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电还要转型做MCN吗?小心“这片红海已经红得发黑”

导语:“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其实早已伤痕累累,90%的机构正在赔钱。”

  当任何一个行业供大于需时,“崩溃”就开始了,比如MCN。而实际的情况是:即便在当下,更多人都想着做MCN,更多人都在做MCN。

  一批近水楼台的影视公司杀了进来。“身边有不少制片人,还有一起合作过的导演和明星,都转型去做了MCN机构。”“杰越众合”创始人王晓轶表示。

  一批教育公司杀了进来。连锁教育品牌童豆小镇因为疫情直接选择停下线下业务,转型线上。同时,它打造了一个网红教育达人的MCN机构,培训了100多位“教育网红”。

  一批传统的上市公司也杀了进来。Angelababy宣布进军直播带货后,有媒体爆料与她合作的机构是大黄蜂,而大黄蜂正是由上市公司红蜻蜓控股的MCN。

  ……

  这一批参与者中,有真正的价值创业者,也有短期追风口的投机者。但无论如何,从数量上来看,市面上的MCN机构确实过载了。

  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MCN机构数量突破了2万家。有机构预测,2020年,MCN机构数量将达到28000家,MCN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速100%。

  而据一位业内创业者透露,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其实早已伤痕累累,90%的机构正在赔钱。

  受疫情和大环境影响,大部分MCN其实收入都在下滑,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原来有20%的机构赚钱,80%亏钱,现在变成只有10%赚钱,90%亏钱。“原本刚刚盈利的部分机构,现在也变成亏损了,MCN机构马上会进入一个快速洗牌的阶段。”

  盲目涌入还是离不开被淘汰的命运,泡沫与乱象之后,行业终将迎来洗牌。MCN这片红海已经红得发黑,正成黑海。

  所有人都在做MCN

  在向MCN转型的过程中,影视类公司的身影格外显眼。

  2020年的疫情下,为了艰难地活下去,影视行业的创业者们也在不断尝试转型和自救。其中,最常见的是转型做MCN。

  “杰越众合”创始人王晓轶就表示,身边有不少制片人,还有一起合作过的导演和明星,都转型去做了MCN机构。

  今年,影视剧开机率降低,艺人拍戏机会减少,很多综艺改成云录制,线下商演活动更是全面取消,这让众多艺人赋闲在家,经纪公司营收明显下降。因而,让艺人转型“带货”成为一些影视公司的选择。

  从影视公司转型MCN,最高调的莫属金牌经纪人杨天真带领的壹心娱乐。6月1日,壹心娱乐发布公开信称,公司将由原先的演艺经纪一个核心,逐步向演艺经纪、影视制作、直播经纪“三驾马车”转型,这也意味着壹心娱乐将首度进入直播赛道。

  壹心娱乐的转型像是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把主意打到MCN的影视公司不在少数,华谊兄弟、万达传媒、慈文传媒纷纷在今年增加了MCN业务。

  有影视行业从业者表示,“今年疫情对影视行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许多公司的现金流都受到了影响。而MCN业务相比之下更稳定,且处在风口之上。”对于影视公司来说,MCN更像是一个业务的延伸,它们本身在制作内容、培养挖掘艺人上就有一定的积累。

  除了影视公司,向MCN转型的还有教育公司。

  身处疫情中心地武汉的教育公司“童豆小镇”,因为疫情直接选择停下线下业务,转型线上。此前,公司的主要重心放在素质教育课程研发和综合体运营上。现在,创始人臧小磊还打造了一个网红教育达人的MCN机构。

  今年2月,他带领团队在抖音做短视频和直播。臧小磊主要做分IP独立垂直账号内容矩阵,这几个月,臧小磊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体系,当公司签约达人后,从最初的建立粉丝、定位、做内容、拍摄等到后期实时同步调整一应俱全。通过这套打法,臧小磊已经培训了100多位“教育网红”。他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当中,孵化1000人。

  给人刻板印象的传统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地拓展MCN业务。

  6月28日,Angelababy宣布进军直播带货。明星带货屡屡翻车的背景下,她之所以敢如此冒进,背后一定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支撑。有媒体爆料,此次与Angelababy合作的机构是大黄蜂。而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大黄蜂是由上市公司红蜻蜓控股的MCN。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面向特殊人群的MCN,比如专门包装明星、主持人直播带货的MCN。今年3月成立的银河众星就是其中之一。

  让银河众星声名大噪的是最近的汪涵带货直播,首播短短4个小时,汪涵直播间观看人次超2000万,总交易达1.56亿元,总引导进店人次超611万;多项产品上架秒空,售罄补货超15次。除了汪涵,公司目前已与吉杰、龙梓嘉、黄英等十几位明星签约。

  一个看似简单却不缺壁垒的行业

  其实,像红蜻蜓这样直接涉足直播带货运营的品牌并不少见。专注时尚产业的MCN机构“七泡传媒”创始人周璐表示,现在很多有供应链的品牌、商家自己开始去做直播带货机构,这种现象其实也和淘宝等平台的策略有关系。

  “之前淘宝直播重点是在机构和达人这条线上去做扶持和运营,但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年,淘宝把更多的流量给到了商家,所以就促使很多品牌开通店铺直播,然后自己去找主播进行孵化和运营。”在周璐看来,大量从业者涌入之后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无论是从内容创业,还是说从流量运营、主播运营等角度来说,都提高了行业本身的准入门槛。

  竞争者多,也不全是坏事。周璐表示,就像各大城市扶持和争夺直播电商及网红主播一样,社会更加认可这个行业,对行业发展来说肯定是好事。“而且,有能力的机构其实不怕竞争,现在涌入的大多都是小白,对这个行业都没看明白。”

  他认为,很多踏入行业的小白,是因为只看到了一个点,比如看到自己供应链有优势,或者觉得自己的内容做得更好,就想来踏入这个行业。结果进来后才发现,“这个行业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面的问题。”

  每一个行业都有它自身的规律,MCN行业的规律更是存在于复杂的产品、运营以及市场等因素中间。现实也确实如此,MCN这个行业看似简单,但是从来都不缺壁垒。

  首先,如今MCN要想做大,需要很强的供应链能力。例如如涵,就将上市融到的资金多数花在了供应链技术上,使公司拥有了不可被取代的技术壁垒。

  其次,也考验管理者的运营手段。“之前MCN的运营方式是比较粗暴式的,就是使用业务倒推的管理手段,现在要求MCN机构的管理要不断加强,不能再采取野蛮式增长。”周璐表示。

  另外,从人的角度来说,MCN获取优质主播的难度也大幅提高。MCN需要资金孵化更多的网红,吸引流量,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如涵红人孵化部负责人天羽曾向媒体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入职红人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可是,MCN孵化一个可变现网红的成本大概在300万元左右。对于一个MCN机构而言,孵化网红就像是赌博,赌赢了不一定有赚头,赌输了必亏无疑。

  再次,从内容的角度来说,MCN内容生产的门槛更高。MCN现在再去生产一些原来能火的内容,未必能火爆。“从流量的角度来说,之前靠纯粹的内容,就能获取大量的流量,但是现在不行,还要去考虑到账号商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运营。”周璐补充道。

  最后,行业的壁垒还有带货产品本身。刚开始做直播带货的时候,很多机构带的货还是以尾货为主,后面平台的品类开始丰富,对于服装的款式也有要求,对MCN的选品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MCN行业的真相

  所有人都扑进来,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做MCN真的能赚钱么?

  MCN收入分为坑位费和佣金。

  据了解,当前,一些主播的坑位费已经跌至白菜价:50万粉丝以下的主播,坑位费跌至1000-2000元,每次直播观看人数大约100-500人,带货金额一般不超过3万元。有的200万粉丝量级的主播,坑位费跌至6000元。

  有媒体报道,有创业者一头扎进MCN行业,不到一年就亏损500万元,最后只能感慨,“MCN真的是红海,红的发黑了都。没有资本和影视相关的资源背景,很难做起来。”

  业内人士严复表示,都觉得这个行业里遍地是黄金,做MCN应该赚翻了,但事实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他看到的情况是,因为受疫情和大环境影响,大部分的MCN其实收入都在下滑,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原来有20%的机构赚钱,80%亏钱,现在变成只有10%赚钱,90%亏钱。“原本刚刚盈利的部分机构,现在也变成亏损了,MCN机构马上会进入一个快速洗牌的阶段。”

  在他看来,如果客户认知已经形成,同时去抢占这个市场的人就会很多,市场份额都被比较大的头部账号资源垄断了,小的MCN公司基本抢不到。MCN行业现在已经是红海,供给已经远远大于品牌商的需求。

  火爆之后,MCN人人喊亏,赚钱的难点在哪?

  周璐认为,因为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就涉及到试错成本,如果说MCN不能在每一个试错环节做好节奏把控的话,就很容易赔钱。

  比如供应链环节。淘宝直播原来所有的主播都是以拿佣金代卖为主,品牌拿20%-30%的销售额作为佣金。“但是现在为了多赚钱,很多MCN选择自己去做供应链,随着体量的增加与角色的扭转,不得不去要货、压货,想要卖得越多,在供应链上面就要投入越多的钱。”

  严复则表示,对于MCN而言,如何处理与旗下网红的关系,也是其长期盈利的一大难点。

  “头部网红的吸金能力很强,但是议价能力也很高,即便对培养了自己的MCN也是如此。许多头部网红要么自建MCN,要么成为了自己所属MCN的股东甚至大股东。”他解释,MCN其实没有什么培育网红的“公式”,主要还是广种薄收、碰运气。它们对网红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商业化接单、日常运营等方面,而这些功能很容易被替代,头部网红的个人能力远远大于MCN。

  前几日,一个关于网红与MCN的段子在网上流传,“如何长期绑定自己签约的头部网红?答案是结婚,因为夫妻关系是相对而言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

  对于这一点,周璐做MCN采取的方法是将商业模式回归到模式本身,靠模式去赚钱,而不是靠人。

  在他看来,MCN与这种头部主播合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人性做抗争的过程。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采用“群狼战术”——宁可培养一群腰部主播,也不会追求一个超头部主播,尽可能做到标准可复制,而不是说把宝押在一个或者两个大网红上。“头部主播永远是现象级的,是不可复制的。”

  周璐认为,疫情会成为MCN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众多玩家千军万马涌入之后,就必然会出现一些泡沫和行业乱象,但这些不规范的机构会慢慢被市场淘汰,MCN的行业发展也会由野蛮生长变成井然有条。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