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正值北京CCBN2017召开,也恰好中广互联的邀请,我决定去参加今年的CCBN,想知道国家对广电怎么看,想知道广电怎么看自己,想知道那些多年依赖广电发家致富的企业怎么看广电,想知道和我一样基层的广电小人物过得什么状态,他们怎么评价自己的工作,……,怀揣许许多多问题,许许多多的想法,来到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北京古城。
初来北京:对于北京交通一时难以适应,手机百度地图成为我出行必备,但百度的本地化功能并不完善。依赖运营商信号,偶尔也会迷失在地铁里。每次迷路时总想,智慧交通和智慧旅游结合应该是比较实用的,广电网络本地化显著,似乎可以这方面想想,特别是在旅游城市。
第一天,听到的是中广互联主办的 “广电云计算大会”,因为行程原因,赶到会场已是下午。仅从观众视角看各位行业佼佼者就擅长专业坐而论道。
在利用大数据方面多数单位说的多,做的少,有的收集了,有的还没有收集,有的收集数据应用在营销,而没有利用在网络维护,有的甚至收集工作都没有做过,觉得自己网络小,没有大数据。大数据需要积累,现在做起也不晚,大数据也不能束之高阁,要慢慢利用,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创造价值,所谓大数据本身就是财富。
比如某一个产品用户接受最高价格为10元,你开发成本就10元,盈利需卖到10元以上,显然超出了市场需求,累死营销也满足不了你盈利的目标。对新产品研发,新设备的使用,新套餐的制定,要做预期的市场估值非常重要。不是我认为自己东西好,价值溢出市场定价,而是被市场认可,这东西足够值钱。除部分专属定制外,有线很多产品是公众化的产品,需要被广泛的接受,“物美价廉”还是硬道理。
互联网的火热吸引人追求新技术和新业务,淡忘或忽视自身擅长的广播的功能,而正是广播功能才使得广电区别与其它运营商,与生俱来具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而无与伦比的社会公信力对于和政府单位、商业企业和社会大众打交道都是先天的信任优势,更容易被信任。显然,广电对于建设国家应急广播平台义不容辞。
隐私、安全和切入点以及该业务前景问题,我认为更加核心的问题是培育市场环境。因项目涉及法律问题和经济责任较多,毫无疑问隐私和安全性是该项目是否可行的前提条件。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但家居就目前市场来说,业主态度大多是“认可而不使用”使得该项目处于尴尬境地。或许,可以尝试模块化的分解营销方式,将功能分解,由单一向多功能逐渐转化,降低使用者入门体验成本来向业主推出。选择高端小区做试点,并进行一些经常性专题宣传报道来培育市场环境。
物联网已经成为热词,而相关专门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物物相连需要统一规范的软、硬件接口,因此要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提前做出行业标准供相关合作者参考。同时,物联网不仅广电可以搞,其它运营商也可搞,考虑到网络建设成本,替换代价,业主不可能随意更换物联网系统,这基本是提供方和需求方粘合度很高的项目,因此,广电的物联网一定要更具品牌特色,提前做好介入,占领物联管道。
篮子里有什么卖什么,还是客户需要什么往篮子里装什么呢?设计什么推销用户什么,到用户需求什么我们设计什么,是广电新业务开发时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
前期市场调研结果应当作为产品设计参考,有些产品销售不好,不一定全是业务员能力问题,着实产品定位已经出现问题。
现场举行了两场终端商的签约仪式,可以明确感受到,一家终端商已经不足以去满足广电多样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科技研发方面和业务推广方面终端供应商也谋求强强联合,来取长补短,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产品服务。
坐在会场,我可以充分感受到,有线网络有转型的需求,供应商有支持和依赖广电的愿望。有线运营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产品,寻求大量的技术支撑,也在如何营销寻求突破。
第二天,去听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主题报告会”,座无虚席,与会者全神贯注,体现了所有广电人的期待心情。最希望听到的自然是国家对广电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国家基础信息网”国家已经给予定义非常明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网,信息网,基础信息网,国家基础信息网。分解看来,我们才更能明确国家给予我们的定位,就是,我们未来的“身份证”。首先,我们是一个网,那么必须做双向传输,其次,信息网,那么,大数据就必须做,基础信息网,那么我想该网络处于信息交流最底层,属于大厦的地基,而大厦是怎么设计,我们广电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性,国家基础信息网,则体现重要一点是,国家会牵头来做这个巨大的工程,其资产控股必然是代表政府的单位。一张网是不可逆的潮流。整合不会延缓只会加快,任何阻挡整合趋势的态度,行为将会被淹没在发展洪流之中。
打造中央厨房,就是结构侧改革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广电应该集中资源,有机融合,降低成本,提供更广的服务。而此次中央厨房提出,关键的味道是透露出台网继续合作的信号。政府由原先的分开看看效果如何到主张走联合起来共建的路子。我窃认为,长久分离后,网络资产很可能游离广电系统,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台网的强强联合,有助于广电成为政府更加依赖的规模最大的政府播控平台。
有线网络就技术而言,原本就是为了传播党的声音,把握舆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我们代表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属性一旦丢失,广电便再不是社会主义广电,因此,可管可控只能坚持,而且毫不动摇的坚持,不坚持可管可控的广电是没有出路的,甚至于是自杀行为。
这点我认为很明确告诉我们,我们不仅仅为政府服务,要更多为社会服务。建设基础网面向那些终端设备,就是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做开放的前瞻性很强网络设计,要敢于做以前没有的做过的业务。政府希望我们充分发挥广电网络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尽可能更多服务。
网络互联互通需要信息流通过程中的相互信任,完成有效互动,区块链技术成为目前较好的解决彼此信任的办法之一。信任是交流的基础,对信息的这种“政审”面试对于广电网络安全尤为重要。在技术层面保障告诉我们可以广电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对于大规模组网链接硬件终端和软件应用时,可以消除建设者疑虑。
此外,布局5G、IP化、IPv6、超密集组网、物联网等等都将作为今后组建网方向。(下期连载展会篇,内容更精彩)
(中广互联专栏作者 刘岗国)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