都给我推荐了。

  这是我们的支撑平台,我们当时做切的很细,我们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量,我们当时预测30--40万的人,我们切了几块,现在所有的技术人员又不一样,我们现在有30多人员,包括后台、运维等,包括十几个人的内容管理团队,专门管理这样的东西,都是很专业的。

  这个有一点自卖自夸,这是全国范围内地方台第一个实现广播和电视手机直播的。城市职能交通平台,实时城市路况我们是全国首创。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把违章图片带到手机上的,我相信其他的都没有。我们做了全国第一个立体式交叉的职能平台。所有的交通都有,不管你怎么出行都可以用到我,因为用到我比较的便利。

  刚才讲的很多不是广电这块,因为这是广电论坛,我想介绍一下关于对内容的整合。刚才讲了很多的应用,内容上面,我们出的新闻资讯内容不是简单的把电视内容和网站内容粘贴,我们重新加工了,让它符合互联网端,标题要醒目,图片要多,我们做了这样一档栏目叫“听说”,在坚守新闻底线的同时做了融合,这个做得非常好,包括电视和广播都找到我们,我们跟广播做了云版,现在很多广播找到我们要做到云里面。

  这有什么意义?这是第一个用互联网反哺广播媒体的例子,我消化了再反向输出。

  我们做了关于互联网短期的内容。

  关于互动方面的尝试,我们做了大量的互动。电视和我们、广播和我们、网站和我们,还有我们和其他的单位做了大量的互动,甚至我们从直接的用户当中收到的反馈难以想象。

  我们做了夏日微拍的栏目,三天收到2500张图片,很快。

  这是配合总台的爆料,每天可以收到500个信源。

  垃圾分类有奖答题,这样的活动以前不会怎么做,我们放了一个小奖品在上面,当天报名的4000多,我们往上报了1800,这个拿手机一点就可以。

  我们做了一些讲座的报名。

  这个节目有一个网上的投票,把这个节目在我们平台做了投票,做完之后再反哺回去。我们所做的就是APP和媒体之间的互动。

  这个是关于在公共上面做的事情,这个城市很大,城市里面有很多停了很久的车,我们叫“僵尸车”,怎么发现和找到这样的车。这个我们做了十几天的时间,收到了400辆的“僵尸车”。我们用户在这个城市里面角角落落到处都有,它可以在网上互动。我们相当于在线下挖宝一样,投给线上,然后给线下出来,然后再到线上,这是一整套的循环。

  这是我们在电视上做了一个“寻找吴语新主播”,一个是报名一个是互动,互动就是在电视上出一个二维码,进入题库,然后做选择你支持哪些人,互动率20万人。

  我们的项目有一些优势,因为我们是地方台,我们在资讯内容上比其它电视台多一点优势。因为我们是党政的喉舌,所以我们在公共资源整合和宣传推广上面有天然的优势,这是一些公司是不具备的,特别是整合公共资源你会看到大量是社会资源。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我们传媒本身的天然优势——公信力,所以我们的图标是我们台的logo。

  这是我们的预估,今天能够突破150万左右,我们希望2017年能够做到400万左右,因为我们希望覆盖苏州大量的用户。当然,老年用户也不见得会用,也不一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所以我们希望做到400万用户,在我们城市里面可以做到最强。

  这是我们项目的进度,这个项目部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项目,现在我们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已经完成,在做第三个阶段叫区域性扩张,我们同两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协议,用这样的模式走出去,我们希望打造共同的平台,在互联网领域里面过亿才上一个台阶,几百万是没有意义的,大家扭在一起力量大一些,我们希望和其他的台共同做一些东西。

  第三阶段现在已经有风投资本进入了,我们调查已经做完了,因为有好几个,在股权设置等方面没有谈拢,我相信能够做好。

  这是我们的运营数据,我们每个月的流量是60个G,每天的访问量是2000万,Android是43%,iOS是52%,2012年Android比iOS要高了。

  这是我们的问卷,当时我们分了三次做了一万份的调查问卷,这对做传媒的人有一些帮助。基黄金年龄层我们有88.22%,去年和前年调查本科的数量比较高,这两年大专的数量往上升了,说明它往上普及了。收入的层次都是偏高的。

  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当地我们同当地的电信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合作。还有支付的部门,因为我们在做一些支付的东西。

  2012年5月起,电台、集团、以及一些报业来访的比较多,报业主要还是做新闻和排版,他们来的比较多。在我们之前我们都很迷盲,出现这样的东西可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许这条路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也许我今天说的都是对的,也许都是错的。因为大数据本身是在于对过去的分析,就像看股票一样,看股票的曲线永远是过去,你想赚钱不应该看曲线。

  我今天所讲的也是,我今天讲的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也许全部是错的,谢谢大家!

返回BIRTV&CBNS2013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