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9日,“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
大会以“共融•共生•共美好”为主题,贯通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聚焦媒体融合的热点、痛点、难点,通过搭建跨层级、跨区域、跨业态、跨行业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广电媒体融合的内容建设、技术创新、模式探索、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8日下午的“融媒体时代的内容创新峰会”上,华为中国区大视频业务部资深解决方案总监顾荣强以《5G重构融媒体内容生产的 思考及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从整个广电和媒体行业来说,大家还是从超高清采编播存的角度探索空间视频的新业务形态。从整个采编播存传的产业链来看,超高清内容生产是关键的短板。
图为:华为中国区大视频业务部资深解决方案总监 顾荣强
超高清正从图像显示、内容互动、空间交互三个方面重构内容表现层。图像显示是大家最熟悉的技术方向,目前正在围绕四高一宽(高分辨率、高帧率、高色深、高动态范围、宽色域)升级采编播设备,不断追求细节更清晰,色彩更丰富。通过传统技术无法呈现的细节冲击视觉,带来了高度真实感。例如,早在2016年李安就尝试拍摄首部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通过高帧率带来更稳定、连贯的画面,使子弹运行的轨迹被捕捉得清清楚楚,渲染战场氛围。
其次是内容互动,主要从内容叙事角度来探索故事情节与观众之间的选择互动(AB剧情、X因子),并且加入游戏化元素(隐藏剧情/彩蛋/解密等),通过插件和平台配合,实现更有趣、更好玩、参与感更强的观看方式。内容互动从剧情发展的角度,使观众从被动收看到主动参与,追求互动参与更深,娱乐趣味更强。
空间交互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内容生产业态,主要从空间临场感全方位创新了内容采集生产和体验交互方式,例如360全景、VR、AR、MR、自由视角、多屏多视角、自由缩放、全息等等。通过360度视角、3D、6Dof技术的应用,实现体验更沉浸,观看更自由的超越现场的效果。
随着5G、云端算力的使能,空间交互技术正处于快速迭代和发展的阶段,同时这些新的内容生产形式也带来了对传统的镜头语言形式的解构。19年的科幻电影《双子杀手》采用了120帧+4K+3D技术,进一步增强了体验的沉浸感,观众如同站在街角目击银幕上的一切,光线、灰尘、暗影、波光、枪火、飞虫,触手可及。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传统电影中模糊带来的似与不似、镜框限制等艺术手段如何应用探讨。空间交互的新内容形式正从采集、表现、叙事等多个层面对整个媒体行业产生深远的变化,但这也意味着喷薄欲出的新空间新赛道和新机会。随着泛娱乐的兴起,这三个方面也正在加速相互融合和创新。
从产业主要玩家来看,OTT玩家围绕互动影剧进行内容互动的探索。在19年下半年,爱奇艺、腾讯、优酷、Bilibili陆续发布了各自的互动视频制作平台、插件及标准。电视台、赛事活动方等媒体制播方正围绕直播场景进行各类空间交互业务创新,5G+8K VR+实时赛事数据、电竞/体育的多屏多视角、拳击和舞蹈的自由视角、手机端4K自由缩放等新内容层出不穷。
从超高清采编播存传产业链来看,内容生产是当前关键短板。5G已经通过上行大带宽和毫秒级延时初步解决了采集场景的痛点。5G回传取代传统赛事直播场地专线部署;5背包+集中云制播在移动采集场景得到广泛应用;媒体边缘云架构在满足超高清内容现场制播、监看、推流要求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带宽成本和生产门槛。支持超高清播放和拍摄高性能终端也初具规模,例如支持自由视角、多视角的存量机顶盒超过千万;4K显示成为VR设备标配,8K解码、6DOF的一体机已经规模商用;8K的电视机价格已经降到万元以下。整个超高清产业重心正从终端设备普及过渡到内容生产和应用。
从市场趋势来看,5G新基建正从大带宽、广覆盖、低延时层次,分三个波次重构内容生产行业。目前我们正处于大带宽以降本增效的形式重构生产和消费的第一波次,主要体现在5G+8K、5G背包移动制播、无人机拍摄等生产场景和VR、云游戏、超高清流媒体、自由视角等用户新消费场景。在第一个市场波次中,5G带来的空间交互新业务新体验将会引导和培养用户超高清业务的消费习惯。第二波次来自于5G广覆盖使能的各类媒体云服务对业务模式的重构。广覆盖不仅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消费超高清内容,加速超高清内容消费的普及和渗透,而且能够让自媒体、MCN等各类新媒体、个人能通过按需购买、即买即通的方式极低成本进行内容的万众创新和二次生产,做大超高清市场规模,实现长直播、长视频、短视频共存共荣、超高清常态化供给的繁荣生态。在业务生态完备的基础上,运营商通过网络切片的精细化管理运营和边缘计算的云网协同重构商业模式,这是5G低延时带来的第三个市场波次。运营商根据内容生产、消费的不同细分场景,为垂直行业客户、家庭用户、个人用户提供不同质量、权益的差异化服务和套餐,合理配置网络、计算资源,构建出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商业持续成功。
除了大家熟知的VR/AR等,多屏多视角、自由视角、自由缩放都是5G使能的典型的新内容生产场景,并正在赛事、体育、舞台表演直播场景中得到快速普及。
多屏多视角,顾名思义,提供多路价值视角内容供用户自主选择观看。例如,足球赛事中部署十多个摄像头,提供球员、裁判等不同的摄像角度的内容,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球员或视角观赏节目。当出现黄红牌事件时,可切换裁判视角到进行回看。
华为通过采集端和播放端协同的帧同步技术保证了多视角切换的体验一致性,解决了音视频不同步的问题,实现用户在多路视角随意切换时无缝流畅的观看体验。内容生产方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提升业务体验的同时,也衍生出价值视角按需付费的新商业模式。借助多屏多视角,媒体可以最大化生产效率和内容价值,实现一次拍摄,多机位内容同时变现的效果,当然这要求内容方在拍摄时,站在用户角度提前策划价值视角的机位选择。
自由视角是当前用户观看自由度最大的内容场景之一,生产方在赛事活动现场环绕部署了数十台摄像机进行拍摄,观众可以随意手势操作,以“绕着舞台360度自由旋转”的优异体验来观看表演者每一动作的不同角度展现,达到“超越现场”的惊艳效果。
华为的自由视角方案同时支持TV大屏和手机小屏,也是目前唯一支持一字型、U型、环型、蝶型的全角度、全场景拍摄的解决方案。经过快速迭代,目前业务体验和技术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华为和湖南卫视合作创新的业界首创的蝶式自由视角支持过顶俯视的创新玩法。轨迹半圈水平,另外半圈可以平面,30度、45度、60度形成不同过顶俯视效果。在今年10月,用户就可以在通过湖南卫视的舞蹈风暴II观赏到这种震撼体验。
华为凭借多种AI和云端算力加持,降低了实时媒体处理、回传带宽、标定时间、同步误差等内容生产门槛,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生产效率。依托云端算力,支持130台机位的超高密度视角实时处理,保障画面旋转时极致流畅,而业界普遍60台。影视级画质,视频编码采用4K 10bit H.265,带宽30Mbps。通过电动云台、标定塔、AI、像素级防抖算法的结合,实现分钟级快速自动标定,而业界通常需要1天。AI多焦点观看体验让用户可以选择画面中不同的表演者作为视角中心旋转播放,而业界自由视角画面的旋转中心固定,不能变换。
华为的自由缩放实现手机屏上观看4K,8K视频。当用户放大画面时,依托端云协同和5G,瞬间下发5倍码率,始终保证手机画面最高清晰度。华为还将自由视角技术和自由缩放技术组合,让用户在手机上全角度享受到超高清的体验。目前,场馆方正在与华为探索场内第二屏自由视角/自由缩放的应用,以解决现场用户由于位置和角度限制,不能看到比赛细节的问题。
结合5G超高清内容生产的实践经验,华为今年正式发布了视频3.0+端到端解决方案,支持自由视角、帧同步多视角、2D转3D、VR音乐、8K FOV等5G超高清业务,是目前唯一支持TV/手机/VR三屏融合、采用云边端协同的超高清视频业务平台。充分结合了5G云网协同的架构和边缘媒体计算能力,并依托AI和云端算力,将现有传统生产方式升级为按需使用的生产业态。
华为视频3.0+方案使用了多种突破性技术。例如,云端虚拟视角生成技术可在降低摄像机部署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画面旋转时的极致平滑体验。借助云端AI算力保障,自由缩放支持AI跟随观看能力,支持肢体识别与物体识别相结合,用户可以放大画面后选择自己的爱豆跟随观看。8K FOV VR方案中,平台侧将超高清全景视频流进行切片,并配有一路1080P的背景流,当用户观看时,用户看到的视角范围(主视角)内是超高清视频,而其余部分(辅视角)为1080P视频。解决了当前4K解码VR一体机观看8K节目的难题。
为了支撑创新,促进商业变现,华为还提供了超高清Hosting云服务平台,支撑合作伙伴借助hosting云服务实现低门槛的内容生产和二次加工。Hosting平台还支持面向运营商、华为视频渠道的分发合作,实现内容生产的一鱼多吃和可持续性经营。目前,运营商、赛事运营方、场馆运营方、媒体方、华为等多方正在围绕智慧场馆场景开展场馆赛事活动超高清空间视频的常态化供给和新商业模式的构建。
华为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汇聚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做大做强融媒体视频业务,共同分享移动互联网和5G发展的巨大红利,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实惠的视频产品和服务。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