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金)
今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主要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三条都提到了国家文化专网,可见其重要性。
为什么要建国家文化专网?
建设国家文化专网,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考虑,依托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打造而成的与公网并行的专网。
公网,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
看完这段对国家文化专网的描述,很容易会产生两个疑问:
国家文化安全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放着互联网不用,要专门大动作依托我们意识里“落后”的有线网络打造专网呢?
这两个问题,我们放在一起回答。
首先,国家的文化安全非常重要,借用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的比喻来说,国家文化基因数据,其重要性好比人的生物基因数据;生物基因数据被盗取,可以制作成基因武器,而文化基因数据被盗取,民族的历史文化会被改写。也因此,国家的文化数据安全极为重要。具体后文会有详细例子解释。
那么回到上面的问题,之所以不用互联网来承载海量的国家文化数据,就是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我们分三点来说。
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中科院的吕述望教授,主张中国(包括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不存在互联网,只是美国因特网的用户。中国互联网有被美国关停的威胁。
2021年6月,美国政府以违反制裁为由,关闭了30多个伊朗新闻媒体使用的网站。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停止对伊拉克域名解析,让伊拉克从互联网上消失;2004年给叙利亚断网,让其从互联网上消失了3天。
我们的邻国俄罗斯,自2014-2018年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因特网系统RuNet,并在2019年拨款200亿卢布进行断网测试,以预防如果美国关闭对俄罗斯的国际互联网,俄罗斯境内网络仍能够正常运行。
尽管近些年,中国主导了IPv6的雪人计划,在国内部署了1台主根服务器,3台辅根服务器,在网络安全上有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中国目前并没有公开进行过断网测试,我国是否真的拥有互联网主权仍是具有争议的,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那之所以我们不用互联网,而是有线网络承载国家文化专网,第一个原因在于,当年我国加入WTO时,有线网络不对外资开放,是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推荐观看吕述望教授在《中国正在说》节目上的讲座,以及张捷教授《网络霸权》一书。
文化数据本身具有极大价值,如果原始数据在互联网上被盗取或泄露,损失是巨大的。
这里,来讲讲我对文化数据价值的理解。
(1)文化数据,很大一部分是文物数据。我们知道现实生活里,国家文物是无价的,那么如果依托现实文物数据,在网络上复制一个一样的数字藏品,这个数据有价值吗?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禁止将文物原始数据制作成数字藏品出售;因此,现在的文物数字藏品都是文物经过二次创作而成的。随着技术发展,尤其是VR等技术的进步,未来在现实世界之外,或许会诞生一个网络中的第二世界,元宇宙。元宇宙中的物件,由于建立在区块链之上,具备交易的价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文物的原始数据在网络上泄露,是不是就等同于现实中的文物被盗呢?网络上被盗窃复制的数字文物,与原版的数字文物一模一样,文物的价值就被盗窃抢夺了。
(2)大家可能觉得我夸大其词了,文物本体具备收藏价值,数字文物只是一段数据,哪怕被复制了,又能有什么损失呢?大家人手一件国宝的数字藏品,时不时拿出来观摩,还能增加中国文化的传播呢。
这里要提到文物数据的价值之一,艺术价值。
今年7月,法国奢侈品牌Dior在其2022秋季系列中上架了一款半身裙,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极为相似,重点是Dior称之为其原创的“标志性的Dior廓形”。Dior马面裙事件遭到中国消费者的抗议,舆论压力下,Dior下架了中国境内的半身裙,但在国外继续销售。当然,这不是偶然事件,网友在Dior官网发现了类似于明代《花鸟图》花纹的Dior Jardin d'Hiver图案。
左:Dior半身裙 右:中国马面裙
这个对比更加明显,上面的是中国品牌“你好美荔”2019款马面裙,下面是Dior2022年推出的Dior原创半身裙
左:Dior Jardin d'Hiver图案;右:中国明代陆治《花鸟图》
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出现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艺术品,这些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是设计师的天然宝矿。
举几个例子,故宫旗下淘宝店,依托于馆藏文物带来的灵感,设计出了很多爆款小物件,比如这个千里江山图火漆,比如灵感来自于各大名画的猫猫盲盒,2018年故宫淘宝销售额达15亿元。
故宫淘宝爆款火漆-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
故宫淘宝猫猫玩偶盲盒,灵感来源于历史名画
今年春晚,灵感来自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人惊艳。21年河南卫视春晚,爆火的古风节目《唐宫夜宴》,灵感来自于河南博物馆藏《隋代乐舞俑》。河南卫视也就此打通了任督二脉,创造了大量火出圈的古风节目,质量都非常高。2021年,建业集团与王潮歌导演在河南联手打造了文旅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自2021年6月5日开业,截止2022年7月底,在疫情几发的情况下,累计接待观众75万人次,观剧人次近350万(单人门票近300元),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
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
上:河南春晚火出圈节目《唐宫夜宴》;下:河南馆藏《隋代乐舞俑》,节目非常好看,没看过的推荐观看
好评如潮的文旅项目
又比如中国游戏界让人非常期待的《黑神话悟空》,其游戏故事背景源自于中国名著《西游记》,在目前已放出的预告片中,能发现大量的文物古迹,制作精良,与古代传说故事结合,让文物再度活了过来。又如四川安岳石窟,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云南崇圣寺三塔等等。
上:游戏片段 下:现实古迹
游戏场景-源自重庆大足石刻
游戏场景-文物与神话结合,活了过来
我们五千年的文物,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对于设计师来说,无论是服饰、建筑、影视、游戏等等领域,都是一座天然的宝矿。如果文物数据大量泄露,也就意味着祖先留下来的宝藏与所有人共同分享。当然,外国人学习中国艺术文化、设计产品,宣传中国文化本是一件共赢的事情。但如果外国人借鉴,甚至抄袭了中国艺术文化,并以原创之名申请了专利,当中国设计师也想设计一条我们已经使用了600多年的马面裙,却被外国人拿着申请的专利起诉抄袭呢?
法国Dior的马面裙事件很容易辨别,但我们五千年传承下来的艺术设计实在繁多,很多文化传承大众是不熟悉的,如果日韩或者东亚近似文化圈的设计师,学习并进行了收归己有的“原创”呢?
(3)除了艺术价值以外,文物数据还具有历史政治价值。
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假文物相关的推文,后来很快被人举报删掉了,好在我截了图。并仔细搜了一下,看到也有网友归总了他搜到的事件发展链条,大家可以看一下。(下方图片可以向右移动)
尽管这个案例手法粗糙,容易识破,但能清晰地看到引导舆论的手法
后来发现是一款游戏的人物模型
大致逻辑就是,拿一个铜人像说是5000年前苏美尔人做的,非常精美,然后以此开始篡改历史,说炎黄子孙是古代苏美尔人的一支。到最后直接把中国人的祖先给改成了白人。当然,这个舆论引导手法太粗糙,做的太假了,直接被发现所谓的古代铜像是一款游戏的人物3D建模。
从这个事情可以理解,文物是有历史价值的,可以佐证历史。不然通过精心编造,甚至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祖先都换掉。
上面微博的例子,只是一个制作低劣的宣传,可以轻易被推翻。那如果中国的文化数据大规模的泄露到了网上呢?那根据史实精心制作,半真半假的忽悠威力可就大了。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提到了文化数据的艺术价值,历史政治价值,如果传到互联网上,一旦泄露,或者被黑客盗取,后果非常严重;正如同高书生主任所说,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一旦被盗取,民族的历史会被改写。
而国家文化专网,由于是一张不对外开放的专网,数据分布式储存在各地的文化数据中心,采取生产闭环,消费开环模式,所以比起互联网更可以保障文化数据安全。
说到这,你可能还有疑问,既然文化数据泄露存在那么多隐患,那保持现状,把数据存在我们内部的数据库里,不联网不就没有风险了吗?为什么还要建国家文化专网,把文化数据连上去呢?
这里就要提到文化安全的第三点考量,现有的互联网舆论缺乏监管,很多时候是非混淆,非常具有迷惑性。
大家可能会说,现在互联网上删帖删评论这么及时,还能说缺乏监管吗?实际上,互联网上作为舆论的防守方,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谣言的澄清远比谣言的传播要困难得多。国家目前辟谣速度已经蛮快了,但当谣言已经种到了受众的意识里,辟谣效果就打折扣了。比如说,前两天热传的刘本良博士2018年求职要5千块钱工资,中国不给,现被美国聘请任职于美国冷核聚变研究所,年薪1.2亿美元。这个言论,暗示的含义非常有受众,中国不重视人才,美国重视人才,所以美国科技强大,中国人才应该都去美国发展。实际上,刘本良本人很快出来辟谣,根本没有去美国,目前在北京进行自主研究。
而有些谣言,或者说私货,九真一假,亦或者藏得很深,网络监管很难面面俱到。前段时间,想必你的朋友圈也被B站上二舅的视频给刷屏了吧?这个视频仅在B站就有4300万播放。整个视频做得很感人,这位历史老师,在视频里提到了一个词,庄敬自强。这个词不常用,改自《礼记》中庄敬日强一词,庄敬自强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并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个词出名是因为1978年,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将此作为反动口号,也因此,这个词在中国曾经是一个敏感词汇。
说这个例子,不是想讨论这个作者是否夹带私货,无论这个词是谁用过的,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没有什么问题。我想讨论的是,当你上百度想要查查这个词语时,打开百度百科,全文没有出现蒋的任何踪迹。
百度百科,必须内部人员才能编辑修改,作为一般人,我们只能在讨论区提建议,讨论区里提了大量的建议,这个词和蒋有关,应该把历史呈现出来,但均未执行。但从这个词条的历史编辑记录来看(看不到修改了什么内容),自视频发布后1个月内,密集的被修改了13次,临时添加了7条佐证,不提及蒋半字。可能是实在修改不了,有人在7月30日,为这个词的原本词汇-庄敬日强,新建了百度百科。再提一下,平常用的不多的360百科,对于这个词汇信息是正常的。
百度百科讨论区里,大量建议
视频发布后,临时添加了大量佐证
上:庄敬自强短时间内修改了13次,未提及蒋;下:只能新建庄敬日强词条
360百科关于庄敬自强的信息
说的可能有点绕,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看看。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词,但却展示了修改历史的大能力。互联网上的很多信息是缺乏监管的,是错乱互相矛盾的。作为普通人,在搜索学习时,不进行多次反复严密考证,遇到陷阱或者私货,是很容易被误导的。
互联网上的谣言是辟不完的,监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多是要建立国家文化宣传的正统发声渠道,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对自家文化的自豪感,那么谣言的攻击力会大幅降低。因此,国家文化专网的建设势在必行。
讲到这,我们回顾一下全文,之所以要基于有线网络建一张独立于互联网的国家文化专网,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考虑,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我国是否拥有互联网主权存在争议,而有线网络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第二,文化数据一旦丢失,损失巨大,而国家文化专网更能够保障数据安全;
第三,互联网舆论缺乏监管,辟谣难以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建立文化专网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