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湖南广电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捐赠纪录片《中国》,探索“全媒体+博物馆”多元艺术表达

导语:探讨数字化时代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下的“博物馆+”全新图景,如何创新内容协作方式与运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激活文博资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月5日下午,纪录片《中国》版权捐赠仪式暨“数字文博与智能传播”圆桌座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报告厅举行。湖南广电将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版权赠予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启湖南、陕西两省文化资源、学术交流、大众传播的相互赋能,探索“全媒体+博物馆”多元艺术表达,探寻“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台长蔡怀军,代表双方完成赠予仪式,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湖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叙良,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国家广电总局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张延利,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菲,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纪录片《中国》《河西走廊》制作人李东珅,陕西历史博物馆代表和湖南广电代表到场见证捐赠仪式,并参与“数字文博与智能传播”圆桌座谈,探讨数字文博与智能传播。

陕湘两省文化跨界大动作,探索“全媒体+博物馆”多元艺术表达

  纪录片《中国》是湖南卫视、芒果TV与伯璟文化呕心沥血8年,推出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凭借文化自信的立意、高动态范围影像等技术创新和诗意隽永的审美创新,受到学界认可,同时也颇受年轻观众喜爱。

  捐赠仪式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台长蔡怀军,代表纪录片出品方正式将纪录片《中国》第一季4K版本,递交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手中。

  “四季长沙春常在,且在长安度一宵。”侯宁彬如是感慨纪录片《中国》从长沙到长安的珍贵情谊,对湖南广电此次捐赠表达感谢。侯宁彬表示,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空间。湖南广电集团是全国最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文化科技融合的主流新媒体平台建设。无论是纪录片《中国》还是芒果数智,都是湖南广电“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杰出代表。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启陕西和湖南、陕历博和湖南广电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蔡怀军表示,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以澎湃的动力深刻地改写着文化、艺术、媒体行业的面貌。我们期待陕历博的手艺人来与我们芒果的手艺人一道,以 AIGC 技术为核心,以秦汉文化AI互动式数字展——《秦汉441年》为起点,创造像《史记》这样的跨越千年,成为文化根脉的中华IP。我们期待我们的核心专利技术,联合推进文物数字化采集、储存、展示、传播,让更多古文明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下重见天日。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加入永久合伙人机制,打造内容工业体系的创作者社区,构建强强融合的超级数字文博生态。

  《中国》第一季跨度从春秋到盛唐,以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为主线,挖掘古代中华文明中对今日中国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人与故事,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为观众带去悠悠千年古国的精神图腾。

  此次捐赠仪式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展映、数字化展览等多种方式,构建沉浸式观览场域的同时,将纪录片《中国》第一季资源充分运用到科普教育和公众服务中,让公众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故事。

数字文博业态创新大事件,探寻“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同期举行的圆桌座谈中,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文博与智能传播——‘文化+科技,全媒体+博物馆,文化传播+新时代’”主题,探讨数字化时代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下的“博物馆+”全新图景,如何创新内容协作方式与运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激活文博资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看来,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文博行业和媒体行业共同努力。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湖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陈叙良认为,如何从浩瀚史海中提取与时代价值有关联、适合传播的文化内容,使其变成超级文化产品,内容创新是核心,内容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和提炼,赋予其生命力、价值观、文化使命和独特性。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也有同感,她认为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做文物的开发,而在市场推广、宣发和讲故事的能力上,希望通过与各方的强强联合,不仅呈现文物本身的价值,还能通过科技手段解读其背后的信息和文化,让老百姓更好地接受和传播。

  媒体行业专家和内容创作者,提出了数字时代下传播创新策略。国家广电总局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张延利介绍,历史、文博、考古题材的纪录片,是年轻人最喜欢的纪录片题材之一,IP化则是让文博和优秀历史文化更好触达广大网络用户的重要策略,同时也要考虑全媒体时代下的分众化,包括平台的分众化和人群的分众化。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纪录片《中国》《河西走廊》制作人李东珅分享,传统的拍摄手法不再让自己感到兴奋,而与芒果数智合作,基于数字文博新技术以及博物馆馆藏训练AI秦汉大模型,能够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生产工具,所有的应用者都可以来平台进行自己的创作,也将真正打破制作和创作的门槛。

  数字时代下,新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博物馆更好地保护和记录珍贵的文物,还能够降低用户接触和了解文物的门槛,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和连接创作者与文物资源。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菲分享,近期他们成功地对湖南省博物馆藏的一件2000多年前的T型帛画进行了数字化采集。此前传统的激光扫描技术无法将其采集成一个模型。此次算法工程师利用表面神经核重建技术和人工智能模型,成功还原了文物的原貌,并在深圳文博会上以四倍大小的形式呈现给了观众。

  如何面对用户的分众,如何在分众里面打造具有独特文化标识的IP,打造IP过程中别忘了共鸣,需要各方齐力。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所说,通过跨界跨行业的联动协作,“和文物之间不再是一块玻璃的相隔。”

  芒果数智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未来将在数字文博大平台建立基于博物馆馆藏、展陈、教育研究等功能的内容创新协作,文物数字化、多模态数据机构化,共同策划打造秦汉AI影像大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出《秦汉441年》数字特展,推出精品内容。

  此次陕湘两省文化跨界合作,是行业内不同文化服务机构间内容协作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方式。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和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形象化,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无限延展中华文化的意蕴魅力,让中国故事更加鲜活立体地传播到广阔远方。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