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观察】5G偷流量,开启容易关闭难

导语:用户对5G的抱怨多集中在“费流量”的问题上,有用户称开启了5G网络后,流量使用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有用户怀疑5G“偷流量”。

  11月9日,“5G开关被取消”的话题持续挂在热搜榜上,诸多用户反映手机系统更新后,设置中的4G和5G切换开关被取消。这一变化可能是运营商的要求,旨在提高用户的5G使用率。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手机用户及运营商时了解到,的确有部分用户有关闭5G的需求,但找不到开关,而运营商工作人员则表示没有关闭5G的必要。

  在业内观点看来,如今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5G套餐资费高、网速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已不再突出,4G、5G的边界正逐渐模糊,通信行业的竞争重点正悄然转移。

  5G开关何处寻

  虽然5G手机已经普及,但对很多用户而言,网络的升级让人“不情不愿”,白领刘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由于自己工作繁忙,很担心微信消息延迟,此前这种情况不止一次,感觉关闭5G后有所好转,所以自己尽可能地不使用5G网络。

  目前刘女士所使用的是iPhone14 Pro Max手机,该手机支持5G网络,虽然刘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忆称,并没有主动向运营商要求网络升级,但当自己的电话卡从上一部iPhone7转入新手机后,屏幕上自动显示5G网络,为此她需要在“设置”中选择“蜂窝网络”,之后在“蜂窝数据选项”中关闭漫游才能切断5G,对此刘女士的感受是“非常麻烦,不好找”。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线下门店,试用多款手机后发现,关闭5G的确是个难题,例如在OPPO rene系列手机上,用户需要在“设置”当中选择“版本信息”,之后连续点击版本号,在“开发者选项”中选择关闭5G。在新款的荣耀手机上操作方法类似,找到5G开关最起码三个以上步骤,现在小米13 ultra上,用户想要关闭5G需要在拨号页面输入相关代码,与之类似的还有vivo X90系列。

  工作人员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的确有顾客购买手机一段时间后,返回店内咨询5G开关方法,对部分顾客而言,连续点击版本号这种“隐藏操作”意想不到,捉摸很长时间也不知5G如何关闭。

  白领唐先生就有这样的苦恼,此前他使用的vivo手机有一键切换网络的功能,还能够语音操控,不过换了新手机后,虽然是同一品牌但5G开关却难觅踪影,他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如何操作。

  至于为何对5G敬而远之,唐先生表示,自己平时对手机的依赖并不强,工作时候主要用笔记本电脑,娱乐的话用游戏主机,对手机上网需求不高,在流量上能省一点是一点。更关键的是,平时在自己家中和办公室均有无线网络,如果开启5G的话,发现很多时候手机优先选择使用5G,平白浪费了WiFi。

  唐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既然手机上不能一键开关5G,那在办公室自己就干脆关闭运营商网络,让手机不得不连接WiFi。

  “偷跑流量”谁之过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用户对5G的抱怨多集中在“费流量”的问题上,有用户称开启了5G网络后,流量使用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有用户怀疑5G“偷流量”。

  有用户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转成5G网后不到一个月主卡流量就用完了,每个月还需买额外的流量包,之前4G网络下,感觉每月30G、40G的流量完全够用,如今却经常超限。

  刘女士称,平时自己除了用手机看影视剧外,便是拨打视频电话,也没有开热点共享网络的习惯,所以发现流量超限后便要求运营商查询数据,发现有几次几分钟就消耗了100MB。

  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偷跑流量的问题并非运营商责任,的确有不少用户都反映过该问题,但很多情况下是因手机后台应用未关闭造成,例如有些应用会在后台自动下载,此外,手机系统也可能自动更新,也不排除系统把资料备份自动上传云端,以上举动均会损耗流量。

  不过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对电话卡中流量使用存疑,可以进行申诉,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称,用户可以下载中国移动App,计算被扣除的超额流量费,在“我的投诉”中选择“费用疑问”一栏,把申诉内容填写清楚提交即可,工作人员会自动回访,一般1-3个工作日就会给出处理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申诉内容为近一年中的费用问题。

  对于资费问题,通信专家马继华分析称,一方面用户对网络资费需要密切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找运营商申诉,另一方面,也不用对5G费流量的问题太过担心,理论上使用流量的多少取决于下载、读取的内容,例如1G的视频,无论用5G还是4G打开耗费流量不变,不过由于5G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4G的20倍,内容加载速度更快,即便用户只看了开头几分钟的视频,耗费的是全部视频的流量。

  不过专家也同时指出,在4G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视频加载速度不会与5G有太大差异,个人使用习惯对资费影响并不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下的应用开发者把App越做越大,流量耗费也随之增加。举例来说,现在手机屏幕越发高清,视频的码率也水涨船高,在游戏上,高画质几乎成为标配,满足最基本的流畅、不卡顿要求,所费流量便不会太少。

  “区分套餐没必要”

  实际上,问题矛头一直指向运营商,此前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的话引发广泛关注,他表示,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的要求下取消了“5G快捷键”,因为运营商发现很多用户购买了5G手机却关闭了它们的5G。

  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当被问及5G电话卡能否再转回4G,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必要,是否为5G网络并不取决于电话卡,只要用户手机支持便会自动加入5G网络,此外就是看当地基站分布情况,是否有5G信号覆盖。

  至于5G资费高的问题,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售的套餐中5G的费用不一定比4G要高,需要看套餐内包含哪些服务,一般来说其价格由国内流量、国内通话、国际漫游、光纤宽带等内容综合决定。

  以中国移动为例,其4G“全球通尊享计划”套餐为288-588元/月,而“5G畅享套餐”则是78-598元/月,其中又会根据当月实际套餐使用费用享受到不同权益,例如在5G套餐中,实际当月消费不低于78元可享受200M宽带,不低于118元可享受全球通银卡。

  业内观点指出,在个人终端上,5G、4G差距不大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前些年更高的5G资费的确劝退了很多用户,运营商早已意识到这一点,模糊了5G、4G的边界。

  TMT独立分析师付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运营商甚至可以取消“5G套餐”说法。因为5G套餐用户可以用5G,非5G套餐用户则不可用5G的情况已成为过去。既然所有用户均可以使用5G,“5G套餐用户”已没有意义。更进一步来说,运营商的套餐也不应该再分“5G套餐”“4G套餐”,只要终端支持,原有的4G套餐用户也都应该能以较低的速率接入5G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推广5G网络、扩大用户群体仍是运营商的重心所在,在三大运营商的月度报告中,5G用户数量一直是关键,不过其增量不仅局限于个人用户,在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浪潮中,家庭5G宽带有更广阔的机会。

  例如中国移动曾在采访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家庭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649亿元,同比增长9.3%;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55亿户,净增1115万户,行业领先。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规模达到6036万户,渗透率达到23.7%,升级发展空间巨大。移动高清客户规模达到2.01亿,智能组网客户同比增长50.1%,家庭安防客户同比增长40.6%,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新场景HDICT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数达到2088万户。智慧家庭应用增长贡献继续加大,家庭客户综合每户平均收入达到人民币43.3元。

  业内观点指出,伴随着5G通信发展,其应用方式也有着巨大改变,毕竟个人端的增长始终有限,家庭、企业用户乃至工业领域才是更广阔的天地,通信行业变革的前沿正在此处发生。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