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国内首部“微短剧+综艺”出炉,大小屏联动会是大势所趋吗?

导语:该节目不仅是国内首档“微短剧+综艺”创新真人秀,还首度推出短剧上星计划,探索剧综联动、大小屏联动,力求引导微短剧行业走向规范化、精品化。

  (作者:李寻欢)

  微短剧这把火已经烧了好几年,但仍然很旺,且大有越烧越旺之势。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接近电影市场规模的70%。

  随着微短剧市场规则和体系不断完善,付费观众日益增多,爆款短剧层出不穷,头部互联网大厂和众多影视公司也纷纷高调入局。预计2024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展现出微短剧市场的广阔前景。

  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该《意见》强调,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推动大屏小屏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共进共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微短剧市场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粗制滥造和乱收费问题,影响观众观感,有碍行业观瞻行业,微短剧要想继续蓬勃发展,离不开“监管与繁荣并重,提正与减负并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方卫视推出了《开播!情景喜剧》系列IP的第三季,《开播!短剧季》。

图片

  该节目由东方卫视、天府宽窄、春光好传媒、光彩影业联合出品,春光好传媒制作,以《聊斋》《离婚律师》《杜拉拉升职记》《包拯与公孙策》《终极一班3》五大经典剧目和定制短剧《重返18岁之我是宁静》为基础,请来总监制宁静与监制张萌、苏可共同组成监制团,陈宥维作为演员代表,还有26位演员进行竞演角逐。

  该节目不仅是国内首档“微短剧+综艺”创新真人秀,还首度推出短剧上星计划,探索剧综联动、大小屏联动,力求引导微短剧行业走向规范化、精品化。

  26位演员同台竞技  谁才是“掌管短剧的神”?

  作为《开播!情景喜剧》系列之一,《开播!短剧季》用的是观众常见的演技类综艺模式,即让参赛者们参与演员试戏考核、舞台竞演对决,直至成为获得行业认可,并最终获得资源扶持和短剧IP孵化的权利。

  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开播!短剧季》总导演马文瀚向娱乐独角兽表示,他选择演员时最看重的点是“要很鲜活”。如果满足这个特点,能生动演绎出自己的角色,不管是演长剧还是演短剧出身,其实都不该被市场区别对待。

  依照这个选角逻辑,我们也在节目中看到了26位形象各异、拥有不同特质的演员。比如出道八年,演过《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司藤》等剧,之后主动转到短剧赛道的李沐宸,在《创造营2021》里成团的林墨,被称作“吻戏一哥”,中戏老师苏可笑称要在吻戏上向他取经的代高政,演过众多爆款短剧,被称作“竖屏短剧一姐”的徐艺真……

  正如《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爱说“我是一个演员”,却不被他人所重视,这些演员们欠缺的也是一个机会,而《开播!短剧季》便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图片

  节目播出以后,登上腾讯视频影视表演综艺榜TOP1,爱奇艺飙升榜TOP1,首播便斩获全网热搜200+,主话题阅读量当日破亿,“宁静说李沐宸是掌管短剧的神”“李沐宸哭戏”“张萌来选短剧演员了”“徐艺真上综艺”等多个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搅动社交热议。在短视频平台,《开播!短剧季》主话题突破2.5亿次播放量。

  而据CSM71城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开播!短剧季》10月20日收视率为2.518%,在所有省级卫视黄金档中排名第一。

  但从《开播!短剧季》的选角和试镜规则上,我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窥见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市场的残忍力度。

  演员有26个,但试镜机会只有24个。徐艺真、李沐宸等具有一定知名度,被监制们认可的演员,不仅可以获得多个试镜邀约,甚至能够综合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爱好去进行反向选择,而不少演员连最初的试镜邀约都未得到。

图片

  事实证明,监制们没有看错人。由于节目组的规则是一个剧目让不同演员选择同样片段进行试戏,让演员们不管是台词、形体等基本功也好,还是对角色、剧情的把握程度,都在对比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竖屏短剧一姐”徐艺真在饰演复仇的杜拉拉时,节奏妥帖,设计得当,表情到位,不少观众留言认为“像在看剧”,而同样饰演杜拉拉的新人演员欧阳娣娣则在与其的同台对决中失利。

  有不同意见的不止观众,监制们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分歧。比如《聊斋》剧目试镜环节,宁静、张萌对乔靖雯和李沐宸饰演的或灵动或妖媚的狐妖,产生了不同看法。这也是个人特质、观众口味和市场机制的集中呈现。

  国内首部微短剧+综艺  全景呈现短剧IP孵化过程

  作为一种新兴的、活跃的文艺形式,微短剧的备案和上线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据艺恩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备案的微短剧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其中虽然有不少因为资金、拍摄、审核等原因被腰斩,但光是2022年10月到2023年8月底,便共有1125部微短剧上线。

  《2024年H1微短剧行业观察与营销指南》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微短剧备案与播出数量双双增长。

  微短剧备案和上线数量增长势头迅猛的同时,微短剧创作者也趋于多元化、专业化,行业分工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日趋成熟,而历史更悠久的综艺节目,更是早早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游戏范式。

  虽然政策鼓励,市场需要,但微短剧+综艺,到底该如何有机结合?

  《开播!短剧季》是《开播!情景喜剧》系列的第三季不假,但更重要之处在于,该节目在形式上而言,是一种行业前所未有的全新尝试:国内首部微短剧+综艺。光是这种敢开他人不敢开之先河的勇气,便已经值得行业为其点一个大大的赞。

图片

  总导演马文瀚向娱乐独角兽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做《开播!短剧季》,第一是当下确实有许多观众在看短剧,但有些人觉得短剧很low,行业端和观众端对短剧的争议都很大;第二是觉得综艺本身对于这种有强反转、强剧情推进的短剧有硬性需求,二者在产品特点上是可以进行结合的。

  电视台作为行业一份子,他们希望整合行业资源,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来搭建一个连接经纪公司、制片公司、演员、观众和市场的平台,从而去“选出更多优秀的演员和一些业内人士,做更优秀、叫好又叫座的精品短剧”。

图片

  开先河固然好,但难点也不少。比如不少观众对微短剧的认知,还是在手机上观看的竖屏短剧,对横屏短剧的概念缺乏一定认知;微短剧和综艺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产品,有着各自的产品机制和部分不兼容的内容特点;如何让综艺内容辅助后续微短剧的孵化上线?

  从已经播出的两期内容来看,《开播!短剧季》给出了自己解法。

  首先,结合微短剧的生态特色,为《杜拉拉升职记》《聊斋》等短剧量剧定制试镜流程,从而挖掘演员在微短剧领域的特定技能和潜力。而演员从长剧集里锻炼出来的部分技能,是要被摒弃,或者说要做出改变,更往微短剧方向上靠。

  其次,节目组在拍摄播出过程中,会召集短剧行业头部力量,发现有合适的短剧IP,就立刻着手孵化,并与节目一起同步播出,实现剧综联动。

图片

  可以说,《开播!短剧季》的出现,有利于加强观众对微短剧尤其是横屏短剧的熟悉度,有利于提升行业对演员的认知度,全景呈现短剧IP孵化的过程,也有利于促进微短剧行业再升级,使其提质增量,进入到next level。

  微短剧频繁上星  大小屏联动将成大势所趋?

  微短剧原只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小程序中有一席之地。2020年8月,广电总局首次将微短剧纳入监管体系中,算是官方认证了微短剧的主流化前景。

  之后,大批互联网平台、电视台、经纪公司、制作公司不再观望,而是大批量跟进,并让微短剧三天登上一个小台阶,五天迈入一个大台阶。

  行业对微短剧重视程度加深的同时,观众对微短剧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促使不少卫视对微短剧进行了一定的上星尝试。2023年12月,湖南卫视上线首部微短剧《风月变》,2024年5月,浙江卫视上线聚焦现实主义的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江苏卫视、重庆卫视等也有一定的上星动作。

  而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发布以后,微短剧+文旅等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开始显现。

  今年9月,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董昕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总局正在努力“打通大屏和小屏,让优质的微短剧大小屏同播成为常态”,并希望“用‘微短剧+’这种形式赋能千行百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于今年9月联合推出了“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并有综艺创新、剧场启航等全新行动。

图片

  其中,《开播!短剧季》在10月13日开播,品质东方·微剧场在10月14日黄金档开播。若该节目中的短剧有所孵化,很大可能会在该微剧场上线。

  从微短剧上星,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再到微短剧+,都离不开的一点是短剧精品化。因为不管微短剧行业如何风云变幻,那批高质量的微短剧,始终会傲立潮头,这也要求每个创作者,拿出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创作每一部作品。

图片

  基于发展和竞争的角度看,在以爱优腾芒为主的长视频平台和以抖快为主的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以后,许多电视台都陷入了比较被动的局面,这是由经济发展态势、观众审美趣味、平台不同特点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

  但微短剧+、微短剧上星、大小屏联动等全新业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台的内容生态,为电视台带去了不少新增量和新可能,能够促进媒体融合,增加盈利方式。而相比于手机,电视的大屏幕,其实更能展现品牌的植入价值与营销价值。

  躬身入局,积极探索微短剧+综艺、大小屏联动的《开播!短剧季》,便是沙丁鱼里的鲶鱼。微短剧大小屏联动已是大势所趋,唯一的疑问只是,它会在何时真正到来。而我们更加坚信的是,不管这一时间节点为何,微短剧都在持续告别粗制滥造,拥抱增量提质,以向阳花之势,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