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又一家广电出台系统性改革方案!

导语:陕西广播电视台关停影视频道、秦腔广播频率、故事广播频率;“秦腔频道”“银龄频道”调整已获广电总局批复,并于2025年1月1日全新推出。

  (本文原标题为:陕西广播电视台:唱好系统变革“重头戏”,激活创新发展“新引擎”)

  陕西广播电视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到陕西考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机制,围绕新质生产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12月,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传播矩阵移动端粉丝量超过1.4亿,商业社交平台账号矩阵传播量1751亿,对外传播范围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壮大主流舆论

  改版新闻龙头栏目。新建融媒体新闻演播室,引入XR、AI等新媒体技术,持续推进龙头栏目《陕西新闻联播》内容品质升级,不断强化“头条工程”,重点宣传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突出首发性、新闻性。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集中打造“起点新闻”,作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重要抓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以新闻资讯为龙头、优质视听内容汇聚为特色、“新闻+”创新实践为支撑的国内头部品牌。目前,“起点新闻”“陕视新闻”“陕西都市快报”粉丝量均超2000万。陕西广播电视台“微信传播指数”位居全国广电行业第五位,“微博传播指数”排第六位。

  孵化重点精品内容。确定《丝路春晚》《丝绸之路万里行》《陕北民歌·遇见》《中国·考古》四个重点精品项目。《2024丝路春晚》创造现象级内容传播,国内外传播覆盖24亿受众。《2024年丝绸之路万里行·繁荣之路》横贯欧亚13国,完成600小时融媒直播,全网传播量超10亿,刷新全球媒体跨境采访报道新纪录;沿途开展10场文化经贸交流活动,签署意向合同1000多万元。《陕北民歌·遇见》突出“文化寻根和时代化表达”,开辟“遇见+”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陕西顶级文化IP。《中国·考古》第一季全网总传播量超11亿;第二季以“王城”为主题,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领观众“零距离”感受考古现场魅力,节目即将播出。

  做强做优国际传播。2024年,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在海外平台发稿1000余条,传播量超过780万,对外传播范围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上开设80多个海外机构账号。“The silk Road Shaanxi(丝路陕西)” 官方账号累计粉丝量达85万。线上强化以“The Silk Road Shaanxi”为核心的海外社交主账号,同时围绕生态、人文、旅游、美食等,2024年增开考古、朱鹮等25个海外社交媒体垂类账号,积极构建多类型、深层次、广覆盖的国际传播矩阵。线下积极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播、电视、纸媒机构的深度融合与联动,筹建中国-中亚媒体合作联盟、实现国际传播的跨区域联动。2024年,陕西国际传播中心持续加强与国际友城媒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媒体的交流合作,共同策划制作了《跨越时空的交融:中芬视角下的中国发展》《My Chinese New Year》等系列外语国传微专题。近期,陕西国际传播中心SICC聚焦中国免签政策吸引大批外籍游客相关热点,制作多条短视频在海内外社交平台成爆款内容。截至目前,Tiktok主账号“Terracotta Army Say(兵马俑说)”发布相关内容总阅读量超30万人次。

  推进系统变革

  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系统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在目前内容生产板块改革基础上,跟进开展产业板块(涉及21家企业)、行政管理板块(涉及10多个部门)的系统性改革,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效益。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好陕西广播电视台资源整合、机构重构、薪酬设定、绩效考核、队伍建设、奖惩容错“六位一体”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四个转型”,即以“全面移动优先”为导向的平台转型、以精品产品为支撑的传播转型、以“围绕主业做强产业”为目标的经营转型、以“放管服”为内容的管理转型。

  敲响改革“第一鼓”。关停影视频道、秦腔广播频率、故事广播频率;“秦腔频道”“银龄频道”调整已获广电总局批复,并于2025年1月1日全新推出。重组10个内容中心,组织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内容生产管理板块中层干部岗位由67个降为41个,平均年龄下降4.7岁,真正做到能上能下。

  抓好重点改革项目。以“起点中心”“丝路超媒MCN”“技术研究院”三个重点改革项目为抓手,围绕主业布局产业,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布局具有广电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项目。

  推动技术加速落地。自主研发的太空舱、大剧院、护林站等VR虚拟场景已完成。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大空间商业项目《恐龙世界大冒险》成功亮相杨凌农高会,正式推向市场。

  推动数字转型

  打造数字传播平台。一方面,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建设。目前,一、二期17栋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未来将实验区打造成“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重要的物理承载空间。另一方面,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IDC数据中心。IDC数据中心(一期)为9个厅局委办提供“融合云”服务;为近10家大型央企、国企提供“企业云”服务;为水利、应急、教育等重点领域提供“行业云”服务。

  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创新。起点中心与陕西省交警总队、陕建集团等共建融媒体中心。上市公司广电网络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受到广电总局肯定和推广。目前,“广电数字乡村”累计签约项目215个。

  挺进节展赛会新赛道体育转播团队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高质量完成巴黎奥运会羽毛球赛事60多场比赛公用信号制作,向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70小时的4K超高清公用信号。高质量执行“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阿布扎比国际职业柔术西安大满贯赛”“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等重大项目。

  谋划创新发展

  加强全媒体传播。对新闻宣传给予全额保障,全面提升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打造新闻“铁军”;打造“起点中心”移动端自主可控平台,做精垂类内容,引领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打通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资源,构建全新融媒生态;落实“精简精办”要求,持续深化频率频道改革,集中优势力量向重点频率频道倾斜;强化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功能,构建全球传播矩阵,全面提升陕西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内容产品,在繁荣主流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促进升级式转型。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业占比。减少大屏保健产品类广告,加大互联网广告营销力度,努力实现大屏丢失、小屏弥补。另一方面,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突出新质产能,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主业聚集。

  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设及运营。发展数字产业,盘活IDC数据中心,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赋能全省数字视听、数字文化、数字文旅等重大产业,重点打造“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国家级AI重点实验室、XR沉浸式视听平台、微短剧超级工厂,助力陕西省万亿级文化产业链。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广信新媒体转型发展步伐,积极打造“未来电视”新业态;打造“媒体+征信+基金”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金融板块一体化运营;建好丝路超媒MCN,推动大屏资源向互联网转移,广播电视主持人向网络主播转型,流量向经营效益转化;发挥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快实现新型视听技术标准和产品输出;布局养老产业,依托银龄频道,构建“活动+产业、内容+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陕西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品牌;推进乡村振兴融媒平台建设,构建陕西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宣传“总平台”与“大枢纽”。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