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打造“新闻+政务+服务”融合媒体平台 “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导语:11月23日下午,“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发布仪式在北京歌华大厦举行。

  2019年11月23日下午,“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发布仪式在北京歌华大厦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仪式并讲话。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文资中心、北京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新京报社、北京青年报社、前线杂志社、歌华传媒集团、歌华有线公司和各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领导,以及来自人民网、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国家广电总局设计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华为、阿里云、腾讯云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活动。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对北京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北京云”建设正是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做到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杜部长还对北京云正式上线后的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突出聚合性,打破“孤岛效应”,建设全市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平台,实现技术互联互通,内容共生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二是突出功能性,打造“全流程闭环”,当好首都舆论引导的主引擎,完善指挥调度,突出智能化运用,用好“融媒指数”。三是突出服务性,实现“零距离”,成为“三个中心”贯通的助推器,一方面要加快政务服务端口对接,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功能设计。四是突出创新性,抓住“技术命门”,争当全媒体时代的领跑者,保持技术敏感,加强自主创新,服务版权保护。

  “北京云·融媒体”是受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牵头,歌华传媒集团旗下歌华有线公司具体承建的融媒体平台,人民网、国家广电总局设计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华为,阿里云、腾讯云等合作单位为北京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云”以打造“四全媒体”为目标,以行业规范为蓝本,以“移动优先”为理念,旨在建设“新闻+政务+服务”融合媒体平台,助力区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实现“融资讯、融政务、融生活、融未来”,助力构建北京市“1+4+17+N”的立体传播格局,形成“一体统筹、上下联动、协同互通、资源共享”的全新媒体生态,打造北京地区互联互通、互补互促的智慧融媒体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目前北京市17家区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全部接入“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该平台提供功能接口和数据接口,与各区融媒体中心在宣传指挥调度、舆情分析、媒体监测和内容共享等方面实现对接,增强市、区联动、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实现内容、技术、管理共融互通,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质增效,真正实现宣传阵地一张网、工作协同一盘棋、业务平台一体化。

  总局认证标准,顶层设计满足开放式业务

  “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等五项规范为标准,以“北京特色,首善标准,技术先进,可管可控,好使好用”为要求,以具备宣传管理能力、媒体业务能力、应用系统建设能力、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核心,平台一期共建设指挥调度、舆情监测、中央厨房、数据中台、内容共享、版权保护、传播分析、监测评估、智慧运维、安全防护以及媒体融合客户端11个子系统。目前,平台一期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组织的验收,并通过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认证评测。

  全网数据采集,反馈最真实的舆情动态

  “北京云·融媒体”数据中台以“聚合、开放、分析、赋能”为目标,对包含电子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及各类主要新闻客户端在内的50多万家互联网媒体平台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及人工智能判断,实现了舆情管理智能化升级。

  灵活指挥调度,全市宣传队伍协同作战

  宣传指挥调度平台具备多层级组织架构管理,可在移动端、电脑端多端同步使用,实现全市宣传队伍的在线协同指挥;通过任务系统打通市、区两级宣传指挥调度体系,可为市委宣传部、市属媒体、各区融媒体中心之间的业务联动提供新的协同方式和新的指挥技术手段。

  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元生产、多元传播”

  “北京云·融媒体”建立了内容共享和分发平台,对新闻内容生产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统一分发,可打通融媒体中心原有的新闻生产系统,快速构建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并支持跨平台多渠道分发,为融媒体中心在内容生产和传播层面的流程再造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从内容策划、素材采集汇聚、稿件生产管理、信息多渠道分发等全业务流程及管控,构建“一次采集、多元生产、多元传播”工作格局,进行统一资源内容管理。

  共建版权联盟,推动内容共享

  “北京云·融媒体”市级技术平台作为核心节点接入人民版权,与国家监管机构、权威媒体机构、版权中心、仲裁机构、公证机构、互联网法院等共建版权保护联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版权保护,促进内容共享,促进各级媒体内容原创、共享的积极性,解决媒体内容确权难、维权难、用权难的问题,发挥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版权保护方面的领先示范作用。

  建设“北京融媒指数”,助力传播效能评估

  “北京融媒指数”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传播力、美誉度、知名度、合规度、发展潜力五大维度核心指标,综合评价融媒体运营效果,协助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对各级融媒体中心开展传播力、影响力效能评估,满足对各级融媒体中心及其账号体系的量化评价需求,激发各级融媒体中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

  “北京云·融媒体”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参与智慧政务建设,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未来将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让市民弹指间解决问题。

  同时,将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便民服务,打造智慧广电融媒体,未来将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物联网的融合覆盖,开展智能表计、智能消防、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类涉及民生和基层的行业应用,整合水电燃气缴费、就医、税务、旅游、购物、停车等便民服务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和基层服务,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

  赋能基层治理,首创线上吹哨部门报到

  “北京云”创新推出“吹哨报到”工作平台,在全市首次创新实现了“线上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形式由传统的点对点、一对一,到现在一点对多点,节约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时间,打破距离限制,让数据多跑路,让社区干部群众少跑腿,增加街道与基层群众互动交流的机会。平台“工作端”“手机端”“电视端”三端融合,从而提升“接诉即办”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平台通过“联动部门”,让部门报到有平台;通过“实情实景”实现资源整合,让吹哨服务有资源;通过“吹哨报到”“急哨调度”“会商联动”建立“日常哨、应急哨、攻坚哨”的服务机制,让街道、社区更高效地开展“吹哨报到”工作;通过“事件清单”让“吹哨报到”工作事件有存档;通过“信息发布”让吹哨成果信息有展示;通过“工作手册”让吹哨成果有标准。

  这项应用充分发挥歌华有线广阔的用户覆盖面和强大的基础网络优势,以及视联网自主可控的传输技术,汇聚城市管理力量和社区服务机构,创新和强化最后一公里服务。

  未来,“北京云”还将依托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三个中心”贯通,建成集主流舆论引导、党务政务公开、智慧民生服务、社会综合治理、文明实践于一体的智慧融合服务平台,为全媒体发展贡献北京实践和北京经验。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