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媒行业的风云变幻中,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迭代,更是一场从思维模式到人员结构的深刻革命。
回想起昨天与一位00后传媒同行的相聚,席间他一句“主编的签字笔比直播间的点赞更有分量”,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传统媒体转型困局的深思。
那一刻,我清晰地意识到,传统媒体转型的阻碍,并非技术不够新颖,而是手握决策权的人,思维还停留在铅字印刷的旧时代。
我的一位老友,在报社深耕了20年,去年被派去开拓短视频领域。他带着写深度报道的严谨与执着,精心打磨每一个脚本,可最终呈现的3分钟视频却遭遇了网友连片头都没看完就划走的尴尬。
这并非个例,而是90%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真实缩影。一群在笔杆子世界里纵横多年的老江湖,突然要闯入流量的斗兽场,思维与模式的水土不服,让他们举步维艰。
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的例子:某电视台让有着15年时政新闻经验的主编带队做直播带货,结果硬生生把卖大米变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式的严肃宣讲。这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思维依旧禁锢在“我说你听”的旧时代。
在铁饭碗的安逸环境中,难以孕育出适应互联网浪潮的思维。就像老司机开新车,不熟悉新的操作规则,熄火也就成了必然。
然而,也有成功的破局者——
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启用95后团队策划,以“古墓音乐会”的新奇创意引爆全网,单条视频48小时播放量破3亿人次。
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让观念守旧的领导指挥充满创新活力的编导,很难创作出被年轻人疯狂传播的“文化爆款”。
时代在变,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也在变,传统媒体若想抓住时代的脉搏,就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和人员任用模式。
换血,并非简单的裁员,而是一次彻底的“操作系统”更换。
听闻一家省级报纸推行“收入倒挂”政策,95后小编的绩效工资超过副总编。这一举措引发了老同志的强烈不满,拍桌子骂街者有之。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个看似激进的改革,让他们的农产品直播在短短3个月内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
转型从来不是轻松的请客吃饭,必然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甚至有人要让出手中的“食堂饭票”。
传统媒体转型的本质是一场革命。
要么老员工集体进行思维的重装升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新的传播理念和技术;要么对新人的职责进行合理的重新分配,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权力去施展才华。
千万别以为转型只是简单地购置新设备、开通新媒体账号,真正的硬仗藏在编辑部那张看似普通的排班表上。敢不敢让习惯了传统采编流程、戴着老花镜的老员工,为精通新媒体技术、玩着VR眼镜的年轻人让位,这是传统媒体转型必须直面的问题。
这场转型之局,押上的是无数传媒人的饭碗,赌的却是传统媒体的未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进则退。传统媒体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但如果不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变革,就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遗忘。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痛苦的蜕变,但只有经历这种痛苦,才能迎来新生。
传统媒体的转型,需要决策层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和思维枷锁;需要老员工有重新学习的勇气,放下曾经的辉煌,积极拥抱新的变化;更需要给予年轻一代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成为转型的主力军。
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赛道,实现凤凰涅槃,再创辉煌。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