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电总局: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时代大业 智慧广电专项扶贫成果丰硕

导语: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总局部署全行业开展智慧广电专项扶贫行动。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总局部署全行业开展智慧广电专项扶贫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行业特点优势,统筹行业资源力量,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全面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题主线宣传浓墨重彩,奏响脱贫攻坚新时代强音

  总局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统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统筹线上线下和声频荧屏,统筹国际国内和内宣外宣,把“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为宣传工作主题主线,带领全行业唱响时代主旋律。

  (一)强化主流媒体主阵地作用,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深化头条建设,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深入宣传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成就和典型经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大舆论支撑。全国卫视联合制作播出的大型理论节目《思想的田野》,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央视《新闻联播》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湖南、河南、广西、江西、贵州、甘肃、山东等省(区、市)推出《脱贫之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村纪事》《奋斗吧老乡》《大山的回答》《一切为了群众》《春天的期待》《豫见小康》《扶贫第一线》等电视专栏专题、特别报道,《春“动”贵州》《低收入蹲点系列报道》《走向我们的小康》《雪域金桥》等广播特别节目,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同向发力、声屏和荧屏有机结合,营造万众一心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二)打造全媒联动宣传矩阵,形成决战决胜强大声势

  全国广电行业注重融合“报、网、端、微、屏”多种传播渠道,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形成同频共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相助力,拓宽了传播的广度,深化了传播效果,构筑起全平台联动、专题化聚合、立体化呈现、多样化输出的宣传矩阵。《绿水青山带笑颜》《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等脱贫攻坚重点剧目实现了各大电视台和爱奇艺等视听网站的同频共振。抖音、快手、B站等16家网络视听媒体强化“首页首屏头条”建设,联合开展的《我们的小康》系列短视频展播活动,展现了中华儿女依靠勤劳智慧实现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山西《决胜太行吕梁,山西脱贫攻坚故事》融媒体直播节目讲述贫困县的脱贫历程和经验成就,上海《脱贫之战》全媒体新闻行动记录对口帮扶云南的暖心故事,安徽《脱贫攻坚在行动》《我的扶贫故事》等全媒体专栏以“舆论声势”助“决战胜势”,山东开设全国首档融媒直播项目《家乡好物》,湖北大型融媒体蹲点行动“大山的回答”系列报道受到中宣部点名表扬,重庆《一个都不能少》系列融媒体短视频聚焦贫困农民变化、展示扶贫干部风采,西藏之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奋进美好新时代》网络专题推送三语种相关音视频和图文稿件。

  (三)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总局深入实施“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将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作为对外宣传工作重点,精选70余部优秀电视剧在全球50 个国家60家主流媒体播出,并成功举办“视听中国”走进希腊、古巴、缅甸等活动,播出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等优秀作品,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向世界展示中国扶贫成就与经验。中国国际电视台法语频道面向法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讲述总局定点扶贫县山西平顺“90后”小伙任舒文电商创业的故事。中美摄制团队联合拍摄的《中国脱贫攻坚》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加州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实现了深度介绍中国扶贫的电视专题节目在美国主流媒体首次播出。云南中英双语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让海内外网友对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青海《即将消失的文化印记》被推荐到中东国家译制播出。

  大力繁荣扶贫视听创作,打造脱贫攻坚新时代精品

  全国广电系统加强脱贫攻坚主题创作播出,通过策划、指导、扶持推出了一批生动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公益广告等视听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一)加强规划引导,聚焦脱贫攻坚题材创作播出

  总局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重点广播电视节目、纪录片、动画片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建立优秀选题项目库,加大对重点剧目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加强创作指导和保障服务,开展国产纪录片推优,组织优秀栏目剧目专家研讨会和电视节目“星光奖”、电视剧“飞天奖”评奖,提出节目编播调控要求,让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依托“中国视听大数据”积极引导全行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作品创作播出。山西、内蒙古、安徽、甘肃等省通过“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评选扶持工作”“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征集推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视频征集”“西部类型重点剧本和纪录片选题征集孵化”等推优和主题活动,不断加大对优秀扶贫作品的扶持力度。

  (二)突出正向引领,用心用情用功推出精品力作

  总局深入实施广播电视“记录新时代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举办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开展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选展播,精心策划指导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扛鼎之作的制作与播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形成和落地的生动印证,电视剧《山海情》是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易地搬迁、对口帮扶等方面综合扶贫的一个典型案例,播出后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时代报告剧《石头开花》聚焦精准脱贫十大难点展现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历程,《江山如此多娇》等展现了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的付出乃至牺牲。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讲述了两广联手向贫困宣战、“先富”帮“后富”的感人历程。《落地生根》《脱贫大决战》讲述了怒江大峡谷里少数民族群众和河南“三山一滩”地区努力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生活的全景故事。动画片《幸福路上》《大王日记》《石山石猴石娃子》等集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广告《精准脱贫 一路向富》《致敬脱贫攻坚路上的追梦人》《不忘初心,与爱同行》等以轻骑兵的形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浓厚氛围。《我们在行动》《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奔跑吧(黄河篇)》等主题节目持续发力,立足三区三州、河北、陕西等地,挖掘真实的扶贫故事,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毛驴上树》《李扯火脱贫》《春来怒江》《追光者》《小康路上一个也没少》等网络视听作品,全方位立体化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真正体现了视听作品为国家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的价值追求。

  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智慧广电消费扶贫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充分发挥产销助农、品牌强农的优势,大力推广“公益广告、节目+消费扶贫”“短视频、直播+消费扶贫”等模式,提升贫困地区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帮助贫困地区产品变产业、产值变价值、流量变销量。

  (一)加强宣传推介,提高贫困地区产品知名度

  全国广电行业将消费扶贫作为重点宣传任务,积极宣传推广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服务,推介贫困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推动“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上海东方购物等充分发挥国内视频购物行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山西开展“消费扶贫·晋力晋行”公益报道,江苏《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融媒体公益行动把“长江品牌”的物产资源推荐给全国观众,安徽广泛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进电视”活动,湖南卫视《出手吧,兄弟》开创了“节目+扶贫”公益宣传模式,陕西拍摄“一县一品一明星”公益宣传片,新疆推出《好物出新疆》,重庆推出“区长县长双晒直播”和“云上”文旅馆两个项目,广泛宣传各省扶贫农产品、手工艺品、文旅产品等。

  (二)发挥行业优势,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解决各地特色农产品滞销难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成为推介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重要渠道。总局部署快手推出“百城县长 直播助农”活动,协调淘宝开展“村播计划”,指导字节跳动启动“山货上头条”扶贫项目,带动销售农产品63亿余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行动,吉林《吉人吉品》大直播首站《农安十二时辰》实现24小时不间断带货,湖北广电长江云联合“学习强国”等推出“搭把手拉一把”湖北农副产品公益大直播行动,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将直播现场变成“综艺现场”,江苏举办“助力2020 点亮致富梦”星光扶贫晚会和“主播进百村、带你购好物”联合直播活动,辽宁卫视《点赞我家乡》通过“直播带货+微信公号推广+电视纪实真人秀节目”的方式实现销售额大幅增长,江西邀请党政领导和江西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为江西优质农特产品代言,贵州“大国好物”扶贫直播助力黔货出山,云南省发起“抗疫助农,共克时艰”助农活动,陕西广电网络合作推出“三秦好物集”融媒体系列互动直播活动,青海开展《爱“情”海·为卿下单》网络直播带货。

  (三)搭建电商平台,丰富消费扶贫形式

  全国广电行业为加强消费扶贫服务保障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消费扶贫行动,促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取得双丰收。内蒙古“宝日e见”电商扶贫服务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芒果TV“芒果扶贫云超市”帮销全省扶贫农产品达28亿元,成为“三湘农产品线上公益销售第一平台”。河南“喜买网”创新“媒体+电商+第一书记+订单农业”的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新模式,被评为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吉林“广电汇”全媒体营销品牌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众多兄弟台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消费扶贫行动在广电系统“联网成片”。黑龙江“小康龙江”电商平台初步形成了“买全省、卖全国”的发展格局,并打造全国首家省级广电网络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广电益家”。广东上线“广东广电网络消费扶贫平台”,并建设“消费扶贫专区”电视门户,上海组织对口帮扶西双版纳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福建举办“畅行中国·福建村村美”融媒助农行动,陕西“星动陕西”扶贫活动协调陕籍影视明星为家乡代言。

  扶贫扶智相结合,广泛开展智慧广电教育、人才、健康扶贫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总局坚持大扶贫发展格局,围绕输血与造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扶贫,培养扶贫人才,关注百姓健康。

  (一)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疫情防控期间,总局指导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积极利用直播卫星户户通、村村通平台和有线网络传送教学节目,采取网络直播、点播回看和录播等方式,搭建“直播课堂”“空中课堂”“广电云课堂”“电视图书馆”,提供在线教育多形态产品和服务,为全国1.8亿中小学生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内容和技术支持。天津、辽宁、黑龙江、湖北、广东等省深入推进“空中课堂”“广电云课堂”建设发展,并上线“粤课堂”“名师讲堂”“空中黔课”等,形成“海量优质教育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全终端覆盖+全媒体服务”的新型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为打造教育行业融媒体矩阵,实现应急教学以及促进教育均等化、普惠化、教育扶贫提供平台。上海百视通积极发挥全国IPTV及OTT内容运营商的优势,支持安徽、湖北等地在线教育项目,助力教育扶贫规模化开展。山西聚合清北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安徽为全省师生紧急增开电视频道,江西研发的“智慧作业”视频学习平台改善了城市和农村教育水平不均衡的局面,广西继续实施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的“爱心之家”公益项目,新疆通过“电视图书馆”把资源直接送到家来推进全民阅读。

  (二)积极开展人才扶贫,注入长久发展动力

  一是培养行业专业人才,为推动广播电视实现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第一资源。总局围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主题,持续开展对贫困地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每年举办广播电视“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讨班、边疆民族地区培训班、全国广电媒体融合案例、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培训班,多措并举强化人才智力支持。黑龙江、山西、江西等省围绕行业和地区实际大力培训贫困地区基层广电干部以及技术人员,安徽、河南组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贫困县融媒体中心网络视听业务等各类培训,重庆利用全国“乡村旅游面对面”网络直播课堂培训贫困区县乡村旅游管理者及从业人员,贵州、青海等省开展广电系统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能力素质。

  二是打造扶贫“网红”,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总局响应发展新业态、推动网络经济向乡村延伸国家战略,组织并培训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在定点扶贫县山西平顺举办网络视听助力脱贫攻坚公益培训班,在四川德格举办非遗传承带头人培训班,打造了“哆啦吃播小夫妻”“小虎牙李继新”等一大批电商直播网红,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愿望转化为致富能力,并倾力将平顺打造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阿里巴巴推出“脱贫春雷计划”,在全国1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培育10万名农民主播;字节跳动启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和“智美乡村”项目,培训贫困地区新媒体人才3.4万人次;快手实施“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快手大学扶贫社交电商培训”“福苗计划”,发掘乡村创业者,帮助本土农村企业成长,打造本土电商品牌。

  (三)探索开展健康扶贫,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实施健康扶贫,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全国广电行业利用广电5G和无线、有线网络在医疗人才培训、远程会诊、义诊、远程手术、远程指挥和高清视频等医疗类业务应用能力,积极提供各种形式的健康扶贫行动,并在抗疫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局卫星直播中心在总局和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合作开展“全国基层医生远程教育专属网络系统工程”,助力卫健部门针对全科医生助理医师及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开展教育培训。陕西广电网络“广电智慧医疗”惠民服务平台了实现“医生随身带、诊室放在家”的医养健康服务,并与陕西省卫健委联合建设基于电视平台的“百姓健康”健康专栏。新疆广电网络联合微医互联网医院在线实现了全国专家24小时在线义诊,同时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上线“战疫情·渡难关”专区免费为全疆各族人民分享相关医疗知识。山西广播电视台“健康扶贫在行动”专栏对本省医疗卫生领域及健康之声广播关注贫困群众身体健康、帮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黑龙江“空中门诊”通过电视大屏与手机移动端的链接实现了电视的远程问诊,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进村入户,多彩贵州“广电云”工程具备了面向农村推动网络健康医疗共享的技术和能力。

  大力开展重点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全国广电行业深入对接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扎实推进重点惠民工程,推动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老少边贫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切实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重点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等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基本实现由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升级,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2020年底,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是99.38%和99.59%,直播卫星有效覆盖全国59.5万个行政村1.43亿用户,804个符合条件的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广播电视台制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地区群众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内蒙古实施广电网络进村入户工程、高清内蒙古工程、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并建成全国最长的微波线路。黑龙江投资20亿元基本完成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覆盖了全省100%的乡镇。湖南1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广西“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向纵深发展,全区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直播卫星覆盖率达到99.9%,所有行政村广电光缆实现了“村村通”。福建省15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圆满完成。重庆有线扎实推进“村村通·户户看”,并完成三期云服务能力平台建设。贵州积极推进“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易地扶贫安置区“广电云”信号覆盖开通等重点工程建设、民族地区行政村广播器材配置工作。云南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全省农村地区1102万用户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惠及全省城乡人口密集地区所有广播电视用户。西藏加快边境小康村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和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区广播电视覆盖建设。

  (二)加强内容供给,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广电总局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坚持传输覆盖和内容建设并重,着力加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供给,贫困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效。总局向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吉林五省(区) 少数民族地区捐赠1700集电视剧、18000分钟电视动画片供译制播出,缓解少数民族语节目片源短缺问题;向全国52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和吉林等6省20个贫困县(市、区)免费提供一批脱贫攻坚主题主线的优质电视剧、节目及短视频,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天津免收全市数字电视用户基本收视费,并针对特抚家庭减免收视费用。江西、山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广大边远农村地区和建档立卡贫苦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困难。四川通过智慧广电试验区建设加大高质量节目供给,贫困地区节目全部实现了高清化。青海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优质节目下基层”公益捐播活动,并向甘肃、四川等周边省群众免费提供影视译制节目。

  (三)发挥应急广播系统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总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步伐,落实中央财政资金帮助河北、西藏、青海、新疆等23个省(区、市)442个深度贫困县实施应急广播建设,为3.2万个贫困地区行政村配置广播器材。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抗洪救灾中,应急广播充分发挥了信息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连接田间地头、直接进村入户的优势,在防止群众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防控宣传中,全国各省区市6182个乡镇、近10.5万个行政村(社区)共使用127.2万只广播音箱、高音喇叭和音柱等农村应急广播设备,覆盖人口近2亿,有效实现基层“最后一公里”的覆盖。安徽、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江西、陕西等省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启动快、频次高、方式活、效果好”的特点,精心设计宣讲内容与形式,让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防疫科普、信息公开等方面发挥了“硬核”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创新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方式,探索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建设

  全国广电行业拓展智慧广电“新闻+政务、民用、商用模式,以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同时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探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各级广电部门依托广播电视网络,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家庭建设,参与地方雪亮工程、远程党员教育等工程,努力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天津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在汉沽茶淀街实施智慧平安社区项目,将综治、公安、民政、应急等多个居委办的服务和资源下沉到社区网格。湖北积极谋划“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工程”“5G+智慧县城”新基建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多功能业务形态,推动广电网络积极服务文化民生。广西升级数字农家书屋,开展智慧广电全媒体信息室试点工作,将信息室打造成为智慧广电成果应用展示窗口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载体。重庆实施“智慧社区”项目,围绕政务、物业、生活等五大功能提供线上智慧应用和线下智能服务。四川通过智慧广电试验区重点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等贫困群众需求最迫切的服务项目。贵州省五级贯通的“广电云”工程充分发挥“党媒政网、民生”广电的作用,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电子政务外网行政村全覆盖。陕西加强市县两级雪亮工程项目开发,建成“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覆盖城乡”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甘肃开通了智慧党教、政务服务、教育频道等服务平台,覆盖全省19016个基层党支部,信息化的“智慧社区”初具规模。

  (二)探索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广电行业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通过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多种方式,以新成就新做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天津市通过农网改造,完成各行政村数字电视信号覆盖,为乡村振兴搭起“信息桥”,连通“致富路”。河北局组织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减贫案例写入全国两山转化典型村镇案例和联合国峰会文件,定点帮扶的八顷村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典型案例。江苏局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推广“一镇(村)一品”工程,搭建乡村“三务公开”平台,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浙江局根据建设“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工作思路,配合扶持帮扶乡修建自来水饮水、便道路灯等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美丽村庄,同时设立“助学帮创基金”培养当地人才。山西局注重产业扶贫,扶持打造乡村文旅项目,培养乡村文明。江西局、西藏局培育和发展帮扶村集体经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筹措资金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广西省探索推进智慧乡村“一村一屏”建设,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服务农村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综合平台。海南局探索实施“智慧广电乡村旅游试点建设项目”,有效提升了试点地区乡村旅游和公共服务水平。新疆局在帮扶村成立多支文艺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

  智慧广电专项扶贫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电智慧和力量,彰显了全国广电行业的责任和担当,总局将继续充分发挥广电行业优势,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接续奋斗!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