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走向纵深,国家、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面临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统筹发展机制的迫切要求,需要我们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找准着力点,解决融媒体中心活力问题、系统不兼容问题,以数据驱动融合、推进产业协作,分类分区分步施策,实现互联互通、统筹协同。
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省级和地市级广电融媒体建设,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健全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协同发展机制。”
可见,建设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是基于全国广播电视各机构各主体发展水平、融合程度、难点堵点等各不相同的现实情况,分类分区统筹施策,一盘棋推动协同发展的需要;是整合各层级媒体融合资源,特别是打通省、市、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融合媒体资源整合运营的需要;是打造统分结合、互为支撑、纵横联通、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业务体系的需要;是构建全媒体格局、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需要。
目前,全国媒体融合平台阵地建设取得了体系化、多级式、重连接的重要进展,形成了央媒聚合、省域统筹、市域联动、县域自主等多种形态的融媒体中心模式。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也在积极探索平台聚合协同、云端共联共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协同机制,但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统筹协同,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难点。
一方面,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层级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各层级融媒资源尚未打通,省域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资源整合尚未实现。相较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媒体融合进程相对缓慢;相较于省、县级媒体,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省建立了区域性融媒体云平台以求实现各级媒体联合运作、资源共享,但在运行中存在资源连通和共享不足、功能聚合度不高等问题。在“省对县”的融合对接模式中,地市级媒体被越过,其与县级媒体的对接既缺少政策约定,也缺少技术与市场合作,具有地域优势的地市一级媒体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协同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目前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处于“合”而未“融”阶段,在功能和系统架构上没有达到全媒体资源整合、生产传播一体化、省市县协同互动的要求。
另一方面,省级融媒体中心对市县融媒体中心的协同业务有很大局限,尚未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产业运营协同机制。省市级融媒体中心还没有形成长效运营机制,无法在产业上对接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协同发展。由于省级云平台仍处在技术初级阶段,还在自我完善过程中,部分功能尚未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完全开放,而现有的包干服务只能提供普惠服务,无法满足县级融媒体中心个性化需求。双方也存在数据获取权限不对等问题,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只能生产数据,却不能及时获取本地用户数据,无法实现用户数据向用户资源转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没有打通用户数据资源,省级媒体也不能对市县媒体产业运营进行开发,无法带动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扩大用户数量、增强用户黏性、拓展经营业务,服务本地经济。普遍来看,中央省市县四级融媒体中心新闻宣传业务已经打通,但产业协同运营还未实现,应用少、产品少,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不同层级广电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与以往的媒体合作关系有所不同。后者主要是宣传联动或产业联盟,不是建立在长效运营机制上的协同。而新机制是在媒体深度融合框架下,统筹协同中央、省、市、县四级广电的融媒体中心,整合各级平台资源,完善发展布局,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长效运营机制。
资源集约,就是实现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通过盘活资源,实现提质增效;结构合理,就是中央、省、市、县不同层级、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融媒体中心共生并存、平衡发展、立体多样、相得益彰;差异发展,就是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分工合理、各施所长;协同高效,就是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在功能上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全媒体格局,建设现代传播体系。
这种长效运营机制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以省级技术平台为中心的互联互通、统筹协同机制,以数据协同为驱动,省级广电为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宣传、技术+业态、技术+产业服务,利用省级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用户平台、用户数据库及运营体系,带动市、县两级媒体协同打造区域性融媒体平台,优化结构、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集聚用户,发挥规模效应,实现省市县一体化发展,提高整体传播力、影响力。
一是解决融媒体中心活力问题,破解主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难题。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立的前提是尊重互联网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运作规律,融媒体中心自身须具有适应市场机制的活力。当前,许多融媒体中心只是搭建起一个技术平台,初步构建了融媒体的外壳,而内部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尚未开始,这是无法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的。
要在融媒体中心实行“一体两制”,解决广电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内部管理行政化、外部行为非市场化问题。一方面,明确新闻宣传业务板块的事业体制;另一方面,推行媒体产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组建国有资本主导的市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实施市场化的用人分配机制和考核机制,实现事业产业两个板块的人才流动,打造新型广电企业。要构建数字经济环境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业务模式,配套优化广电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推动不同层级媒体融合项目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
二是解决融媒体中心系统不兼容问题,打造技术平台支撑的省级统筹协同模式。无论是以广电或以报业为母体建立的融媒体中心,都迫切需要解决系统兼容问题。考虑到多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能力局限,在省级广电媒体打造技术平台,建立统筹协同机制更具可行性。《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规范要求》将省级技术平台定义为“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运营维护的省级云平台”。
目前,国内近30个省份的“云端”均已上线运行。省级技术平台承载了内容生产、宣传管理、媒体协作、资源汇聚、技术支撑等功能,能够为不同层级融媒体发展提供安全性、全局性、技术性的工作保障。以“云平台”或“云端”为特征,探索“一云多厨房”,打造全省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整合资源,一键分发,实现上达央媒,下连市县区融媒体,构建统分结合、互为支撑、纵横联通、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业务体系,有利于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统筹协同发展布局。
三是以数据驱动融合,建立数据协同机制,打通用户数据,统一平台架构。加快建立大数据中心,将媒体内部原创数据和历史数据、全网新闻数据、用户数据和运营数据等全部整合进大数据中心,实现中央直至区县的所有数据互通,形成由宣传主管部门指挥引导,省级平台统一管理,地市媒体为核心枢纽,县级媒体是运营终端,所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是生态链组成部分的数据协同机制。在信源安全基础上,以实时结构化数据支持采编、传播,由省级平台统一协同化运营,辅以各区县平台个性化区域性实时数据,各区县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配置,建设数据可视化大屏联动指挥系统,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效应。
大数据中心向PC端的采编生产平台和大屏端的可视化指挥中心输出,最终服务党政机关、各行各业、用户群众。例如,湖北“长江云大数据中心”将全省用户聚集到统一的平台,形成大规模的用户数据资源,实现用户数据应用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打通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对接广电的音视频生产、报刊的内容采编、APP的后台发布、网站的内容发布、门户的流量运营,所有子系统都将在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建成互联互通的新平台模式。
就具体关系定位而言,省级融媒体平台是平台提供方、技术应用提供方,通过接口方式为市县两级融媒体平台提供选题/任务书接口,稿件、素材数据接口等各类数据接口,提供各类数据文件,同时将任务下发到两级平台。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对上与省级平台、对下与市域内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接入与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省平台提供的技术能力增强和拓展自身功能,对接市级融媒体中心,将县域内的内容、政务、服务等资源聚合和对外交换,真正建成互联互通、汇聚资源的信息平台、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
四是发挥市场作用,形成产业协同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基层融媒体中心与上级合作平台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利益共荣共享关系,包括股份合作、占股、持股等,构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命运共同体,激发各层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协同的主动性。全方位拓展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外延,推动广电融合型业务协同共进,实现融媒体业务的集约化、泛在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融合运营局面。例如,省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参与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运营并利益分成,激发更大的市场潜力。
进一步提高省级云平台各类服务能力,按照“媒体+”理念,协同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开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业务,重构产业价值链。一方面,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要打破组织边界和壁垒,建构一个开放的、多边的市场关系,打破传统固化的封闭式生产体系与管理模式,从控制和掌握内部资源转向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激发平台内社群活力。另一方面,要建构并维护良好的用户关系,在信息消费、价值交换等方面提供公平合理的原则与管理措施,通过渠道、技术、平台下沉,尤其是发挥市级融媒体中心本地化区域协同优势,将县级融媒体中心纳入自身产业行列,推进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拓展用户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产业价值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分地区、分类推进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广电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既要因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核心要素的不同,考虑共性问题,也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模式融媒体中心的差异性,追求共性与个性的平衡,探索因地制宜的多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并予以分地区、分类实施的政策支持。
东部地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多为经济驱动与自主探索模式。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广电媒体基础较好,技术创新力较强、专业人才聚集,省市级媒体和区县级媒体都率先进行媒体融合探索,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基本具有本地化程度高、自主性强的特点,尤其市县融媒体市场一体化特征非常突出。因此,东部地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重点是推进市县一体、省级下沉,以建设产业协同、业态协同机制为主。
中部地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多为技术驱动与上下联动模式。中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较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小。省级和较强的市级媒体在已有的技术、经验等优势基础上融合发展,实施快、效率高;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依托省市级媒体所具有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优势进行建设。中部地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主要由省市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导力量,以技术协同、人才协同机制带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协同发展。
西部地区不同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多为政策驱动与外部助推。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技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稀缺等现实问题,省市县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要靠政府推动。西部融媒体中心统筹协同机制建设需充分考虑地方发展实际情况,提供更多政策扶持,解决资金、人才、技术普遍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强融媒体主体,实现互联互通、统筹协同。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