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深度】今年CCBN释放出哪些行业信号?不得不看! ——北京CCBN游记(会议篇)

导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历了北京之行,CCBN2017释放出哪些行业信号?本篇你不得不看!

  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正值北京CCBN2017召开,也恰好中广互联的邀请,我决定去参加今年的CCBN,想知道国家对广电怎么看,想知道广电怎么看自己,想知道那些多年依赖广电发家致富的企业怎么看广电,想知道和我一样基层的广电小人物过得什么状态,他们怎么评价自己的工作,……,怀揣许许多多问题,许许多多的想法,来到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北京古城。

  初来北京:对于北京交通一时难以适应,手机百度地图成为我出行必备,但百度的本地化功能并不完善。依赖运营商信号,偶尔也会迷失在地铁里。每次迷路时总想,智慧交通和智慧旅游结合应该是比较实用的,广电网络本地化显著,似乎可以这方面想想,特别是在旅游城市。

  第一天,听到的是中广互联主办的 “广电云计算大会”,因为行程原因,赶到会场已是下午。仅从观众视角看各位行业佼佼者就擅长专业坐而论道。

一、谈大数据的“收集和利用”

  在利用大数据方面多数单位说的多,做的少,有的收集了,有的还没有收集,有的收集数据应用在营销,而没有利用在网络维护,有的甚至收集工作都没有做过,觉得自己网络小,没有大数据。大数据需要积累,现在做起也不晚,大数据也不能束之高阁,要慢慢利用,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创造价值,所谓大数据本身就是财富。

二、谈根据市场接受的价格来控制业务开发成本

  比如某一个产品用户接受最高价格为10元,你开发成本就10元,盈利需卖到10元以上,显然超出了市场需求,累死营销也满足不了你盈利的目标。对新产品研发,新设备的使用,新套餐的制定,要做预期的市场估值非常重要。不是我认为自己东西好,价值溢出市场定价,而是被市场认可,这东西足够值钱。除部分专属定制外,有线很多产品是公众化的产品,需要被广泛的接受,“物美价廉”还是硬道理。

三、谈广电网络需要利用自身广播的优势

  互联网的火热吸引人追求新技术和新业务,淡忘或忽视自身擅长的广播的功能,而正是广播功能才使得广电区别与其它运营商,与生俱来具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而无与伦比的社会公信力对于和政府单位、商业企业和社会大众打交道都是先天的信任优势,更容易被信任。显然,广电对于建设国家应急广播平台义不容辞。

四、谈智能家居

  隐私、安全和切入点以及该业务前景问题,我认为更加核心的问题是培育市场环境。因项目涉及法律问题和经济责任较多,毫无疑问隐私和安全性是该项目是否可行的前提条件。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但家居就目前市场来说,业主态度大多是“认可而不使用”使得该项目处于尴尬境地。或许,可以尝试模块化的分解营销方式,将功能分解,由单一向多功能逐渐转化,降低使用者入门体验成本来向业主推出。选择高端小区做试点,并进行一些经常性专题宣传报道来培育市场环境。

五、谈物联网

  物联网已经成为热词,而相关专门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物物相连需要统一规范的软、硬件接口,因此要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提前做出行业标准供相关合作者参考。同时,物联网不仅广电可以搞,其它运营商也可搞,考虑到网络建设成本,替换代价,业主不可能随意更换物联网系统,这基本是提供方和需求方粘合度很高的项目,因此,广电的物联网一定要更具品牌特色,提前做好介入,占领物联管道。

六、谈技术研发方向

  篮子里有什么卖什么,还是客户需要什么往篮子里装什么呢?设计什么推销用户什么,到用户需求什么我们设计什么,是广电新业务开发时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

前期市场调研结果应当作为产品设计参考,有些产品销售不好,不一定全是业务员能力问题,着实产品定位已经出现问题。

七、谈终端商的产品相互融合

  现场举行了两场终端商的签约仪式,可以明确感受到,一家终端商已经不足以去满足广电多样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科技研发方面和业务推广方面终端供应商也谋求强强联合,来取长补短,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产品服务。

  坐在会场,我可以充分感受到,有线网络有转型的需求,供应商有支持和依赖广电的愿望。有线运营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产品,寻求大量的技术支撑,也在如何营销寻求突破。

  第二天,去听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主题报告会”,座无虚席,与会者全神贯注,体现了所有广电人的期待心情。最希望听到的自然是国家对广电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国家基础信息网”国家已经给予定义非常明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一、    做国家基础信息网

  网,信息网,基础信息网,国家基础信息网。分解看来,我们才更能明确国家给予我们的定位,就是,我们未来的“身份证”。首先,我们是一个网,那么必须做双向传输,其次,信息网,那么,大数据就必须做,基础信息网,那么我想该网络处于信息交流最底层,属于大厦的地基,而大厦是怎么设计,我们广电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性,国家基础信息网,则体现重要一点是,国家会牵头来做这个巨大的工程,其资产控股必然是代表政府的单位。一张网是不可逆的潮流。整合不会延缓只会加快,任何阻挡整合趋势的态度,行为将会被淹没在发展洪流之中。

二、    打造中央厨房

  打造中央厨房,就是结构侧改革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广电应该集中资源,有机融合,降低成本,提供更广的服务。而此次中央厨房提出,关键的味道是透露出台网继续合作的信号。政府由原先的分开看看效果如何到主张走联合起来共建的路子。我窃认为,长久分离后,网络资产很可能游离广电系统,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台网的强强联合,有助于广电成为政府更加依赖的规模最大的政府播控平台。

三、    再次重申可管可控

  有线网络就技术而言,原本就是为了传播党的声音,把握舆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我们代表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属性一旦丢失,广电便再不是社会主义广电,因此,可管可控只能坚持,而且毫不动摇的坚持,不坚持可管可控的广电是没有出路的,甚至于是自杀行为。

四、    要互联互通

  这点我认为很明确告诉我们,我们不仅仅为政府服务,要更多为社会服务。建设基础网面向那些终端设备,就是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做开放的前瞻性很强网络设计,要敢于做以前没有的做过的业务。政府希望我们充分发挥广电网络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尽可能更多服务。

五、    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互联互通信息安全

  网络互联互通需要信息流通过程中的相互信任,完成有效互动,区块链技术成为目前较好的解决彼此信任的办法之一。信任是交流的基础,对信息的这种“政审”面试对于广电网络安全尤为重要。在技术层面保障告诉我们可以广电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对于大规模组网链接硬件终端和软件应用时,可以消除建设者疑虑。

  此外,布局5G、IP化、IPv6、超密集组网、物联网等等都将作为今后组建网方向。(下期连载展会篇,内容更精彩)

(中广互联专栏作者  刘岗国)

【责任编辑: 李思楚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