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以“国家文化大数据,数字经济新引擎”为主题的2022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高峰论坛在线上召开。作为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官方分论坛之一,论坛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广播电视局、河北省文物局协办。
论坛上,中宣部文改办原一级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宋文玉,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龙,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韶华等嘉宾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怎样落地落实见成效”“让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中永生—以‘一带一路’为例”“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共建数字文化生态”“赓续文脉,数智赋能,探索文化数字化江苏新实践”“文化数字化的河北实践与探索”等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共同交流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文化新基建”的实践成果。
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平在致辞中指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赋予了广电网络多项任务和使命。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已经高标准建设完成了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红色基因库试点建设,开展了河北红色基因库数字平台建设,相继启动河北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河北省域中心、华北区域中心和国家文化专网河北局域网建设。下一步,将积极谋划文化大数据产业项目,全面推进全省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实施。
高书生在论坛上重点解读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阐释了统筹利用文化领域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按照统一标准关联文化资源数据,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实施路径。他指出,数据是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关联是核心生产力,关联数据是核心资产。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
李德仁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建议国家设立“一带一路”数字文化遗产科学工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弘扬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利用最新的测量、遥感、计算机视觉、AI、VR/AR、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重建数字文化遗产,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促进学科交叉,带动技术进步,使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中永生。
宋文玉在演讲中提出,中国广电作为媒体、信息和科技融合的生态型中央文化企业,将切实担负起舆论传播引导主渠道、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数智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企业使命,深入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广电总局“未来电视”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专网,探索共建数字文化生态,推动文化数字化布局,合力促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繁荣发展。
姜龙和王韶华在论坛上分别总结分享了文化数字化在江苏及河北的实践探索,以及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交流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参与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经验做法,确保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积极稳步推进。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