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2024年第2期《新传播》杂志,标题有改动。作者喻国明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横空出世的Sora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撼效应。它能够根据现实和人类的想象实现对对象、场景的多角度影像的构建和创造,是更具人类实践场景价值的一种“场景媒介”。它的出现,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升维。
1956年,在由达特茅斯学院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这被后来的人们看作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漫漫65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呈现为“一维线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表现为面向特定领域问题并寻求专用的解决方案,其代表诸如生产财报类新闻的智能写作平台 Wordsmith、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等,虽在一些垂直领域中对人类智能有一定超越,但这种能力仅是“线性且单一”的,未取得通用性进展。
而2022年末,ChatGPT问世,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的生成式AI展现出涌现能力,此阶段为“二维通用涌现阶段”。ChatGPT构建了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相结合的超级系统,开启了社会与传播的通用智能化进程。在这个阶段,技术实现了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的连接功能,媒介生态系统从“小系统”进化为“大系统”,媒介生态圈持续协同演化。而当Sora这个“世界模拟器”出现以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构筑世界的样态,通过“理解世界”,来为人类丰富多彩的实践场景进行丰富多彩的呈现。此阶段为“三维体验泛化阶段”。
作为一个视觉数据模型,Sora以场景媒介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与人类认知感觉上完全一致的真实场景,其通用性能力显著提升。在该阶段,人工智能开始具备感知、理解等思维能力并能够完成自我进化和创造性思考,理解世界和社会内部的复杂系统,并做出深度决策。
那么,作为场景媒介,Sora具体会给我们的传媒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新的路径、新的模式转换和平台再造呢?
1.“换场景”:体验时代的到来。Sora将在XR技术与3D全息场景的基础上,构建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类实践场景,使得人类越来越多地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去认知、触摸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样貌、知识和原理,它将造成以往作为主流传播影响力模式的“第三人称”的信息和知识的“投喂”方式愈来愈边缘化、弱势化。引发传播逻辑中“第一人称”认知范式的转换,这便是传播场景的转换为传播影响力发生所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如何去影响和引导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主动选择信息和理解知识的人们。
2.“换模式”:内容治理将被用户治理所取代。Sora为我们所提供的丰富场景,它能够将对于传播效果的追求从过去只注重内容的把控转向更具有全要素、全环节治理把控的新阶段。传播者可以基于新闻和信息接收的特点及用户的特点,透过各种信息场景的构建,让人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学会解读信息的标准和衡量尺度,极大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形成“用户治理”的全新模式。显然,从“界面”治理到“过程”治理的转型将极大提升我们传播的影响力。
3.“换手段”:“场景力”比“讲故事”更具共情和认同效应。由于有了Sora等场景工具,我们便有了比讲故事更有沉浸感的场景共享的升维手段,这将构造影响舆论场域的新机制。它将以“场景力”影响舆论导向,实现从“话语认同”向“场景认同”的转型。
4.“换平台”:游戏是承担未来传播的“升维媒介”,也是未来社会实践的主平台。游戏作为重要的媒介品类将实现从“污点媒介”向主流媒介的转型。研究表明,游戏这个实践平台是未来社会交往、实践、创造和交流的一个基本平台。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