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5G为何要争夺6GHz频段、黄金频段700MHz、5.5G多了些什么……

导语:对于5G为何要争夺6GHz频段、5.5G为何物等等问题,小伙伴曾经好奇过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科普性质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增长知识。

  5G渐渐进入大众市场的今天,很多新的概念和疑惑也出现在人们脑海中,对于5G为何要争夺6GHz频段、5.5G为何物等等问题,小伙伴曾经好奇过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科普性质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增长知识。

  5G网络的6GHz争夺战

  随着 5G 网络的全球规模部署以及垂直行业应用的深入推进,如何寻找到更多的优质频谱资源,助力5G持续发展与成功,就成为了摆在产业链面前的难题。综合技术实现难度、网络部署成本、产业链成熟度等多个维度,6GHz无疑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作为具有700MHz~1200MHz连续带宽的中频频谱,6GHz将是提供广域大容量连接的最佳候选频段。而且,在中国的推动下,WCR-19 决定将 6GHz(6425-7125MHz)频段新增IMT(5G 或 6G)使用标注,3GPP 6GHz标准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在全球6GHz大会上23 家企业和组织联合发表声明:支持6GHz作为移动宽带频谱使用,共同推进WRC-23 6GHz IMT频谱研究工作的开展,共同发展和构建端到端产业链。

  5G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频谱资源,还需要高、中、低频协同工作。

  单纯从频谱资源角度来看,低频频谱具有很强的穿透性,适合低成本广域覆盖,虽然运营商都在进行频谱重耕,释放更多频谱资源给5G,但低频频谱依然是稀缺的,而且缺乏连续性的大带宽;高频频谱,也就是业界所说的毫米波,具有连续性大带宽,可支持超高速率,但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太高,产业链成熟度也不够。

  中频频谱兼具两者优点,能够提供百兆赫兹量级的连续带宽,以及良好的网络覆盖,兼顾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的性能要求,并且还能大幅节约建网成本。6GHz 作为具有 700MHz~1200MHz 连续带宽中频频谱,将是提供广域大容量连接的最佳候选频段。

  5G建设必须考虑全面覆盖和成本可控,采用6GHz进行前期建设也是出于覆盖面和成本的考虑。中学物理告诉我们,波长越长,越容易绕过障碍物,利用一座基站的Sub-6GHz信号就可以绕过复杂地形,覆盖面自然更大。

  Google曾经做过实验,在相同5G基站数量的情况下,毫米波最多能覆盖11%的人口,而6GHz覆盖面可达57%,所以Sub6更符合我国国情。

  成为黄金频段的700MHz

  无线频率越高,覆盖能力也就越差。无线频率越低,覆盖能力就越强。对于运营商来说,使用更低的无线频率部署移动通信网络,同等面积可以使用更少的基站。而更少的基站,不管是建设成本还是维护成本,很显然的都要少很多。

  

  700MHz广覆盖成本最低,这是700MHz被运营商喜爱的原因。

  按照目前的预计,使用2.6G/3.5Ghz部署覆盖中国,需要超过300万的5G基站,而700MHz只需要40万个就差不多了,你要是运营商,能不喜欢700MHz吗?

  

  700Mhz部署5G有覆盖的优势,但是容量则是劣势。700MHz由于无线频率不足,无法获得100Mhz的连续频率。就目前的广电的700MHz实验网,使用的是2*30MHz。

  而且,由于700Mhz无线频率过低,波长过大,所以天线振子过大(天线阵子目前都是1/2-1/4波长)。这样一来,700MHz部署5G也无法支持Massive MIMO。

  以2*30MHz的5G基站来讲,配合2*2 MIMO的终端,可以实现大概500M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和2.6Ghz、3.5Ghz虽然差距比较大,但是也足够给5G的很多应用使用了(AR/VR无法满足)。尤其是那些URLLC、mMTC应用,本身很多需要的网速其实并不需要很快。

  不过在技术的更迭下,很多缺点都是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完成的。12 月 17 日,中国广电技术部副处长李爽在 2020 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五届通信技术年会上介绍了目前 700MHz 5G 精品网络建设进展,他表示上个月中国广电基于 5G 低频段终端性能增强提案标准,完成了 CPE 原型系统能力试验验证,实现了单 UE 下行峰值速率达到 700Mbps 以上,刷新了业界 Sub-1GHz 低频段 5G 网络速率的新纪录。

  5.5G比5G究竟多了啥

  在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BB Forum)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表了题为“定义5.5G,构建美好智能世界”的主题演讲。

  汪涛认为,5G定义的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已经无法支撑更多样性的物联场景需求。比如工业物联的应用,既需要海量连接,又需要上行大带宽等。

  华为5.5G在此基础上新增推出3大应用场景,即UCBC上行超宽带,加速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RTBC宽带实时交互,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HCS融合感知通信,助力自动驾驶发展。

  5.5G是产业愿景,也是对5G场景的增强和扩展。增强针对的是ITU定义的三大标准场景,即eMBB、mMTC和URLLC。引入REDCAP增加终端类型,满足mMTC场景下,宽带物联对多样化终端的要求;增加基于可靠性的时延,使得URLLC场景满足智能制造对联接的需求,比如远程运动控制的要求。

  从这里看,5.5G离大众还有一定的距离,确是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重要的补充。

  小伙伴们,这样的科普文章喜欢吗?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