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观察】广电MCN发展亮点及问题

导语:广电MCN与外部机构的合作较为普遍,在此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打破了思维定式,但也出现了各自洽谈,话语权不够的问题,下一步也应积极探索广电媒体之间的合作,争取“抱团成长”,凝聚强大系统合力。

  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以网红经济运作模式为主体的MCN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广电媒体也陆续入局,通过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和运营机制、孵化本地IP、开发垂直内容、完善产业链条等方式,大胆尝试与市场接轨,推动广电体制机制改革,行业发展生机勃勃,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需要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广电MCN的发展亮点

  (一)强化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制作,巩固新闻宣传阵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电MCN机构充分发挥和运用媒体自身优势,以适合网络传播的优质内容建设为核心,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向网络延伸。

  新闻时政是广电媒体最具优势的领域,也是许多广电MCN运营的重点,积极孵化新闻类短视频IP。广东触电传媒成立了触电新闻短视频制作孵化中心,策划打造出《触电消费质量报告》《我们都是追梦人》等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优质新闻类短视频,取得了良好的网络传播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广电MCN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抗疫宣传、扶贫助农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山东广电Lightning TV撬动省、市、县三级主流媒体,聚集全省优秀主持人、专业领域达人等优质内容创作者,把镜头对准一线抗疫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创作了近2万条与战疫相关的短视频内容,提升了主流媒体在社交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为了帮助无锡果农菜农挺过疫情难关,无锡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锡有MCN”广泛联系媒体宣传惠农举措,并积极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接,试水“直播带货”公益助农。这些措施都体现出广电MCN浓重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使命感。

  (二)以优质内容带动产品开发,延长内容产业价值

  在垂类内容中寻找商业价值。与泛娱乐类内容相比,垂直类内容更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获取到更高精准度的用户,具备更强的溢价和变现能力,从而被广电MCN所青睐。中广天择MCN在各垂直领域培养账号,如特效类“疯狂特效师”、时尚美妆类“晏大小姐Vivi”、潮鞋穿搭类“斯内克杨”等,深挖社群营销,沉淀用户价值,逐步完善自我生态并实现商业变现。能够迅速培养起垂类内容账号,依托的仍然是广电自身所拥有的人才优势,以及前期积累的公信力优势。

  充分发挥内容的引流作用,以小屏带大屏,延长内容的产业价值。广电MCN的优势之一在于内容,与此相关的商业逻辑也在于通过优质短视频等内容吸引流量,进而通过线下销售、流量分成、版权授权和知识付费等盈利模式变现。苏州、湖南等地广电MCN结合自身品牌栏目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线上商城、互动APP应用等产品,搭建起“电视大屏+互联网小屏+线下活动”的新电视服务体系,将观众转化为用户。

  (三)培养网红达人,布局直播带货,增强营收能力

  挖掘自身资源,以主持人团队为依托培养网红达人。广电媒体拥有大量专业能力强、自带流量的主持人,赋予了广电发展MCN的KOL基础,这是众多商业MCN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湖南娱乐频道等多家MCN依托主持人团队打造达人IP,并建立起“引入达人——产出内容——平台运营——广告/电商推广”的商业变现链条,构建起融合媒体营销生态系统。

  拓展内外部资源,积极开展直播合作与共建。广电MCN主动拓展与地方政府、头部互联网公司、直播平台和经营公司的合作,共建直播基地,为MCN建设赋能助力。江苏广电荔星传媒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建设多个荔星直播基地;浙江广电“黄金眼MCN”获得淘宝直播PGC机构资质,入驻百度集团采购体系;成都广电“云上新视听”积极对接政府资源和直播电商平台,建设了成都广电全媒体电商直播基地,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直播消费场景。这些合作打通了行业内外的资源,相互赋能,起到了共赢的效果。

  广电MCN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广电MCN发展的速度与成绩有目共睹,在为主流媒体带来惊喜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用户思维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内容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大量账号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模式落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广电MCN仍然停留在入驻商业平台的阶段,在产业链中仅是内容生产者,缺乏与平台谈判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入局时间晚,市场空间已经被众多商业平台瓜分,因此许多广电账号流量少、盈利难;体制机制仍待健全,不少广电MCN仍留存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弊端,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格局等。

  基于此,广电MCN应该在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明确定位、补齐短板、加强合作,做到差异化发展。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自身定位,扬长避短

  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抓手,广电媒体布局MCN是大势所趋。虽然有商业MCN的经验在先,广电MCN也不能简单复制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和优劣势,扬长避短,走出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差异化与个性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广电MCN和商业MCN发展的差异。广电MCN要充分挖掘自身已有主持人和品牌栏目的影响力,作顺延的用户迁移,在特定垂直细分领域精准传播,提高传播和变现效率。同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引导内容正向生产。如,广电MCN制作的短视频不仅要更专业、优质,而且要完全符合播出要求,不打政策擦边球;广电媒体在尝试直播带货时,不仅要慎重选择出镜主播,也要严格规范带货的产品,主播的语言、着装、形象,最重要的是推介商品信息时要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导向。

  二是不同层级、不同实力广电MCN之间的发展差异。中央、省级及有实力的广电MCN应充分发挥上下贯通、资源整合的便利,将自身MCN平台化,尝试集纳基层广电MCN;广大基层广电应充分发挥本土资源能力和影响力,通过聚合本土私域流量,开拓本土市场,寻求发展社群线下运营的可能性。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适应市场化竞争需求

  与商业MCN机构相比,广电MCN入局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需要积极向优秀的MCN机构学习,利用布局MCN的机会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变。

  一是改革组织架构,打破传统广电壁垒。广电MCN通过成立项目团队、建立工作室或事业部制、引入经纪人制度等方式,建立健全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机构高效有序地运行。二是创新人事管理,推动人才结构多元化。一方面要主动做好内部人员的转型,依托广电媒体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帮助有潜力的创作者进行内容制作;另一方面要大胆使用有MCN运营经验的年轻团队,充实壮大运营人才队伍。三是健全分配体系,充分释放广电MCN的活力与潜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网红主持人建立合伙人制度,通过利益捆绑保持骨干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及时更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全面调动工作室与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三)加强广电媒体之间的合作,凝聚强大系统合力

  广电MCN与外部机构的合作较为普遍,在此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打破了思维定式,但也出现了各自洽谈,话语权不够的问题,下一步也应积极探索广电媒体之间的合作,争取“抱团成长”,凝聚强大系统合力。目前,已有部分发展基础较好、成长速度较快的广电MCN机构先行实践,如湖南娱乐组建全国广电MCN同盟会,提出“MCN全国裂变矩阵”概念;中广天择 MCN 通过与其他省市的广电媒体合作,打造“千台千号一网”,为众多广电媒体的短视频账号提供支持。

  加强广电MCN媒体之间的合作共赢,一是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加快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形成高效便捷的工作运转体系,实现媒体融合的升级拓展。二是要实现优质内容的共建共享,加快多媒体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建设。三是要加快全方位的运营合作,广泛通过内容运营、品牌运营、数据运营等途径,助力广电打通平台资源,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广电产业转型升级接续力量。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