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深度】今年CCBN释放出哪些行业信号?不得不看! ——北京CCBN游记(展会篇)

导语:今年CCBN释放出哪些行业信号?不得不看!——北京CCBN游记(展会篇)

  因为中广互联的邀请,我很高兴参观了今年的CCBN展会,但很遗憾,由于行程,仅仅参观了1#、8#馆一部分。站在我工作的视角,我注意了这些厂商,比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家庭影院、酒店解决方案、700M网络覆盖、国家应急广播、光纤入户维护仪器、接头、遥控器、有线电视期刊等等一些产品。

  从与会参展商看,明显感觉到国内企业广电研发能力已经很强,参展商数量超过国外企业,国产设备由仅仅重视产品内部转变到考虑外形,特别是家庭使用的设备,逐渐向国际化、简洁、时尚靠拢,摆在家里不是那么扎眼了。

  看智慧社区(因为是近年广电热点项目)

  很明显,各家参展单位花了很大精力,主办方也把这些单位放在进口最显著展台。这显然是最热的话题和项目。私以为,在硬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选择智慧社区的合作单位要考虑其运营智慧社区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其硬件平台。在浏览几家后发现,能支持今后运营的展商不多,落地好的不多,想依赖广电合作分红,就需要考虑解决运营问题,那有坐享其成的美事。所以,广电选择合作智慧社区的伙伴,一定需要考虑搭建后期运营,毕竟搭建是一时的事,运营是一辈子的事。

  看酒店解决方案(商业企业逐渐成为广电目标客户)

  酒店的弱电系统成为很多设备商目标。酒店的智能化映射出了广电网络以及设备商介入大型商业建筑的愿望。广电完全有能力进入智能建筑领域提供信息化和延伸产品的服务,广电网络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进入建筑项目相关领域。

  看网络维护工具(一线维护对网络运营极其重要)

  光纤入户已经成为普遍方式,但是,单兵装备似乎很多地方都是一堆,测光纤的,测网线的,甚至笔记本,价格很高,携带不便,搞得维护人员身心都紧张,上海芯想设计的FTTH维护的仪器功能强大,能减轻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实用东西期待有机会尝试尝试。一线维护仪器在精确的同时,做到功能集成和方便携带,价格低廉应该成为一种趋势,毕竟很多东西要一线员工背在肩上长期使用,昂贵的价格和体积会限制被广泛的使用。

  现在的展商明显在进攻用户室内。智能家居,家庭影院,家庭网组建等,设备各具特色,集成化很容易造成家里一堆设备,我们不能买个柜子来放盒子吧,所以,有线盒子要考虑集成和扩展性,关注盒子功能同时,不要给用户家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看关于700M网络搭建(优质频率资源的利用)

  时间紧,也就看到数码视讯有演示,围观较多。两点感受,一是展商少或许意味着成熟可靠的建网技术不多,或是没有推行开,二是通过大量围观,可以肯定700M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势必成为今后组网手段之一。

  看接头(广电始终被称为“头子工程”)

  五花八门,各种样子,电缆型号就几种,接头倒是创意颇多,仅仅接头可以开场展会。

  那种凭想象生产的接头可靠性,我看的确需要实践检验了,不敢多言。是否在接头方面需要定下行业标准呢,不仅仅分公制、英制,比如在材质、壁厚、抗干扰测试,防水测试等方面。

  看遥控器(用户体验很关键)

  为何关注遥控器,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本来机顶盒就五花八门,遥控器更是数不胜数的样子,导致用户配个遥控器真的不容易,二是看到了电视厂商的遥控器发现广电的遥控器功能落后,跟不上业务发展,更谈不到用户体验,很多业务以后或许会通过遥控器实现,用户手里遥控器体验不好,就会放下有线的遥控器,拿起其它遥控器了。我们该在用户体验细节方面下功夫。

  看广电杂志(理论的总结往往一方面看出行业发展程度,侧面也体现行业社会地位)

  这里特别提及广电期刊的事,是由于当初入门,根本市面找不到我们有线电视的书,偶尔只能在其他技术书翻到几章节,如获珍宝,平时只能将自己施工维护的案例归纳起来,自己翻翻。现在不同了,书越来越全,涉及广电方方面面,视野就更开阔了,经验和教训更容易被交流。特别荣幸认识时代中广传媒,他们书真的很全,涉及面广,体现出广电理论探索逐渐形成体系化迈进。

  最近些年,困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一些部门如何认知广电,以职称评定为例,我们是建筑类,机电类,还是广电类,职称评审主管单位困惑,我们也更困惑,这不利于我们广电人才的发觉和优秀人才的提升,政府相关部门似乎应该考虑解决人才培养和出路的问题,来留住广电人才并激发其潜能。

一点想法:

  既然是广电的展会,是否可以用广电网络新科技直接覆盖展会,搭建网络环境,让参加者直接体验广电未来网络的方向,也是广电的自我营销的一种方式,强大不仅仅是做到,而且要让别人看到。

展会感悟:

  国家不会放弃广电网络,要广电网络向基础信息网方面发展,而如果做国家级基础信息网,整合势在必行,广电的整合或许在十三五计划内排除障碍基本完成。广电内部的台网离合或许会纠结,但如果国网坚持融合,出于宣传导向需求,还是会慢慢再次以新的方式来牵手。

  广电网络建设集成化平台是必然的工作。可管可控,虽然某种程度制约一些的业务任意性,但如果可管可控,反而也是可以经营一些特别业务,如国家应急广播,涉及公共安全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业务,把可管可控做成特色也区别于竞争第三方。广电网络营销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一线员工,关心一线员工的身心健康,前途命运需要尽快提上工作日程。企业的健康运营和员工的健康需要摆在同等位置来做,经济收入和社会责任并进,才是中国特色下健康的广电运行体制。

  晚上,中广互联组织我们作者代表小聚,很高兴与大家开怀畅谈,共话行业,共话友谊。

  聊到积极性问题

  同行小伙伴,大多很年轻,别看年轻,由于他们人力资源的开放,对未来自身价值的实现充满信心,对单位心怀感激,现在都已经是“小官”,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主意点子很多,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三句话不离本行。单位给员工价值实现的渠道,员工也积极以工作业绩回报单位知遇之恩,这显然是充满希望的一个团队。虽然年轻有不足,还需要提高,但年轻人给广电市场化注入新鲜血液,新思维方式,不妨扶上马,送一程。

  聊到各地网格化

  我们谈到网格化,而网格化似乎总是我们各地网络始终避不开的话题,人们都希望使用网格来运营。在我影像图里似乎网格总会联想到围棋,鱼网,筛子这类密密麻麻格子的物件,或许密集恐惧症的缘故,我也总是想知道他们网格里的人是怎样的状态,网格划分方面的思路。有一个朋友是网格里的,一人一个网格,他需要和同事搞好私人关系,才能有自己一点点时间,365天连轴转,我说,你一个人安全问题呢?人终究不是机器,运营也不是机器流水线,业绩不一定要牺牲员工的快乐。健康的企业应该有健康快乐员工才能创造。网格化方案仅仅基于业绩需求考虑还是不太全面。需要我们再探索调整。而且,真的需要吗?一揽子问题甩给网格,是解决问题唯一办法吗?思考中……

  聊到宽带营销

  谈到目前有线宽带,我们的确非常重视如何推销出去,而在推销出去后的工作不多,其中有一个地区做的不错,他们建立了宽带售后小组,设立了处理售后的专门接待室,组员由营销和技术人员组成,对于产生宽带使用障碍的用户予以更贴心、更快捷的服务,实践中,宽带用户挽留率高达80%,这种“以勤补拙”不失为目前较好的一种有效办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出于热爱还是我们生存需要,我们广电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中广互联专栏作者 刘岗国)

 

【责任编辑: 陈雅楠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