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微短剧对长剧的真正威胁,是在抢夺年轻女用户

导语:用户的细分和转移。

  (本文作者:周燚)

  科技的发展带来娱乐消费形式的变迁,与之相伴的是用户的细分和转移。

  娱乐产品的竞争,本质上是对用户人群、以及用户娱乐总时间的争夺。

  如果不同的娱乐产品,竞争的是不同的用户人群的娱乐时间,那大家则可以各自安好地发展。

  如果不同的娱乐产品,竞争的是同一用户人群的娱乐时间,那势必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

观看场景

  电影于1895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于1925年发明。

  二战之后,电视机的普及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为电视机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内容消费场景——从线下影院转移到了家庭客厅。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问世,进一步提高了娱乐消费场景的便捷性——从固定场所观看变成了“随地”观看;

  移动宽带的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娱乐消费时间的便捷性——从定时直播观看变成了“随时”观看;

  短视频和算法的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娱乐消费意愿的便捷性——从选择性观看变成了无目的性的“随意”观看,不满意就立马划走。

  电影到今天也没有死。

  科技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70、80年代为了应对电视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借助科技的力量拉开了特效大片的序幕,像《星球大战》这样的视觉大片诞生了,像工业光魔这样的特效公司出现了,好莱坞“大片”凭借高投入高门槛带来的而电视节目不能提供的视听奇观,留住了电影观众。

  此外,电影的线下集体观影氛围(类似于演唱会歌迷们的集体大合唱、相声馆里听众们和台上表演者的来回互动),也是任何线上娱乐形式无法替代的(线上用户只能发弹幕,隔空交流)。

  任何文艺作品,都不是静态存在的,当它面向受众传达给受众的时候,其生命力是动态的,只有观众参与进去,它才是完整的。

  就好比,《复联3》《复联4》在北美影院里零点场首映时,导演罗素兄弟录下了观众在每个时间节点的集体反应,或欢呼、或哭泣,只有观众发出了“声音”,这部电影的生命才算是完整的。

  就好比,在网上听相声,和在相声馆听相声,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相声从发明的那一刻,它就是面向线下的,只有去线下听才是真正的“听相声”。

  就好比,看电视直播的球赛,球迷们都需要聚集在一个空间,比如酒吧,比如电影院,方便集体释放情绪。

  在笔者看来,这就是线下娱乐和线上娱乐的本质区别。

  电视机和手机的区别,则没有明显的“线上”和“线下”的区隔线了。

  当前,电视端和手机端的区别,似乎更多是内容(用户)的区别,电视端还在为中老年观众提供内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也不愿意打开了电视机了,那未来电视会不会消亡?

用户争夺

  给长视频造成第一波巨大冲击的,是游戏。

  游戏问世后,很多男性用户都去打游戏了,不再看电视节目了。

  上个世纪,一个万人空巷的电视节目、电视剧,是不分男频女频的,而长视频现在基本是女频的天下了。

  各个长视频平台的制片人,也是以女制片人居多。

  追剧的、追综艺的,大部分都是年轻女用户。笔者身边的年轻男性朋友,很多都是好几年都不追剧,除非出现像《狂飙》这种全民现象级的剧,会看一眼。

  现在长视频内容有三个大的基本盘:

  一是,古言、现言剧,核心生产资料是流量演员,话语权掌握在这些流量演员的经纪公司手里。

  二是,大尺度的悬疑涉案剧,这个是和审查挂钩的。

  三是,照顾到电视台喜好的“台网剧”,比如家庭情感剧、女性职场剧等。这样的剧,核心受众还是女观众,只不过年龄不局限在年轻女观众。

  男性用户买长视频会员,更多是因为长视频的动漫内容、体育内容等等特色内容。但这部分男性用户,在长视频整体的会员中占据的比例不大。

  从年龄段来看,长视频要赚老年人的钱也很难,就好比龚宇就很想抓住传统电视台的那一批中老年观众,爱奇艺制作了不少的台网剧,但是抓取到这批用户的难度不小。

  主要的是,老年观众的消费能力跟不上,不习惯、舍不得、不愿意为内容付费,付费的心智没有养成,所以长视频平台现在推出了“家庭卡”“亲情卡”“孝心卡”,意思就是让年轻人为舍不得付费的老年人办会员卡。

  微短剧的用户演变则和长视频完全不同,微短剧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

  最早期的小程序短剧,靠情绪刺激,吸引了下沉用户,靠擦边和逆袭,吸引了男性用户,这都不是长视频的用户的根基。

  可怕的信号在于,看微短剧的女性用户比例在增长,一旦年轻女用户看微短剧的习惯养成了,长视频和微短剧就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了。

  从题材来看,微短剧的目标是全民向,比如从红果现在的题材布局来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拍一遍,把各种各样的用户都拉过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年轻的还是中老年的。

  这个目标能否成功的前提是——中国人看微短剧的习惯和心智能不能养成?微短剧能不能成为中国人娱乐消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要取得超过30亿+的高票房,必须是全民向。

  其中,“合家欢”就是一种有效的全民向内容策略。

  《哪吒》第一部放在暑期档,父母陪孩子看,《哪吒2》的“合家欢”属性则是更加明显加强了,片中哪吒、敖丙、申公豹都是大比例的家庭戏展示。

  《阿凡达》第一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家欢电影,《阿凡达2》是迪士尼收购福克斯后推出的,《阿凡达2》的合家欢属性就明显加强了。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