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

导语: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多个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3月20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1%。

  据了解,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多个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其中备案大模型产品数量、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和北斗产业发展指数均在全国居首。 

关注1 北京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61个 全国居首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介绍,北京市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豆包大模型对齐GPT4.0水平,智谱首发支持生成汉字的开源文生图模型,Kim i的200万字上下文能力领跑行业,生数科技发布国内首个文生视频模型Vidu,快手可灵大模型支持生成时长3分钟、分辨率1080P高清视频。目前,北京已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智能体创新提速,最近爆火出圈的M anus的国内产品M onica已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同时,北京已获批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聚合模型、算力、数据、应用、投资等5类、300余家伙伴企业,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朋友圈。

  北京市还建设了全国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设5G基站13.39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61个,全国居首。完成IPv6地址预规划,市级政务外网骨干网100%支持IPv6。工业互联网新增标识解析量88亿次。新增智能算力8620P,北京市智能算力规模超过2.2万P,形成国内绿色算力资源最丰富的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北京市各类商业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到100颗。

关注2 北京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

  据刘维亮介绍,北京市建成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首创数据沙盒监管制度,配给强大智能算力资源,引入1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完成脑健康医疗模型等10个模型训练。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数据资产登记窗口等9个市级数据要素服务平台,集聚100余家数据要素企业,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数据交易额达59亿元。

  北京市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数字技术应用试验田,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和产品应用落地。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落地首钢园。北斗产业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GE医疗北京基地成为国内医疗设备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数字菜田应用物联网设备1.97万套。市管企业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规模超190亿元。数字广告业营收规模超过1500亿元。“数字中轴”项目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案例集。

  在对外开放方面,北京市首批入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城市,4家在京外资企业获得首批经营试点。发布自贸区数据跨境负面清单,59家企业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建成北京跨境电子合同签署平台,接入认证企业超1.4万家。搭建了全国第一个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吸纳70余支专业团队进入运营服务体系。

关注3 重点攻关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

  刘维亮表示,今年,北京市将全力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的目标。

  在数字技术新发展方面,将重点攻关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争取在国际上取得更多领先成果。打造智能体软件,让软件更“聪明”。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科研,探索新的科研模式。支持企业组建数字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国际开源社区,形成开放合作的技术创新生态。

  同时,夯实基础设施新底座,新建5000个以上5G-A基站,加快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等4个公共算力中心,推动全市智能算力供给规模突破4.5万P。实施数据要素市场新改革,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数据要素企业200家以上,构建合规监管的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应用体系。开放产业数字化新场景,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在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方面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此外,北京市还将打造数字经济“一区一品”新格局。推动全市各区结合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例如,支持海淀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支持经开区发展具身智能、信创和未来空间产业,支持东城区发展数字文旅产业等。

  ■数说北京数字经济

  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1%。

  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

  北京已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

  北京累计建设5G基站13.39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61个,全国居首。

  工业互联网新增标识解析量88亿次。新增智能算力8620P,北京市智能算力规模超过2.2万P,形成国内绿色算力资源最丰富的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

聚焦 北京出境数据多样性和通过率居全国前列

  在数据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与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昨日记者从“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了解到,北京市共推动59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家企业通过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出境数据多样性和通过率均居全国前列。

  59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飞表示,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北京市坚持示范引领,推动国家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在北京率先突破,全国首个获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案例、首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案例、首个外商投资企业“绿色通道”案例、首个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应用案例均在北京落地。制定发布《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管理若干措施》,构建了以“自贸区先行先试+全市域便利化改革+动态评估优化机制”为模式的数据跨境流动综合管理体系。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推动59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家企业通过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出境数据多样性和通过率均居全国前列。

  同时,北京市探索更大力度的数据跨境开放举措,发布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及配套管理办法,为企业数据出境创造高效便利安全的政策条件。

  据王飞介绍,清单发布以来,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取得良好市场反响,大兴、亦庄、朝阳、昌平等自贸试验区组团积极行动,于政策发布后10日内即实现“首发即用”,拜耳、三星、赛诺菲、诺和诺德等多家企业已完成北京市负面清单使用备案,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实现数据合规出境的企业。

  “相较于负面清单政策出台前企业须履行的合规程序,政策透明度、清晰度显著提升、申报审核流程大幅简化、完整获批周期明显缩短、企业合规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充分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王飞说。

  摸排企业数据出境需求提供“一对一”靠前服务

  王飞介绍,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中,北京市突出企业视角,营造优质的数据跨境便利化营商环境。建立重要数据识别认定便利化机制,市网信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汽车、金融等典型领域率先搭建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告知便利化通道,提高政策清晰度和可预期性。推动“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扩容增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类型企业,市网信办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及各自贸组团滚动摸排企业数据出境需求,为医药、汽车、金融、征信、人工智能、学术合作、零售消费等领域23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靠前服务,实现企业申报审批总时长压缩约50%。

  同时,统筹布局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在大兴临空经济区、商务中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学城前置设立4个服务站,上线全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围绕企业政策咨询、业务场景分析、出境风险研判、安全合规指导、技术手段应用等全领域打通服务链条,形成零距离、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数据合规出境由“能办”向“愿办、好办、易办、快办”转变。

  在安全治理方面,北京市严守数据跨境流动安全风险底线。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闭环机制,提升全过程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实现既能“放得开”又能“管得住”。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对数据出境活动指导监督,建立合规抽验、出境活动风险研判、安全事件发现通报等与创新政策相匹配的风险防范机制,针对汽车、金融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指导酒店、广告等行业数据违规出境企业依法整改,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王飞表示,下一步,为更好促进数据资源跨境流通利用,赋能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企业走访调研了解到的数据跨境业务场景需求,北京将促进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倍增扩面。聚焦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在首批发布的5个领域基础上,再遴选若干重要领域加快制定出台第二批负面清单(目前已形成专家论证稿),同时探索拓展负面清单政策适用空间范围,形成务实、灵活、开放的负面清单应用机制。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