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视频时代,内容该如何创新?

导语:11月21日—22日,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举行。在11月22日上午举行的“视频时代的内容创新研讨会”上,来自电视台、视频平台和高校专家等人士就有关视频时代的内容创新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文作者:齐雅文)

  11月21日—22日,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举行。在11月22日上午举行的“视频时代的内容创新研讨会”上,来自电视台、视频平台和高校专家等人士就有关视频时代的内容创新进行了热烈讨论。

  东方卫视近年来频频在剧集、综艺等方面取得不俗口碑和收视,东方卫视中心总编辑王立俊从现实主义内容的布局、创新的多维度尝试和传统电视平台的花样新生三方面以东方卫视为例进行了探讨。王立俊介绍,2018年到2019年,东方卫视在内容创新方面加强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极限挑战长江行》《中国达人秀》《我们在行动》等综艺节目都取得热议和口碑,这些节目选题内容关乎国计民生,用观察和记录的形式聚焦反映新时代的变化脉搏,在平凡中发现伟大。王立俊表示,东方卫视在品类创新上除了保持平台原有的喜剧特色,还力求做到多元化、独特化,在手法创新上凸显了年轻态的手法和语态。王立俊认为,传统电视的内容创新要想获得可持续动力,需要在产业经营创新上展开积极探索,东方卫视便一手在纵向创新上深耕内容品类,一手在横向创新上洞穿行业壁垒。


图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优酷事业部副总裁郑蔚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优酷事业部副总裁郑蔚在现场表示,虽然“抱团取暖”是近期的高频词,但在这样一个寒冬当中,也同样是机会。郑蔚说:“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创新、品质和坚守三个词是最重要的,既是自我鼓励,也是自我坚定,我们希望在压力之下依然能够让好的作品诞生,给更多用户温暖的感知。”郑蔚认为,视频时代的行业人应该有立体圈层的逻辑,既尊重年轻人圈层文化的独立性,同时扩大用户的基本规模,此外还要寻找社会共情点,表达当下人的生活状态,找到底层情绪点,并积极寻找榜样的力量。


图为:江苏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王希

  江苏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王希通过分享江苏卫视在视频新生态方面的做法,展现了新时代下卫视对于视频内容创新的探索。王希表示,江苏卫视积极应对外部变化,通过大力改革,有效推动了服务、管理、效率和活力的全面升级。在王希看来,视频创新要与时代节奏紧密呼应,在兼顾传统收视人群的同时,更多观照青年观众诉求。王希说,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受众对于主流价值和美好情感的追求永远不会变,对优质内容和权威平台的认可也不会变。在视频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不变的法则,而创新是永远在路上,要永远保持清醒和勇气,创造出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作品。


图为:央视网央视影音事业群总经理、未来电视CEO李鸣

  央视网央视影音事业群总经理、未来电视CEO李鸣以新主流、智平台、全媒体为关键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鸣表示,每个媒体在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当中,既要看市场又要仔细审视自身的资源禀赋。新兴的屏幕、新兴的用户交互,接受媒体和服务的新场景的爆发,给媒体来了全新的机会,广大平台需要在分享、共享的理念之下一起推动产业的蓬勃发展。“怎么样让生态这个词真正成为大家有收益,真正落地的概念,需要有足够多用户、开发者和服务者,才能形成良好的流动和闭环。”李鸣说道。

图为: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

  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介绍,内容+传统是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团队的一条创新之路,把有效传播作为内容制作的终极目标,在节目策划阶段融入传播思维,把节目播出当做传播的起点,用内容支撑传播,用传播提升内容的影响力。过彤认为,品牌就是力量,如何创新并不是追求单体节目的口碑,而是节目之上平台的品牌,品牌也会反过来给节目赋能。


图为:蓝色火焰副总裁徐帆

  “行业人首先应保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兴趣风格,其次是对标先进,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蓝色火焰副总裁徐帆认为,当下视频时代的内容创新要分正反两面来看,对于视频内容最主要的还是“找自己”。同时,视频内容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要发掘社会中的大时代下的“小”选题,兼顾真实娱乐,在娱乐与纪实的边界合理把握。此外,信息量不等于热搜,要有清醒的新闻意识。


图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纪录片导演李成才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纪录片导演李成才从纪录片出发,谈了自己的看法。李成才认为,对于视频创新来讲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

  “在媒体融合不断推进的今天,无论是电视端的传统大型直播报道,还是新媒体的直播报道,都要考虑镜头应如何去进一步推进现场,主要考量的是融媒体环境和新闻主题策划之间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创意策划人张龙从当代中国视频新闻报道出发,以移动优先和人工智能为关键词,谈了自己的看法。张龙表示,不论技术如何发展,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发生怎样的变迁,新闻业永远需要一种传承。


图为: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姜涛

  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姜涛从观众测评在影视节目创新中的作用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姜涛说:“即便内容创新从技术、形式、内容多个方面做到极致,但如果不与观众沟通,这些都是白费的。我们要相信受众、尊重受众并重视受众,只要我们重视受众,一定会换来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