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如何盘活电视新闻资源,做好短视频?

导语:传统电视媒体具有独家资源、专业团队、把关机制,但电视新闻的内容制作与分发方式不能直接照搬到短视频的制作上。成功的新闻短视频应做到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主流信息的软着陆及对电视节目的反向引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原标题丨主流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的短视频化发展

  2019年12月26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视频,尤其是碎片化信息时代盛行的短视频,有望在5G全面普及后成为大众化的内容传播载体。作为国家队之一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在5G技术应用上具有丰富的实践成果。本文从主流电视媒体发展短视频的优势、路径以及建议等方面,结合总台实践案例,探讨如何盘活电视新闻资源,做好短视频。

  主流电视媒体发展短视频的优势

  (一)强大的社会公信力

  一直以来,大量网络媒体不具有采访权,主流媒体则独具优势,加之其严格的三审三校发布制度和运营理念,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具有一定保障,在舆论引导、传播环境塑造等方面具有经验和优势。

  每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事件的定论往往依赖于传统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这种信誉度来源于其严格的信息把关与流程规范。若传统主流媒体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短视频化,会比没有新闻资质的网络媒体具有更强的社会公信力。

  (二)独家的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主流媒体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很丰富的。尤其是重大突发、时政现场,主流媒体多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报道,制作出一些独家视角、震撼力非凡的视频产品。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这是对总台传播实力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一份宝贵的新闻资源。总台旗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除电视直播外,还推出短视频、H5、4K电影等内容,其中《走过天安门》系列短视频对直播过程中的重要场景进行精剪,生成海量短视频进行二次传播。

  (三)长期沉淀的专业能力与技术

  信息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主流电视媒体拥有一支庞大、专业、系统的采编播队伍,这是大部分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央视新闻新媒体全平台推出的《日出东方》70小时不间断直播。70多路记者将阅兵式、群众游行、广场文艺演出等相关活动的贴身追访和独家揭秘串联起来,截至10月2日12时,央视新闻客户端各路直播的总观看量超过10亿人次,包括各合作平台账号总观看量超过17亿次,依靠的正是传统媒体多年沉淀的专业技术实力。①

  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一)新闻短视频内容的生产

  1.抓住公众关注点,确保新闻时效性。受限于视频时长与发布者动机,一些短视频存在扭曲新闻事实的情况。新闻节目短视频化的过程中,制作人员应对内容进行深化,保证短视频化后的新闻产品“原汁原味”。

  2020年2月4日晚《新闻1+1》节目直播过程中,央视新闻微博同步直播完整节目。在短短半小时的节目直播中发布如《为什么武汉确诊病例病死率高?》《武汉一床难求多久能改善?》《试剂盒是否已经够了?》等短视频,增加了该节目的媒体曝光度,提升传统播放渠道的收视率。

  2.挖掘传播元素,注重衍生内容创作。主流媒体多年来通过长期沉淀、储备,积累了大量优质内容,这是其进行内容二次创作的基础。2019年10月9日,央视网原创资讯短视频品牌小央视频在微博上推出《这是你绝对想不到的袁·梗王·隆平爷爷》,引爆网络。“90后梗王袁隆平”冲上热搜,视频观看量达2600万余次。该视频素材大部分来自《面对面》对袁隆平的三次专访。制作者将其剪辑、拼接,加上诙谐的背景音乐、动画转场、特效字幕等,制作出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衍生短视频,电视端和网络端呈现不同内容,收获了巨大流量。

  3.适应互联网语境,让主流信息软着陆。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注重舆论引导、强调宏大叙事,报道常常模板化、僵硬化,不够接地气。而短视频在内容的处理上更灵活、亲民,具有网络符号化、社交化的特点。若从新闻稿件、主播语态、拍摄方式等方面改变电视端的报道方式,制作短平快的短视频,可以以全新的视角吸引年轻受众。

  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短视频《主播说联播》是典型案例。该系列短视频紧贴时政热点,以小见大,用接地气且能引起共鸣的语言,亲和、放松的交流状态,传播热点新闻、进行舆论引导,吸引了一批年轻受众。

  4.挖掘共情元素,引发受众共鸣。除口语化的表达、平民化的视角外,制作短视频时还应想用户之所想,如制作成适合手机观看的竖版短视频;加上字幕,方便受众在嘈杂、低音、静音等环境中观看;搭配适合内容调性或营造情绪的背景音乐等,将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短视频情感化表达。一些看似简单、枯燥的报道同样可以变成有温度的“爆款”。

  2019年7月6日,央视新闻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21秒的短视频,标题“除了中国制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式正步’也在走出国门”直抒胸臆。该视频仅利用了台内存量素材剪辑创作而成,选用的素材时间跨度甚至到了2017年9月卡塔尔邀请中国仪仗队为其军人指导“踢正步”。再结合一些其他相关画面,配上卡点“燃乐”和字幕解说,具有强烈的情绪调动作用。截至2020年3月2日,该视频点赞数高达1779.9万,评论达到10.1万条,分享19.2万次,可谓现象级短视频作品。

  (二)新闻短视频内容的传播

  电视媒体播出的新闻类节目往往侧重深度、完整表达,而大众已形成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传统电视媒体精英化的表达方式传播效果有限,很难形成流量。因此,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借力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同时,发力建设自有平台,多种渠道各有分工,品牌化统摄管理。

  1.入驻多家短视频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在网络视频行业中,腾讯、爱奇艺、优酷注重自产内容、争取独播及建设品牌,在长视频领域竞争激烈。A站、B站短视频数量虽多,却以二次元为主要垂直内容。快手、抖音、西瓜等短视频平台则更具碎片化、社交化、原生化等特点,传播速度快,用户体量大,处于火爆状态。②

  目前,央视新闻在抖音、快手上均开设账号。以抖音账号为例,开通仅一天,发布3条视频后,央视新闻就获得了超过1300万粉丝。截至2020年3月2日,央视新闻抖音账号共发布2223条作品,粉丝达到6458万,获得19.2亿点赞,其中点赞上千万的作品共有11条。这些视频的素材来源大部分是电视上播过的新闻,二次创作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上线自有平台,建立流量入口。短视频平台虽然拓宽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渠道,但获得的流量与主流媒体无关,另外,新闻短视频并不适合充分利用抖音等平台上的特效、贴纸网络化传播元素。主流媒体在制作时对新闻内容进行剪辑,加上字幕和音效的操作有限,较为模板化,长此以往,用户容易审美疲劳。因此,主流媒体要发力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平台,扩大自身信息发布渠道,开辟流量新入口极为必要。

  2019年11月20日,总台上线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该平台内容以短视频为主,兼顾长视频和移动直播,聚合台内资源、外部社会资源及自媒体作者的原创内容。上线后,台内多个频道、栏目、主持人开设账号、发布短视频内容。该平台还推出“短带长”功能,短视频自动匹配完整版长视频,推动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系统化。

  3.突出栏目特色,避免新闻短视频同质化。《新闻1+1》《面对面》等品牌栏目在节目风格、标识、主持人上各具特点,构成栏目的品牌要素。短视频化传播,也应根据节目本身特点,形成品牌调性,优化短视频生态体系。脱胎于《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和“主播说联播”正是联播品牌的有益拓展。

  在重大时政、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大媒体、栏目纷纷进行报道,如果未根据自身特色建立品牌区隔,很容易给受众带来一种“一窝蜂”式的同质化内容,发布的短视频很可能产生“小、散、弱”等问题。

  栏目与栏目之间的资源互通、互联有助于创作出高品质短视频产品。在传播上借用品牌管理的理念,使用统一的主标题、包装,打上相同的话题标签,便于受众辨识。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期间,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共同战‘疫’”系列报道,所有频道和栏目在制作短视频时,均使用该主题标签,提升了传播效果,合力打造品牌效应。

  电视新闻节目短视频化的建议

  (一)网络承载量无上限,但内容生产应有底线

  短视频争夺着受众有限的注意力,提升内容品质成为当下短视频平台的主攻方向。虽然新闻短视频加入情绪化表达后传播更有力,但主流媒体应把握时度效,过度煽情、娱乐不可取,还存在消费受众情感之嫌,不利于媒体的口碑及长久的传播效果。主流媒体在制作新闻短视频时,应设立更高标准的品质要求,注重塑造社会价值观,传达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坚守舆论阵地。

  (二)合理运用网络元素,要流量,也要质量

  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与传播速度较快,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意义和价值的信息符号,在短视频领域或许能够成为传播文化,并且不断融入新的流行元素。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新闻短视频要警惕那些缺乏内涵、恶俗流行的元素。

  “炫富摔”曾经风靡全球社交网络,一些人通过摆拍自己摔倒以及散落在身旁的奢侈品来炫富。央视新闻新媒体借用这个信息框架,创作出“爱岗敬业摔”组图,例如某工程抢修人员摔倒后,身旁散落着螺丝刀、故障记录本、扳手等工具;某护士摔倒后,摔出注射器、输液器、血压计等等。这组图片展现了各行各业的职业特色,以及他们肩上的责任。央视新闻新媒体通过这种诙谐的方式实现主流价值宣传的软着陆。

  结语

  传统电视媒体具有独家资源、专业团队、把关机制,但电视新闻的内容制作与分发方式不能直接照搬到短视频的制作上。成功的新闻短视频应做到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主流信息的软着陆及对电视节目的反向引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