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2023马栏山指数态势分析:视频文创产业发展进入深刻变革加速期

导语:报告指出,视频文创产业总体上从“新视听”和“视听+”两个方向发力,向外拓展延伸价值链、业务链、创新链、产业链,重塑数字化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助力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马栏山指数课题组)

  7月13日上午,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AIGC发展与机遇”高峰论坛在长沙举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代表马栏山指数研究联合课题组,在论坛上发布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马栏山指数”研编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共建重点项目,到目前已连续推出5期,日益成为引导视频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晴雨表”。

  视频文创产业是文化数字化、数字文化化和媒体深度融合汇流的产物,在推动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户文化消费在内容、形式、空间、需求和领域的巨大变化,对视听内容生产和服务供给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在重构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格局。报告指出,视频文创产业总体上从“新视听”和“视听+”两个方向发力,向外拓展延伸价值链、业务链、创新链、产业链,重塑数字化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助力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国视频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回暖,马栏山指数核心产业指标较前三年有大幅跃升。

  本期马栏山指数核心产业指标由内容生产、用户消费和经济产出3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内容生产指标值为169.67,较2019年提升44.4%;用户消费指标值为143.43,较2019年提升26.4%;经济产出指标值为273.6,较2019年提升154.7%,整体核心产业指标值为203.37,较2019年提升81.1%。疫情之后视频文创产业迅速恢复增长势头,尤其是视听内容付费收入、视听拓展业务收入强势拉动产业逆势而上,推动视听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

  本期内容生产指标中,视听内容创作者规模(指标值228.43)和优秀视听内容数量(198.44),成为拉动该指标上扬的重要力量,创作生产主体进一步回归涌入视听行业,创制出大量视听内容。用户消费指标中,视听用户规模连年增长,指标值稳步攀升,视听消费规模在2021年呈下行态势,但2022年迅速反弹,指标值也从97.42升至146.37,说明消费端正加速回暖,未来消费端将成为拉动产业跃升的关键一环。经济产出指标中,视听内容付费收入(指标值556.39)和视听拓展业务收入(指标值501.29)保持连年高速增长态势,内容付费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并且随着内容独播成为常态,形成用户对多平台内容同时买单的态势,内容价值进一步凸显。视听拓展业务一直是拉动产业创新性发展的引擎,尤其是“视听+”业务不断打开大视听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视频文创产业核心层结构持续优化,“视听+”连接器作用日益增强。

  大视听产业核心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大幅增长,首次突破千亿、达1209.38亿元,同比增幅领跑各收入类型;广电5G建设加快落地,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成为广播电视机构产业增长重要支撑;短视频、直播电商等视听新业态持续迸发活力,收入同比增速连续四年超20%,微短剧等行业新势力显现产业潜能。“视听+”连接器作用持续放大,进一步拓宽和拉长产业链。政务、教育、医疗、康养、文旅、金融、农业、本地生活、数据服务、终端制造等纷纷接入视频文创版图,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稳量提质,爆款视听IP化运营成为重要风口。

  2022年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上线数量均呈精简收缩态势,其中网络电影上线数量仅为2018年的25%,但质量有大幅跃升,精品供给已成行业共识。在大屏端,2022年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动画片全年总收视率分别为0.140%、0.148%、0.068%、0.091%,虽然大屏用户逐年流失,但收视率较往年(2021年分别为0.132%、0.187%、0.065%、0.097%)基本保持稳定,电视剧和纪录片的总收视率还呈上升态势,一系列好剧好片将观众拉回大屏。据统计,2022年全国卫视频道播出了44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展播剧目,累计超3万集,揽获70%的电视收视用户,弘扬主流价值、记录时代发展、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作品正成为引领视听创作传播的重要力量。系列好剧好片赢得观众喜爱,这种喜爱也由线上拓展到线下,各种爆款视听IP紧密嵌入城乡发展中,视听IP与城乡文旅、经济发展的线上线下联动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实现双向赋能。

  四是多渠道价值释放、多元化消费路径与数智化产业创新,助推以消费驱动为特征的产业新增长。

  视听领域不断重塑大众的媒介使用、信息获取、社会交往与商品消费等生活生产方式,用户结构伴随产业发展持续变化。视频文创产业沿着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态向前演进,从流量圈地转向商业变现,深耕用户价值成为视听产业发展跃升的关键。数智化进一步革新产业技术发展生态,大数据、大模型驱动视听生产及服务方式转变。生产环节,5G、XR、元宇宙等技术共同打造高新视频新业态,虚拟数字人商用化加速,持续丰富创作元素和应用场景;AIGC成为内容生产新模式,基于大数据、大模型的智能化制作正在革新行业创作生态。2023年上半年,百余家媒体机构官宣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在国内媒体数字化聚合平台、内容创作及信息智能服务场景完成首次着陆。传播消费环节,大模型算力服务与内容资源库、用户数据库相结合,将优化智能推荐服务;超高清显示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视听消费终端加速成熟,沉浸式全场景服务有望成为视听消费新趋势。

 

  五是视听产业推动资源集聚、业务联通,加快构建空间上区域协同、业态上垂直整合、宣传上联盟聚合的发展新格局。

  视听产业不断涌现政企联合、区域协同、媒体联盟等发展模式,以创新性、协同性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层面,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联动政府部门、视听企业等多元主体,通过资源连通、能效聚合,构建创新协同、错位互补的产业发展生态。同时,视听产业基地探索建立跨区域、跨平台、跨行业的大协同机制,如规划构建“京津冀视听走廊高新视听产业集群”,旨在带动产业区域性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传层面,国家广电总局牵头建设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其他层面的联盟也逐渐增多。这些新举措在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推动大视听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